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事件:中國工運高峰——五卅運動

民國事件:中國工運高峰——五卅運動

原標題:民國事件:中國工運高峰——五卅運動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雖早已結束了迂腐落後的封建帝制實現共和,但國力孱弱、外交軟弱,而且被帝國主義窺視已久,可謂是內憂外患。

1925年5月15日,在上海,日本人開設的「上海內外棉紗廠」里發生了嚴重的勞資雙方糾紛,從而引發了爭執與衝突,全然不顧及中國勞工權益的日本資本家掏出了手槍當場打死了與其理論的中國工人顧正紅,並打傷其他在場的十多位中國工人,同時施以高壓封鎖了消息,而中國工人只能暗中求援。


5月22日,與日本帝國主義勾結的巡捕房逮捕了四名參加顧正紅的追悼會的中國學生,並不允許被保釋。消息一傳出,整個上海的工人界、學生界與商業界為之震驚憤怒,並開始想方設法進行營救,國共雙方也積极參与進來,就連青幫大佬杜月笙也予以響應並組織手下參加營救。


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餘人在租界內遊行示威、發放傳單並組織演講,他們高喊著:「上海是中國人的上海!打倒帝國主義!收回外國租界!」等口號,要求立即釋放四名被捕學生。下午近萬餘群眾齊聚上海市南京路捕房前繼續示威施壓,正在對峙激烈之時英國警察與印度巡捕開槍打死了十三名中國工人和學生,重傷十餘人,逮捕一百餘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也稱「五卅血案」)。


慘案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上海的工人、學生、工商界代表和市民等積極組織反擊遊行示威活動,旨在揭露帝國主義在華的野蠻殺戮行為,為中國工人討回公道。中國工運的領導者李立三、蔡和森與劉少奇組織工人參與鬥爭,並將工人鬥爭轉換為民族抗擊帝國主義鬥爭,國民政府也對運動給予援助,「五卅運動」開始了。

6月5日,中共中央發表了《為抗擊帝國主義野蠻殘暴的大屠殺告全國民眾書》,7日,由上海總工會組織工商學界成立了行動委員會,組織了聲勢浩大的罷工、罷市、罷課,參與人數有二十餘萬工人、五萬餘學生和很多商人,他們反對帝國主義的極盡盤剝和苛捐雜稅,激起憤怒的工人們要求懲治兇手,北京、南京、漢口、長沙、青島、天津和重慶等地的社會各界人士一千七百萬餘人紛紛響應,並組織了示威和捐款來聲援上海人民。


浪潮洶湧的遊行示威與罷工罷課罷市堅持了三個月之久,帝國主義者不得不妥協。8月中旬,為鞏固「五卅運動」的勝利成果,各界開始復工、複課、復市。中國共產黨在這次運動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之後在廣州和香港繼續領導了「省港大罷工」並取得了成功。


「五卅運動」是全國性質的愛國反帝運動,為第一次大革命拉開了序幕。從上海到全國的工人和大學生們沉痛的打擊了氣焰囂張的帝國主義,反帝的思潮開始席捲全國,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逐漸被喚醒。「五卅運動」也在中國革命史和工運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7.5.20


下次內容提示:

北洋風雲人物(一):「北洋三傑」之北洋之龍——王士珍

請關注我的注微信公眾號,搜索添加「魏晨品讀民國」或「sxbj0729」,了解和探討更多民國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晨品讀民國 的精彩文章:

TAG:魏晨品讀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