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爭中,日軍非戰鬥性減員嚴重,中國人卻沒事,說:中國人真老道

戰爭中,日軍非戰鬥性減員嚴重,中國人卻沒事,說:中國人真老道

古往今來的戰爭,都是交戰雙方實力的互拼,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單兵綜合作戰素質,精兵強將才能打出軍威和國威;二者拼的是武器裝備,武器裝備的好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最後戰爭勝負的走向,尤其在現代化的戰爭中,誰的高科技武器裝備多,誰就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打的對方找不著北。

第三個方面就是後勤運輸上,千百年戰爭的經驗告訴人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不僅是前線戰士們的廝殺,還有強大的後勤運輸能力,後勤搞不好,士兵餓肚子,或者說不敢前鋒突出,打一場奇襲殲滅戰,就非常被動落後了。

而在近代史上,日軍雖然殘暴沒人性,但作戰能力還是公認的。在強大的天皇至上洗腦教育下,二戰前期想要活捉一名日本兵很困難。日軍寧願戰死,也不肯投降。然而日軍的強大,也是在實戰中一步一步得到不斷提升的。曾經吃過後勤運輸的虧,士兵身上得了一種流行疾病,因此才痛定思痛,甚至發出向中國軍人學習的口號。

這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事情還要從甲午中日戰爭說起。據《甲午風雲錄》記載,在這場混合了清朝和日本的海陸軍的戰鬥中,日本陸軍的傷亡比例很大,其中戰死的僅僅有一千多人,而死於疾病的達到了一萬多人,也就是十比一的比例,非戰鬥減員的情況非常嚴重。

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海戰還好一點,大炮互相射擊就行了,而在朝鮮這裡的清軍和日軍陸戰,後勤運輸方面讓日軍吃盡了苦頭,大量士兵患上了腳氣病,從而造成了嚴重的非戰鬥減員情況。

也許在現代社會中,這種小小的疾病根本不是什麼問題,但在當時,醫療條件還不發達的情況下,這可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了,尤其是戰鬥激烈的時候,士兵每天都要四處運動,腳部潰爛,細菌感染,就會危及生命。

舉一個例子,肺結核在古代幾乎屬於不治之症,得了這種病,意味著死神已經招手了。至於過多久,全靠自己的運氣,因此在魯迅的筆下,一到了死刑犯處決的時候,邊上拿著饅頭等蘸血的肺結核患者就要激動死了,指望著人血饅頭治病。

而到了今天,這種病已經不是什麼大的難題了,這就是時代的進步。那麼當時的日軍,又是如何患上這種疾病呢?自然和他們的飲食有關。

平時的日軍,不作戰的時候,飲食還不錯,一打起仗來,尤其在朝鮮這裡,山地居多,運輸物資很不便利,因此只能帶些熟米和食鹽、鹹菜配著下飯,這種飲食缺乏人體必需的維生素B類元素,患上腳氣病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

而清朝士兵,無論在戰時還是休整期,伙食都比不上日軍,但清軍歪打正著的是,他們的食物里還有其他五穀雜糧,配合著大米,恰好彌補了維生素的不足,因此清軍的傷亡主要集中在戰場上。

日軍在追擊清軍的時候,從繳獲的清軍後勤物資中,發現了這個秘密,立即拿出學習的精神,竟然收到了奇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一農民在農田發現一寶貝,日本人想搶,沒搶走,如今是鎮國之寶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