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馬鐙何時出現 ?

中國馬鐙何時出現 ?

原標題:中國馬鐙何時出現 ?


馬鐙,是指垂懸於馬腹兩側供騎馬者踏腳的馬具。馬鐙的作用,一是方便騎乘者跨上馬背;更重要的是使騎乘者上馬之後雙腳擁有可靠的支撐,配合高橋馬鞍,得以輕鬆地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並且騎者的身軀和雙手由此得到極大解放,可以在馬背上從事諸多複雜的動作。


在沒有馬鐙的年代,由於馬的軀體較高,除非身手十分矯健,否則人們很 難一蹴而就,上馬往往需要他人的托舉等幫助;或者先站在一塊石頭上,再跨上馬背。而且沒有馬鐙的支撐,上馬之後騎行也是一件十分受累和危險的事。騎乘者需要時時用雙腿使勁夾住馬腹,甚至用雙手抱住馬脖或緊緊抓住馬鬃,即使這樣,稍不留神仍有因失去平衡而脫鞍墜馬之虞。所以,馬鐙的發明和應用,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出土文物中的認知


對於馬鐙產生的年代,一直以來學者們見仁見智。有人根據《史記》《漢書》中西漢騎兵已經取代步兵成為戰鬥主力,且曾屢次長途奔襲、穿插到匈奴後方等記載,推斷馬鐙作為「對騎兵至關重要的發明,在兩漢時代應該是已經被普遍應用了的」,認為若非如此,騎兵們在半路上就會紛紛落馬墜地,難以成就上述壯舉。


或許是受此類說法影響,當今不少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如《大秦帝國》《漢王劉邦》《漢武大帝》等電視劇,都有角色騎在馬上足踏馬鐙的清晰畫面。其實,上述推論和描述不合邏輯,也缺乏嚴謹的考證。根據現有考古出土材料和學者的研究成果,我認為馬鐙應該出現在三國兩晉時期。此距東漢時期晚了兩個世紀,距離楚漢相爭的年代就更遠了。而它的廣泛應用,應該還要更晚一些。


秦始皇兵馬俑坑中出土過大量的陶馬,這些陶馬身上有各式各樣的馬具,但並不見馬鐙。近些年來,在各地陸續出土了不少兩漢時期的陶馬。這些陶馬造型生動逼真,其中一些裝備有乘具,可以清楚地看到馬背上有鞍韉,卻同樣不見馬鐙。山東沂南漢畫像石墓中有一 幅反映馬夫在馬廄中喂馬的石刻畫像,馬廄中掛著鞍韉、革靷、絡頭、革帶和裝飾用的纓絡等馬具,唯獨沒有馬鐙。從出土的同時期的馬具實物看,也往往只見銜轡、靷、勒等而單單缺少馬鐙。


不獨中原地區是這樣,從已經發現的當時北方草原地區的文物來看,情況亦是這樣。最早表現嚴格意義上馬鐙形象的 「藝術作品」,一是南京象山東晉琅琊王氏家族墓群7號墓中出土的一件陶馬, 鞍下兩側都裝飾一個泥塑的近三角形鐙,該墓葬的年代為東晉永昌元年(322 年)或稍後;二是新疆阿斯塔納十六國時期墓出土木馬右車鞍下掛一個近圓形鐙環的馬鐙;三是陝西咸陽十六國墓出土的多例掛鐙的陶馬。此外還有吉林集安發現的高句麗時期的石墓壁畫,它們的年代要更晚一些,都是北朝初期的產物。



目前為止,所見年代最早的馬鐙實物是河南安陽孝民屯154號晉墓出土 的單只馬鐙和遼寧朝陽袁檯子東晉墓出土的雙只馬鐙。考古材料作為形象化的信史,生動地表明真正意義的馬鐙,應該最早出現於公元2~5世紀間的三國兩晉時期。


文獻與文字中的考察


我們不妨再考察一下傳世文獻中「鐙」字的使用情況。「鐙」字產生較早, 先秦典籍中已不乏用例。如《儀禮·公食大夫禮》的「宰右執鐙」;《楚辭·招魂》的「蘭膏明燭,華鐙錯些」等句,都用到「鐙」字。但這些文獻中的「鐙」, 或表示古代一種形似高足盤,用於盛熟食的器皿,或表示「燈盞」之義,它們都讀作平聲,而並非表示「馬鐙」的意思。


「鐙」字在傳世文獻中最早用來表示「馬鐙」,據我所知應在《世說新語》 中。該書《規箴》中有這樣的記載:「謝中郎在壽春敗,臨奔走,猶求玉帖鐙。」 謝中郎即謝萬,東晉名相謝安之弟。此句批評謝萬於兵敗逃亡之際,臨上馬還奢求用嵌了玉的馬鐙。


之後稍晚一些的例子,還有南朝梁蕭子顯的《南齊書》,其書中的《武 十七王·廬陵王子卿傳》記載齊武帝責備其子蕭子卿過度奢侈之語曰:「純銀 乘具乃復可爾,何以作鐙亦是銀?」語中「乘具」與「鐙」並提,可知「鐙」應指作為馬具的「馬鐙」。

以上記述歌詠都出自南北朝乃至以後的文獻,其中所述及的史實最早涉及馬鐙的,是東晉中期謝萬兵敗之事。語言中的辭彙是社會現實生活的直接反映。如果馬鐙這一器物早在兩漢甚或秦漢之際就已出現,那它在同時期文 獻中就應該或多或少有所反映,而漢代及以前的文獻卻未能留下有關馬鐙的記載和用例。因此,「鐙」字在文獻運用中的上述事實,也正好說明馬鐙的出現,應該是在兩漢之後的事。


歷代字書對「鐙」字的訓釋,可從另一方面印證馬鐙的出現不是在魏晉之 前。最早收錄「鐙」字並對它的意義予以解釋的字書,是許慎的《說文解字》。其對「鐙」字的解說是「錠也」。「錠」 在當時有兩義,一是指一種盛熟食的器皿,二是指燈盞。


現存歷代字書中,最早明確指出「鐙」有「馬鐙」義項的,是北宋人編的《廣韻》。該書去聲嶝韻所收「鐙」字下訓曰:「鞍鐙。」


我們結合其他方面的材料,「鐙」字的「馬鐙」一義遲至北宋的字書中才得到反映,就不應看作是偶然的現象了。


以上種種事實,應該足以說明:中國古代馬具的發展史上,馬鐙的出現是比較晚的。除非有更新且更可靠的資料證明,三國之前它確實還未見蹤影,更談不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馬鐙出現之後,漢民族選取漢字中固有的「鐙」字 來表示這一器物,也可謂神來之思,充分顯示出先人們特有的聰明睿智。從用字之法來看,以本來表示盛食器和燈盞的「鐙」標指馬鐙,屬於「假借」;而 從造字之法來看,「鐙」字表示馬鐙則屬「會意兼形聲」:從金從登,登亦聲。 真是沒有比這更精當恰切的選擇了!


來源:大眾考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絲路遺產 的精彩文章:

專訪 | 狄宇宙:絲綢之路的開端不是張騫,戰國就出現了

TAG:絲路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