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嬰幼兒哭鬧處置策略

二,?嬰幼兒哭鬧處置策略

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愛哭的。如果不承認這個前提,會出很多偏差。對於不會說話的嬰幼兒來說,哭喊,是ta表達訴求的最基本行為方式,旨在喚起成人的注意:我熱了,我餓了,我不爽了,準備噓噓啦。。。或者已經噓噓啦,屁股難受了,跟我玩吧,我生病了等等。ta既不會走過來拉你,又不會說話喊你,也不會摔東西提醒你,你說ta不哭鬧ta能幹嘛?!嬰幼兒哭鬧之時,一定是有需求。(包括不合理需求)好好的、爽爽的ta笑都來不及,還哭鬧個啥!明白了ta不爽、不滿足是哭鬧的根本原因後,要消除哭鬧就不難了,難的是觀察嬰幼兒哭鬧的真實原因。

一般來說,兩月齡左右的嬰幼兒哭鬧多與生理需求沒得到滿足有關,餓、過熱、過冷、未睡夠、排便未及時清洗、生病發熱等都會使得ta哭鬧,家長要及時觀察分析,排除因生病的原因引發哭鬧後,就要及時處理上述各種狀況,該給ta吃的吃,該給ta洗的洗,該給ta玩的玩,保准一會就會安靜。

誤區:1.一哭就抱。不加判斷即拍抱嬰兒,導致的結果家裡要有一個人體搖籃。2.不作為任由嬰幼兒哭鬧。導致結果ta通過極端的尖叫和歇斯底里來表達情緒。3.極端動作,通過打或者吼嚇阻止嬰幼兒哭鬧。

策略:

1.及時用聲音和詢問的口氣回應ta的哭鬧,立即分析判斷當時情景下真實的哭鬧原因,及時加以處置。輕輕撫摸嬰幼兒皮膚、四肢,使其獲得安全感。

2.除非必要,盡量減少抱起哭鬧中的嬰幼兒,而是等ta安靜後再抱起以獎勵。滿半歲後嬰幼兒哭鬧,已經包含合理與不合理需求未得到滿足所致,甚至ta會通過此種方法「控制」大人行為、規避可能得到的懲罰等。如果嬰幼兒在兩月齡左右使用上述第一階段策略獲得了有效的滿足,逐漸形成安靜、溫和的喚起成人注意的方式,一般不會反覆出現哭鬧情況。否則,哭鬧行為就會升級,這裡多包含任性的成分。

針對不合理需求和任性的哭鬧,家長可以使用適當規訓策略:

1.蹲下,平視孩子,用溫和的、沉靜的語言勸導,告知哭鬧不能夠得到及時的滿足,只有安靜後才可以。

2.如若1策略未果,可以有監護地把ta放到一個安全的、寬敞的、開放的位置躺著或者坐著,告訴ta可以在接下的時間內任意哭,等哭夠了再起來,任由ta哭鬧一段時間,一般持續十分鐘左右即轉為安靜。使用三次左右,ta基本不會再無理取鬧地哭鬧。注意,此策略需要大人全程在ta身邊陪同,同時需要告知ta哭鬧可以,而通過哭鬧獲得某樣東西不可以。

總之,及時發現孩子合理需求,同時排除不合理需求,引導ta溫和地表達需求,關愛友好地跟進行語言ta溝通交流,哭鬧的頻次自然會減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