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黎川舊事‖梅源的西山遺風

黎川舊事‖梅源的西山遺風

隱於山,聽於水,白衣飄飄。

明末清初時期的黎川,雖然蝸居於武夷山的腹地,卻因為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滋養,士儒名家紛紛鵲起。一時間,新城縣往來建昌府的驛道上,黎河的舟楫上,真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明末古文家,臨川四大才子之一的陳際泰曾說:「近來文章光氣,半在新城(黎川古稱,以下皆同),」可見當時黎川的才學之盛名。在朝為仕者,為文著書者,忠烈勇義者,如繁星一般閃耀著璀璨的光芒。但也有一些人,才華橫溢,卻甘願白衣飄飄隱於山,聽於水,守著「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樂善好施,急公好義,不圖聞達於顯貴,不求載名於汗青,卻博得「西山遺風」的美譽。其中,尤以梅源吳家的吳之瑜、吳之才兄弟雙星為典範。

梅源,古稱梅溪,歷史上是黎川南部鄉鎮進出南豐,抵達廣昌,甚至去往贛州等地的必經之路。在這如今看來偏僻的小山村,曾經人聲鼎沸,鴻儒往來,清代縣誌載「梅源,吳氏尤盛」。然而,檢索黎川明清縣誌,梅源吳氏入仕途者寥寥。而在梅溪吳氏宗譜中,由塗伯昌、彭士望、鄧澄等明清文學家所撰寫的序文卻比比可見,這是為什麼呢?

翻開歷史的書頁,就像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是金子就總要發光的」,是珍珠,就總會在黑暗中散發出微光。

吳之瑜,字還朴,梅源人。與次弟之才(字孫膚)、幼弟之伯,皆推為一時之才俊。他的父親樵雲公生有八子,其中六子之瑜、七子之才、八子之伯。崇禎元年(1628),宗師侯峒曾在新城縣主持縣試,之瑜第一,之才第二。吳之瑜的侄子吳曲雖然年幼也深得侯公賞識。每次考試,兄弟叔侄總是名列前茅。兄弟倆與陳大士先生和謝程山夫子都相識,來往密切。吳之才的文集為陳大士先生親手點評,而八弟和侄子們都拜謝程山夫子為師。順治三年(1646),朝廷恩貢,之瑜、之才均棄貢不入仕,棲隱鄉間。邑侯陳賓醴感於兄弟雖負盛名卻安於淡泊,上書朝廷並由時任尚書徐乾學匾旌「西山遺風」。

西山遺風,典出唐代白居易等人的香山九老。中國古代文人歷來崇尚所謂「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的人生態度。但也有一些不願隨波逐流的文人士大夫,放棄了「兼濟天下」的理想退身出世,轉而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於是,隱山遁水便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具有恆久魅力的文化行為,也給自然山水打上了濃厚的人文印記。尤其是一些才名出眾的文人,更以居鄉間、侍雙親、教兒女,漁樵耕讀,善行鄉里,看雲捲雲舒、賞春種秋收為樂事。因此在民間留下一段段清逸的佳話。

陳際泰(1567-1641),字大士,號方城,江西臨川鵬田陳坊村人,明末古文家,"臨川四大才子"之一;謝文洊(1615-1681)字秋水,號約齋、號程山,世人稱「程山先生」,江西南豐人,清初著名理學家,兩人皆為一時之俊。在當時的建昌府和撫州府,文人結社刻書都以得不到新城三吳的文章為憾事。大概是因為吳家叔侄所居梅源山高路遠,又處於絕頂峭壁之間,離府城幾百里,因而難得。時有塗伯昌偶然得到吳之才藏稿數十篇,細讀之下 ,大為讚歎,於是同好友楊因之(指文學家楊思本,新城縣樟村人)一起刊印成《孫膚公文集》。塗伯昌並為文集作序,序文中說:

「孫膚不攖世務,夢魂古人,故其文蕭疏激楚,高至於太清碧落,祇有靈氣,深至於鏨之不入,燒之不燃,文章美妙之分,至孫膚無以加矣。…… 」

塗伯昌(1589-1650,字子期),建昌府新城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南明兵部主事、御史,抗清而死。塗伯昌自幼穎敏好學,早有才名。曾拜梅源鄉賢吳紹宗為師,進士黃端伯、過周謀,舉人黃名卿,貢士璩光孚,皆為吳紹宗弟子。邑里大冢宰塗國鼎與吳紹宗為同道友(張潮《虞初新志》卷八)。吳紹宗,字二璧,生於明萬曆十四年,世居梅溪。性聰敏,幼善屬文,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才二十歲的吳紹宗被督學駱日升選為第一,在後面的各種考試中都排名前列。吳紹宗終身不仕,避居梅源侍奉雙親,明末國變,避亂於泰寧,病卒。

據塗伯昌《塗子一杯水》中文章所記,伯昌曾遊歷江浙一帶,聞杭州黃汝亨(1558-1626,字貞父,徐霞客好友)之大名,遂徒步過江拜黃汝亨為師。在縣裡,塗伯昌常與楊思本、塗世銘、江如僧及楊希震等邑人學士一起切磋詩文。以塗伯昌之才氣與志向,對吳家兄弟不吝讚詞,文人之間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可見一斑,也正說明吳家兄弟才學之高名副其實。

吳氏兄弟被人所推崇僅僅是因為才學嗎?明末世道不寧,吳家兄弟棄貢棲隱梅源。雖然棲隱,卻並非不食煙火,不問世事。他們熱心公益,樂善好施。鄉里多盜,之瑜召集大家商討防護之計,還捐重金兩次修建八畝灘石橋。遇到饑荒,出粟賑饑,傾家所有而不惜,為縣邑西部有名的善行義士。明崇禎九年(1636),縣邑大飢,吳家主母孔氏在家中設粥鋪賑災,每日上門求濟的有上千人,惠及周邊數十里的災民。孔氏命兒子之瑜操辦賑濟之事。之瑜帶領兄弟們操辦糧食,架設粥棚,維持秩序,安撫饑民。家中有老弱幼不能前來用餐的,之瑜就用竹筒盛粥讓其家人帶回去食用。前後共達四十六天,保證了梅源及周邊鄉都的群眾安然渡過饑荒。

時逢明末,盜匪橫行,梅源及周邊盜牛者眾多,常常有人家一夜醒來發覺牲畜被盜。為此,之瑜之才兄弟率先在梅溪禁止宰牛和盜牛現象,併合議訂立禁宰牛冊,呼籲周邊鄉都民眾都不要買牛肉食用以絕盜匪財運,如此,盜牛現象漸漸杜絕,保證了一方的安寧。崇禎十五年,已請歸回鄉多年的御史鄧澄在《懷朴公義風序》中寫道:

「是何不仁者之多而仁者少也,非無仁人無義士也。今讀邑西禁宰牛冊而知懷朴吳子之瑜勇任也,八十衰翁見此吉祥善事不覺擊節讚歎而惜其為善於里邑」。

鄧澄(1563-1654),字於德,號來沙,明代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江西新城縣人,澗石公之子,僉都御史鄧渼堂兄。年輕時便博學多才,頗有名氣,為人勁挺,不苟媚世,與已年老的鄉賢鄧元錫(1529-1593)交好。萬曆二十二年(1594),同堂兄鄧渼一起鄉試中舉,時年三十二歲。萬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殿試金榜第三甲第7名進士,時年四十二歲,改庶吉士,入中秘;不久,遷御史。萬曆三十九年(1611),斷然請歸,時年剛四十八歲。

明崇禎九年(1636)11月初,著名旅行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徐霞客慕名尋蹤黎川,遍訪奇山異水,雖年過半百,旅途勞頓,不畏艱險,縱情飽覽黎明山川勝景,盤桓數日,流連忘返。他的路線由南城進黎川後,經社蘋的福山去了會仙峰,下了會仙峰進入樟村,由樟村進入梅源,並在梅源住了一晚,進入南豐。從南城進入黎川又迂迴南豐,這樣崎嶇的線路,徐霞客真的是偶然來的嗎?有人大膽推測,有沒有可能是是塗伯昌在浙江期間,曾經說起過新城的種種人文盛景和佳話,而引得徐霞客心嚮往之,由此設計這樣一條路線而來呢?

推測當然還有待更多的資料來查考,而這種西山遺風,卻成為新城文人所崇尚的一種高雅之風,在後面的康乾年間,小小的新城,誕生了更多的文學家、思想家,由此而形成了桐城古文派的重要分支「新城學派」,引領江右文壇一時之風騷。

在小鎮,讀書寫字,走山走水走村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艷的小鎮 的精彩文章:

TAG:丁艷的小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