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箏》里的他,換誰都得瘋掉了,可他為什麼沒有瘋?

《風箏》里的他,換誰都得瘋掉了,可他為什麼沒有瘋?

《風箏》在電視上已經播放了大半,網路上熱評如潮,人們在人性與信仰之間爭論得最激烈。

最初潛伏在軍統高層的六哥,不僅外在一表人才、風流倜儻,內在也是機敏過人,成熟老辣,是老蔣和戴笠非常看重的人才,可謂風光無限,他的能力、為人,被對手和手下所折服。鄭耀先,能夠結交那麼多為他可以赴湯蹈火的過命兄弟,足以說明他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我想觀眾們也都相信,這是他真情的流露。

劇中徐百川有過交代:在一次任務中,他與老六在地下通道里被困七天,只有幾個蘋果可以果腹,老六捨不得吃,每次都是老六吃皮他吃肉;在鄭耀先被游擊隊和中統夾擊打傷住院後,兄弟們像自己的爹媽出事一樣,著急的上躥下跳的就可見一斑,這些場面讓很多人動容。這些足以說明鄭耀先不是無情寡義之人,而是一個高情商的人。

這時的鄭耀先,可以把自己權且當做軍統高層就可以了,他被上層重視,被手下擁戴,還有幾個死黨能夠生死與共。這恐怕是鄭耀先人生中最風光的時期了。相信此時他的精神壓力也是最輕的,他只要做好一個軍統官員該做的事就好。

可是隨著我黨曾墨怡的暴露,國民黨潛伏特務名單的泄密,鄭耀先開始沒好日子過了,他被戴笠懷疑,這種滋味肯定不好受,他要擔心暴露,一句話,一個表情都可能會暴露自己,不清楚腦袋何時搬家。他每天睡覺都得「睜一隻眼」,精神能不緊張、有壓力嗎?而且是高度緊張和壓力!這是來自國民黨的壓力。

那麼共產黨這邊呢?抓捕、審訊、處決都是經鄭耀先的手,對於優秀共產黨員曾墨怡的死,共產黨無疑把仇恨記在了他的頭上。

在隨後陸漢卿的死,他受到更強烈的衝擊。他依然要親自審訊自己的戰友,他親眼看著親密的戰友,抓住宮庶手中的竹籤子,從眼窩扎進了自己的腦子裡,當場犧牲,鄭耀先被陸漢卿的自殺所震驚,久久不能平復心情。他接受不了陸漢卿犧牲的事實,他此時是一隻斷了線的「風箏」!在陸漢卿活著的時候,還可以指望有一天能撇清自己的那些「血腥」「罪惡」,現在那個能還他清白的人沒了,何去何從?無疑給鄭耀先的心頭又壓上了一塊迷石。

正常人可以找人去傾訴,鄭耀先不能,再大的痛苦也得一人默默承受著。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甚至懷疑自己會不會真的墮落。

接連的戰友犧牲,目擊戰友的酷刑折磨,被自己人深深的誤解,敵我雙方的追殺,與組織失去聯繫,愧疚與自責……沒有支持,無處傾訴。

想想隨便一個發生在我們身上,都是崩潰的路子,這麼多疊加的應激事件,同時給一個人,什麼樣的人才能經得住如此大的壓力啊?

據說參加地震救援的救助者們,回來後必須要做專業的心理疏導的,因為他們看到活生生的人在地震中掙扎死去的場景,會不受控制的在大腦里闖入,使得目擊到的人很痛苦,但多數人會慢慢淡化,恢復常態,小部分人卻久久不能釋懷。有的人在經歷救災現場後,會產生自責心理,恨自己不能挽救那些死去的生命,產生抑鬱情緒。這些是沒有受過特訓的普通人,對應激事件的承受是有限的。

而鄭耀先是一位優秀的特工,優秀的特工應該對這些血腥場面有一定的免疫力吧,但再有免疫力他也是人,也有情感,遇重大突發事件也有應激,會有內心的衝突,他的優秀在於,他能堅守自己的信仰!正是他堅定的信仰,沒有讓他的精神崩潰,他知道魚和熊掌只能選擇其一,如果都想要,那他的心理衝突就會害了他,結局就會是瘋掉!

面對陸漢卿的犧牲,他的心理衝突其實劇中是有表現的:鄭耀先獨自散步,一遍一遍的用「革命事業終究需要人犧牲」來催眠自己,這種做法,其實就是讓自己接納現實,臣服於已經發生的事。遇事肯於接納不抗拒,這是調整情緒的不二法寶,也許這是優秀特工必備的能力吧。

最後在他撐不住的時候,他也不排斥以「痛哭」的方式來釋放自己。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在沒人的時候,讓眼淚真情的釋放,不失為緩解壓力的好方法。

他為了完成尋找影子的任務,解放後依然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他執著地尋找影子,也是為了完成陸漢卿的遺願,告慰老戰友的在天之靈。

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以匿名的方式將當年國民黨特務機構的名單郵寄給了共產黨,其中有他當年生死之交的四哥徐百川,鐵杆兄弟趙簡芝、宋孝安、宮庶等,以上這些還算能讓人理解,讓多數人不可理解的是,他對待他那幾個過命兄弟的做法。

在他被當做嫌疑犯關押期間,趙簡芝為保護他撞牆自殺;宋孝安原本是要去台灣侍奉父母,都快上船了,為了掩護他被殺;宮庶也是捨命幾次營救他:渣滓洞事件,搶奪小周喬事件,都是宮庶冒著生命危險去做的。即使是為自己而犧牲,鄭耀先依然沒有動搖抓捕他們的決心。

三個兄弟的死,讓鄭耀先都無比的痛苦。在情義與信仰之間糾結,在捨棄與保留之間搖擺,愧疚與自責,這種撕扯恐怕有比渣滓洞的酷刑過之而無不及,這種心理上巨大的折磨在一個有良知有人性的人心裡是怎樣的感受?可能只有他自己能體會了。劇中雖沒有用篇幅去表現他內心痛苦的掙扎,但是我們可以想見他內心背負的自責與愧疚,是會伴隨他終生的。

可是這些苦,他能對誰說?如果他夠強大,他能精神上保持正常就很不錯了,但絕對不會像常人那樣平靜快樂的生活的,就沖那些躺在地下的戰友和兄弟們他就開心不起來呀。如果有一點軟弱,他就會精神崩潰,當一個人不能承受時就用這樣極端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免受折磨。

我們都感概三個兄弟的重情重義,他們是讓人敬佩的,只是他們信仰的是國民黨而已,同時我們反感於鄭耀先的「無情無義」,他怎麼可以對生死兄弟如此的無情!我們不能理解!

其實鄭耀先看似無情無義,其實是有情有義,只是他把這個「義」升華了,他堅守的」義」是全中國,是人民大眾!

「大丈夫頂天立地,命可拋,義不能決,這個義就是信仰,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了。」影片中鄭耀先與馬小五的對白給出了他對「義」的闡釋,也是對一名共產黨員信仰的由衷禮讚!

一個有堅定的信仰的人,內心必定是無比強大,可以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壓力,這樣的人,還有什麼不能戰勝的呢?

作者:張浩

來源:愛心理愛自己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平山網 的精彩文章:

TAG:愛平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