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醫風采之扁鵲

名醫風采之扁鵲

上一期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外科鼻祖」華佗,這一期就由小編來帶領大家認識一下神醫扁鵲,下面就是扁鵲的照片了。

1、人物簡介

扁鵲,戰國時醫學家。生卒年: 公元前407—310。姓秦,名越人,齊國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扁鵲」一詞原本為古代傳說中能為人解除病痛的一種鳥,秦越人醫術高超,百姓敬他為神醫,便說他是「扁鵲」,漸漸地,就把這個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

2、人物軼事

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的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的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的不治。扁鵲在總結前人醫療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總結出望(看氣色)、聞(聽聲音)、問(問病情)、切(按脈搏)的診斷疾病的方法。在這四診法中,扁鵲尤擅長望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的切脈技術高超,名揚天下。

3、人物著作

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來人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扁鵲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各科,在邯鄲為婦科醫生,到洛陽為五官科醫生,人咸陽則又為兒科醫生。但是到秦國後,秦太醫令李醯因為自己的醫術不如扁鵲,而將扁鵲刺殺。扁鵲著有《內經》和《外經》,都已失佚。

GIF

4、醫案精解

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圖中治穰過於眾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蓄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厥而死。扁鵲曰:其死何如時?曰:雞鳴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齊勃海秦越人也,家在於鄭,未嘗得望精光侍謁於前也,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無誕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鑱石撟引、案杌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決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練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終日,扁鵲仰天嘆曰: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郄視文。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病應見於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為不誠,試入診太子,當聞其耳鳴而鼻張,循其兩股以至於陰,當尚溫也。中庶子聞扁鵲之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噓唏服臆,魂精泄橫,流涕長潸,忽忽承目夾 ,悲不能自止,容貌變更。扁鵲曰:若太子病,所謂屍厥者也。夫以陽入陰中,動胃蹶緣,中經維絡,別於三焦膀胱,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曾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行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之色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凡此數事,皆五藏蹶中之時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扁鵲乃使弟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五會謂百會、胸會、聽會、氣會、臑會也。)有間,太子蘇,乃令子豹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齊和煮之,更熨兩肋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但服湯二旬而復故。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醫覽葯 的精彩文章:

TAG:博醫覽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