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軍大型軍艦全部使用核動力,看似強勁其實是逼不得已需中國解救

俄軍大型軍艦全部使用核動力,看似強勁其實是逼不得已需中國解救

原標題:俄軍大型軍艦全部使用核動力,看似強勁其實是逼不得已需中國解救


長期來大家都給俄羅斯製造的核動力鋼鐵猛獸所折服,也確實俄羅斯在核動力領域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全球僅有的核動力破冰船是在俄羅斯生產的,現役仍然有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級」依然在服役,並且即將要上馬23560型「領袖」級未來驅逐艦,這一艘滿載近2萬噸的驅逐艦將可能會使用核動力推進。這些核子猛獸既讓人羨慕,同時也讓人們不解,美國在上世紀也試圖去研發核動力巡洋艦,甚至也研發了核動力的商船。但最終美國放棄了這一個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反而回到了柴油-燃氣輪機與燃-燃這條路上了,只保留了航空母艦上面的核動力反應堆,這是為何呢?俄羅斯為何還要堅持非要去使用核動力呢?


要解答這一個問題,可能法國與日本更有發言權,其實不用好奇的很容易解釋:日本曾花40年研發船用核反應堆技術,最終造出來的實驗船僅跑了1000多海里就退役了。大家可能會覺得核反應堆日本應該玩的特別熟練了,為什麼還沒開發出來船用反應堆呢?從材料、技術、壓力容器、迴路設計日本都沒核心製造能力,能夠造出來可用的船用反應堆都怪了;至於法國也很容易理解,「戴高樂」號航母使用的是改進之後的艇用反應堆,總噸位才4.2萬噸還趕不上美國人的一半呢,就這樣也達不到30節的一個航速。我們以從1到5來劃分下船用反應堆技術的難度係數,設計船用反應堆4.0,船用壓力容器製造5.0,迴路設計5.0,日常維護技術4.0。這麼頂級的設計,連法國都搞不定,更別講日本了,所以俄羅斯在這一個領域確實取得了相當矚目的成就。不過這也是俄羅斯在核動力破冰船與核動力巡洋艦上層層積累50年的一個結果。這個是俄羅斯最擅長的領域,儘管因為一些波折使得中間並不順利,但這是俄羅斯在大噸位艦艇上最為成熟的動力單元,在現在找不到更合適的動力源上,俄羅斯被迫繼續將就核動力。


我們都知道中俄聯合現在已干成了很多大事,從航空航天技術聯合,到雙方軍事情況互信加深的各種軍演,甚至還有涉及到核心防空的區域反導聯合演習,說明了中俄互信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並且我們已向俄羅斯逆出口了很多裝備,從末敏彈再到船用柴油發動機,還有大型艦用橫縱向補給系統,這說明了中俄之間還是可以展開更多合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武器新視野 的精彩文章:

中國說這不是導彈只是常規武器,外軍不滿,都超300公里還不夠?

TAG:軍事武器新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