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陵縣桃坑鄉楓溪的臘肉熏香撲鼻,年味漸濃,讓人無法解饞的美味

茶陵縣桃坑鄉楓溪的臘肉熏香撲鼻,年味漸濃,讓人無法解饞的美味

————廣告推廣————

說起臘肉,每個人都很熟悉,也會有點饞饞的感覺。臘肉雖然看上去黑黑的,但真的品嘗起來,卻有一番說不出的美味,特別是茶陵桃坑鄉春風村楓溪的臘肉,熏香撲鼻,客家風味。

隨著季節深遠,不知不覺,我在春風村駐村扶貧一年了,現在接近年關了,年味漸濃,住在楓溪客家人的我,也能聞到山民家裡飄來的臘肉香味。

在茶陵桃坑鄉春風村,每年冬天臘月幾乎每戶人家都會做煙熏臘肉。臘肉除了存在的久以外,還可以隨時招待遠來的客人。因此,做臘肉這個習慣,在客家也就世代相傳下來。

春風村楓溪里自古以來,臘肉不僅是新年到來每家都必須準備的美味食品,也是老少皆宜的節日大餐亮點菜。不管是搞集體生產隊時候,物質供不應求的時代,還是如今家家戶戶富裕了,隔兩天家有肉呷的日子,在春節年夜飯桌上依然有一碗臘肉,客家人不可缺少的一道菜。這個風俗一點沒有變化,還仍然遵守著這樣一個傳統習慣。臘肉對於農家,真的就是這樣重要。

茶陵最有名的是桃坑臘肉。在桃坑山區的客家廚房裡,家家都有一個冬季不熄的柴火灶。據楓溪老年人講,過去每年春節來臨,每家都會養著一頭大肥豬。冬至期間,就會宰殺這頭辛苦飼養了一年的肥豬。宰殺以後,將一塊一塊的豬肉分割成肉條,然後撒下鹽腌制一到兩天,最後掛在廚房柴火灶上,利用煮飯炒菜燒火上升的青煙自然地去重製肉條。緩慢而充分的時間,燃燒的樹蔸或茶籽殼的特殊香味,使這樣熏制出的臘肉其貌不揚,卻口味咸香,油而不膩,嚼在口裡滿嘴生津。熏黑的臘肉,不僅透露著一種濃濃的肉香味,吃在嘴裡還有一種沁人心脾的回味感。

現在楓溪有兩家專業熏制臘肉的大戶,他們是親兄弟,兄長叫蔡漢明,弟弟叫蔡漢武。他們各自在家裡建了烤臘肉房,有專業水準,跟各農戶家裡熏制的臘肉不同。首先,在選豬肉原材料時,有講究,不熏帶骨頭的肉,只選新鮮吃野草的帶皮五花肉,分割成條,把骨頭刮掉。再將新鮮的豬肉分成三、四斤左右重的肉條,放入盆里,用適當的鹽塗勻肉條上,如果喜歡吃甜臘肉的,可以適當放點白糖,腌制七至十天之後取出晾乾,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掛入烤房裡。柴火灶上用大鐵鍋蓋著,下面燃燒柴火。

臘肉熏制期間,蔡氏兩兄弟選用茶籽殼、椿樹蔸、柏樹枝、杉樹蔸腦慢慢熏烤。在燃燒柴火時,也要注意火勢,火影不大,如火苗大了烤房溫度高,容易臘肉冒油點滴在鍋上,引起火災。一般燒45分鐘的火,中間停等一下再燒,保持20度左右的溫度,煙質青色。

臘肉熏製品,並非長久不壞,冬至以後,大寒以前熏制的臘肉,保存得最久且不易變味。臘肉在常溫下保存,一般在農曆三月以前味道是最正宗的時期,隨著氣溫的升高,臘肉雖然肉質不變,但味會變得刺喉。

要保存原汁原味的臘肉,在農曆三月以後,不要將臘肉放在常溫下,最好將臘肉洗凈,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這樣就可以長久保存,即使三至五年也不會變味,四季有臘肉上席招待客人。

不只是豬肉,牛肉、羊肉、魚、野味都可以熏制臘肉,就連豬頭、豬腳、豬腸、豬肝、豬舌子幾乎豬身上的每個部位都能熏烤成腊味,一個臘字了得。

隨著春風村精準扶貧、脫貧摘帽的勢頭,臘肉更成了楓溪一道美食而聲名遠播,不管誰作客楓溪,都要吃上臘肉品嘗一番,可以說,在犀城大大小小的飯店都有楓溪的臘肉。

桃坑春風村地處羅霄山脈中段深處,高山峻岭,竹木茂盛,生態優美,四季分明的環境下適合養殖牲畜黃牛、黑山羊、家豬,最天然的環境沒有被外界污染所干擾。

又到年關了,楓溪蔡漢明、蔡漢武的臘肉早已在風中飄香,那香味里蘊藏著年月的醇厚,那香味里散發著一縷濃濃的情結。

春風村楓溪客家的臘肉,看起來黑不溜秋的不起眼,可是端上桌來油亮亮的,香氣四溢,肥肉肥而不膩,瘦肉綿糯綿糯的,有一種特有的清香,吃到嘴裡說不出的爽口。家裡來客,臘肉是極好的一道菜。

天下食客,品嘗楓溪臘肉,才下舌尖,又上心尖,產品優質,源於楓溪。

編 輯:鍾彭艷 譚開盈

責任編輯:劉 紅

訂閱:微信添加朋友「今日茶陵」點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