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姚官屯阻擊戰 西北軍的又一傑作

姚官屯阻擊戰 西北軍的又一傑作

日軍攻佔南口和張家口以後,集結在北平、天津的日軍立即沿平漢路、津浦路(天津到南京浦口)南下,意圖截斷華中、華東兩條南北大動脈,進而佔領華北全境。

沿津浦路南下的日軍擊潰沿途國民黨軍隊,1937年9月13日,前鋒壓迫到滄州外圍陣地姚官屯。

姚官屯位是滄州北部的外圍陣地,津浦鐵路和京杭大運河從屯內通過。守衛姚官屯的龐炳勛第40軍第39師和劉多荃第49軍與日軍激戰7天7頁,擊斃大量日軍,大大遲滯了日軍的進攻。

龐炳勛第40軍來自西北軍,戰鬥力強,尤其善於防守,但裝備差,火炮等重武器很少,其第39師轄兩個旅共1萬人左右。第49軍由東北軍改編而來,裝備好,各種重武器較多,幾乎與日軍部隊相當,但戰鬥力不如西北軍。

兩支軍隊於日軍到達前的一個月即8月中旬進入姚官屯一帶,以姚官屯車站為中心,構築了複雜的野戰工事。兩軍以運河為界,運河以西由第49軍防守,運河以東由第39師防守。

第39師以姚官屯車站為中心,向東、西分別延伸到馬落坡和大運河東岸,構築了一道6公里長的防禦陣地。陣地實行縱深配置,依地形構築了12個機槍掩體,陣地前架設了3道屋頂形的鐵絲網。

當時正是夏秋之交的雨季,精於陣地構築的第39師在陣地前挖掘了一道排水的外壕,以排泄陣地積水,防止陣地蓄水浸泡戰壕和士兵。

第39師將主陣地設在左翼,即姚官屯至運河東岸,以師主力第115旅和補充團守衛,姚官屯至馬落坡的右翼以第117旅第234團守衛。

9月21日,日軍經過整理後,開始向姚官屯守軍實行炮火準備。日軍事前已經偵察清楚第39師陣地構築得非常好,所以進攻第一天並沒出動太多步兵,而是以航空兵對守軍陣地反覆轟炸掃射,將守軍前沿工事和表面工事幾乎全部摧毀。稍後集中100餘門火炮向守軍陣地不斷炮擊,短短一個小時,姚官屯東面的姜莊子陣地就落彈4000發以上,防禦工事全被摧毀。

日軍炮擊時,工兵趁機出動,越過外壕,破壞守軍前沿的3道鐵絲網。由於第39師炮兵非常少,日軍炮擊時根本無力反抗,步兵被日軍飛機和火炮壓得抬不起頭來,以致日軍工兵破壞鐵絲網時,無法對其壓制。

日軍經過炮火準備和工兵作業,將守軍前沿陣地和障礙物全部破壞,主陣地的表面工事也全被摧毀。但來自西北的第39師也非等閑之輩,主陣地的骨架工事構築得非常隱秘、堅固,即使有破壞也很快修復,尤其是12個機槍掩體,仍然保存完好。這些保存下來的工事在後來的戰爭中讓日軍嘗到了苦頭。

9月23日,日軍減弱了進攻規模,只以少量航空兵轟炸,伴隨著小規模的炮擊,前線出現了暫時的沉寂。久經戰場的軍人都知道,這是進攻的前兆,日軍正在調整部署。守軍立即整修工事,囤積彈藥。

9月24日,日軍果然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當日拂曉,日軍以航空兵、炮兵掩護步兵,向第39師陣地發動全線進攻。其中以一個聯隊約3000餘人佯攻守軍右翼的姜莊子、落馬坡陣地,以主力1萬餘人猛攻守軍左翼的姚官屯到京杭大運河東岸一線。守軍立即奮起反擊,以低劣的裝備與優勢的日軍殊死搏鬥。

守軍雖然人數、裝備都不佔優勢,但事先構築的工事發揮了重大作用,尤其是12個機槍掩體,不斷吐出長長的火舌舔向日軍。由於構築隱秘,日軍一直無法摧毀。

當時正值夏秋之交,連降大雨,道路泥濘不堪,日軍坦克、裝甲車無法大規模出動,只能開出少量的中、小型坦克。守軍雖然沒有專門破壞坦克的重武器,但派出的敢死隊把日軍的坦克全部炸毀。

失去了坦克掩護的日軍步兵成片成片被打倒,倒下的日軍士兵屍體被黏稠的泥漿裹挾著,就像放幹了水塘中的草魚一樣,混在泥漿中一條一條橫陳著。

日軍的瘋狂進攻持續了3天3夜,但卻沒能前進一步。

守軍雖然守住了陣地,但付出了沉重代價,第39師因傷亡慘重急需休整,9月27日下午,奉命將左翼主陣地交付第49軍,除右翼的第234團外,其它部隊全部撤離陣地休整。

第49軍剛進入陣地,日軍就發起了突然進攻,激戰2小時,姚官屯左翼陣地被突破。已經撤到後方的第39師立即馳援前線,一舉擊潰侵入陣地之敵,穩住了陣地。

28日零時,日軍傾全力發動夜間攻勢,企圖利用夜間一舉打垮守軍,雙方在夜間陷入混戰。

凌晨,一股日軍從第39師右翼第234團與右邊第29軍接合部插入,搶佔了1座磚窯,並立即改裝成重機槍陣地,直接威脅第234團最右邊的第1營。該營為消滅日軍重機槍陣地,派出第3連向日軍重機槍陣地進攻。戰鬥中,第3連傷亡不斷,1小時內換了3個連長,排級幹部也先後負傷或陣亡,最後只剩下一個班長指揮全連戰鬥。

當第39師右翼被日軍插入時,左翼的第49軍陣地也被日軍突破。

突破第49軍陣地後的日軍集中1000餘人的步兵和炮兵,從姚官屯車站以南猛撲守軍右翼。

日軍發現了左、右兩翼指揮所之間的電話線,於是沿著電話線悄悄摸向右翼陣地設在張辛庄的指揮所,張辛庄除了第234團指揮所外,還有師屬炮兵陣地。

凌晨4時,日軍已經接近到張辛庄以西2公里處,正好第234團通訊連士兵查線到此,立即鳴槍報警。

第234團指揮所聞訊後,立即由副團長賈步青率第2營第5連(連長宋振坤)跑步迎擊日軍。兩軍在炮兵陣地以西1公里處遭遇,隨即短兵相接,展開了肉搏戰。僅10餘分鐘,賈步青和第5連士兵全部陣亡。日軍立即向東席捲,意欲掩殺第234團團部和師屬炮兵陣地。

就在賈步青與敵戰鬥的10多分鐘內,第234團團長孫敬祖集中第2營(第5連已全部犧牲)以及指揮所周圍所有戰鬥人員到村西投入戰鬥。

張辛庄是右翼陣地指揮所和師屬炮兵陣地所在,如果丟失,整個右翼陣地都將瓦解。因此,兩軍一接戰就非常激烈,雙方都希望一舉打垮對方。

守軍師屬山炮連的4門山炮直接向衝鋒的日軍轟擊,猛衝的日軍士兵被紛紛炸倒,但進攻一直沒有停止,日軍打垮守軍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戰鬥中,守軍士兵也不斷負傷或陣亡。

拂曉,守軍已經呈現不支狀態。日軍組織一個小隊(相當於中國的排)的敢死隊,舉起軍旗直接沖向守軍炮兵陣地,後續部隊隨後跟進,炮兵也持續不斷的向守軍開炮。

此時,守軍剩餘人員已不足400人,無法抵擋日軍進攻,被迫撤出陣地,轉移到張辛庄和落馬坡之間,繼續阻擊張辛庄日軍,掩護右翼陣地後方安全。日軍隨即佔領張辛庄

到早上7時,左翼第49軍已經擊退突入日軍恢復原陣地,補充團趕到張辛庄,將張辛庄之敵包圍起來,準備圍殲。戰場形勢暫時趨於緩和。

補充團包圍張辛庄之敵後,立即對被圍日軍展開了反擊。反擊部隊於上午10時突入村內,斃敵80餘人,但隨即遭到日軍火力逆襲,被迫撤出村子,與日軍對峙。

28日當天,日軍再次對姚官屯發起猛攻。運河東、西兩岸整日硝煙瀰漫,炮聲震耳欲聾,兩軍混在一起反覆激烈衝殺,戰線犬牙交互,分不出前線、後方。第39師、第49軍兩支部隊與日軍奮勇拼殺,到傍晚,日軍未能取得有效突破。

此時,中國軍隊在滄州以北的防禦態勢已經被打亂,除姚官屯外,其它部隊都已潰散。滄州防禦已經失去實際意義,為避免無謂的消耗,負責津浦路作戰的馮玉祥下令滄州周圍部隊撤退。

黃昏時分,第39師先向當面日軍發起佯攻,然後以補充團掩護,逐次撤出陣地,轉移到後方休整。

姚官屯一戰,西北軍第39師打得令日軍膽寒,日軍一指揮官小林大尉在日記本里記述「聖戰以來首遇勁敵」。中國軍隊也傷亡慘重,光第39師減員就達5000餘人,佔了一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