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世紀風靡歐美的一道徽菜,可能大多數安徽人只聞其名,未嘗其味

19世紀風靡歐美的一道徽菜,可能大多數安徽人只聞其名,未嘗其味

李鴻章大雜燴,是合肥名菜,此菜風靡全國,是採用多種食材一起烹飪而成的,因此菜跟李鴻章有關,故名李鴻章大雜燴。

李鴻章大雜燴這道菜很有講究,且事先要做過「前期工作」,如以雞雜、肚片、火腿、麵筋、香菇、山筍、海參等墊底,用麻油酥燒,然後裝入陶盆,點以白酒、醬油等佐料,放在炭基上用文火慢燒,直至油清菜熟方原盆上桌,十分講究。

合肥名廚對傳統的「大雜燴」在製作工藝上加以改進,用水發的魚翅、水發海參、水發魷魚、油發魚肚和乾貝、熟白雞肉、熟豬肚、熟火腿、凈魚肉、鮮香菇、嫩筍、水腐竹、鴿蛋,加蔥段、薑片、紹酒、精鹽、味精、雞精粉、白鬍椒粉、白糖、蛋清、濕生粉、熟豬肉、雞湯、熟雞油為原料,所做的新式「大雜燴」,咸鮮可口,醇香不膩。

【歷史文化】

相傳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並順訪歐美,每日三頓吃西餐,很不習慣。在到歐美後,便吩咐隨行廚師將在當地購來的蔬菜、肉食等,按照中國菜肴的烹制方法「一鍋煮」。

煮熟後,此菜看上去紅潤油亮,聞之香氣撲鼻,食之鮮美可口,既能下酒、又能就飯,還不致於因繁瑣的煎炒煮炸而耽擱了出訪公務。

每有「老外」看到後問及菜名時,李鴻章都隨口說是「大雜燴」,自此歐美許多人都知道中國有道叫「大雜燴」的菜。

李鴻章回國後,仍囑家人常做這道菜吃,更常以此待客。此後,「大雜燴」風靡全國,「李鴻章大雜燴」也就成了合肥名菜的保留品種。

【做法】

主料:雞肉100克,水發海參50克,熟白雞肉50克,熟火腿50克,油發魚肚50克,水發魷魚50克,水腐竹50克,蛋黃糕50克,鴿蛋12個,凈魚肉100克,水發玉蘭片100克,水發冬菇30克,熟白豬肚100克,乾貝10粒。

配料:大菠菜梗1根,熟鹹鴨蛋黃1個。

調料:蔥結25克,薑片25克,精鹽25克,紹酒25克,雞湯250克,熟豬油60克。

製作步驟

1、將海參、魚肚、玉蘭片、腐竹、熟豬肚、火腿40克、熟雞肉40克均切成5厘米長、1厘米寬的片。熟雞肉10克、火腿10克切成絲待用。鴿蛋入冷水煮熟,剝殼等用。

2、將各種切好的片、鴿蛋、香菇、蔥段、薑片下鍋,注入 雞湯,放入調料,燒燴入味後,揀去蔥姜。

3、取大碗1隻,從燒燴的各種原料中先將捍菇揀出,面朝下放在碗底,其它各種原料按花色搭開,整齊地碼排入碗內,並將各種碎料放入,澆入燴燒原湯,上籠蒸十分鐘取出。潷原湯於鍋中,再將碗翻扣在大湯盤中,周圍用鴿蛋圍邊。火腿絲與熟雞絲交叉放在香菇四周。

4、鍋中原湯上火燒開,勾米湯芡,淋入熟豬油,澆於雜燴上面。最後,香菇頂上入熟鹹鴨蛋黃,菠菜梗倒插其上即成。

徽臉文化

「以人物帶動人文,用文章傳遞文化」,徽臉文化,致力於發揚安徽文化,宣傳安徽人物。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客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蔣經國的老師,沉浮官場20年只為報殺父之仇,卻被德國學者稱為最具中華傳統的英雄

TAG:看客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