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共享剪報6:90年代大學宿舍的張曼玉鍾楚紅,那頭最孤獨的鯨魚

共享剪報6:90年代大學宿舍的張曼玉鍾楚紅,那頭最孤獨的鯨魚

1、1993年,長春某大學學生宿舍。

90年代,港台女明星海報是大學男生宿舍的「標配」,除了貼牆上,就是像這樣貼在天花板或是上鋪的床板上,躺那兒睜眼就能看到美女。

當年,林青霞、王祖賢、鍾楚紅、張曼玉、關之琳、周慧敏、朱茵、張敏、李嘉欣、邱淑貞、溫碧霞,是最受歡迎的招貼美女。這兩位,左邊貼的是鍾楚紅,右邊貼的是張曼玉。

2、世界上最孤獨的一頭鯨魚。

有一頭叫「愛麗絲(Alice)」的鯨,它只能發出52赫茲的聲音,遠遠超出了正常鯨15-25赫茲的聲音頻率。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它的聲音別的鯨魚永遠不可能聽到,它每天唱歌發聲來呼喚朋友和伴侶,卻永遠得不到回應

Alice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它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一頭鯨魚」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海軍向科學家移交了一批監聽錄音。他們本來執行的是監聽北太平洋水下潛艇的任務,無意中也記錄下了各種海洋動物的聲音。

1989年,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學家在對這些信號進行分析時,發現有一頭鯨的聲音頻率遠遠高出其他鯨類。

從1992年開始,他們藉助美國海軍這套花費數十億美元打造、現在閑置的水中聽音系統,對它進行了追蹤錄音。

這頭能發出52赫茲聲音的鯨,代號就叫「52」,人們還給它個愛稱「Alice」。

追蹤記錄顯示,那麼多年,每年它都隻身一鯨進行遷徙,從未有過其它鯨魚陪著它。

海軍的探測器不斷聽到它的聲音,但從未檢測到有其他鯨魚回應。

2004年8月,美國《深海研究》雜誌發表了海洋生物學家威廉·阿·沃特金斯和瑪麗·安·達荷爾等的相關論文,在最後寫道,「也許很難接受的是,它可能是廣闊海洋里唯一一隻這樣的鯨。」

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因為這篇論文,很快Alice將從專業研究圈為大眾認識。

論文發表一個月後,沃特金斯因癌症去世,而瑪麗等人開始不斷收到信件。和以往的學術交流截然不同的是,這些信大多來自普通人。

那些孤獨的人,悲傷的人,心碎的人,絕望的人,他們在Alice身上看到了自己,寫信表達對這頭鯨的同情,以及他們自己的孤獨心情。

52Hz鯨的傳奇就這樣誕生了。英國樂隊Dalmatian Rex and the Eigentones為它寫下歌曲《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德國作家AgnieSzka Jurek為它創作兒童繪本,台灣女歌手陳綺貞創作了《52赫茲》——「沒有人聽見,我在唱著生命的寂寞。」

2013年,在一次採訪中,瑪麗說:「有這麼多人與52有共鳴,這真是一件悲傷的事。我收到很多來信,其中大部分寫信者是女性,這些來信實在令人心碎。他們覺得自己跟52一樣,不適合任何地方,沒什麼朋友,覺得孤單且與每個人都不一樣。」

作為一個生物學家,瑪麗表示:「它是孤獨的嗎?我不知道。人們喜歡想像它在大海中形單影隻地前行著,獨自唱著歌卻無人傾聽的意境。但我不能那樣說。」

但在大眾媒體的報道中,就不一樣了。英國《每日郵報》就說得極煽情:「20年來,這隻52赫茲鯨一直在孤獨地歌唱,試圖尋覓一個朋友,但它孤獨的歌聲卻沒能等到任何回應——這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一頭鯨。」

這就是專業研究和大眾傳播的不同,顯然,「世界上最孤獨的鯨」更有傳播力。人們關注Alice,從來不是因為它是一頭獨一無二的鯨,而是人們自己情感的寄託。人們想像它是一隻孑然一身的鯨魚,在廣闊幽深的大海中獨自遊動,一年又一年唱著註定沒有同類懂得的歌。

它畢生都在找尋呼喚著自己的另一半,卻可能終生得不到回應。在這種想像中,人們想到了自己。

也許,Alice從來就不孤獨,真正孤獨的是我們人類自己。在一次採訪中,「霉霉」泰勒·斯威夫特就說這頭鯨或許很享受獨自一人的生存狀態,並藉此評價自己屢屢受挫走霉運的感情生活。

Alice的「孤獨」,可能真的只是人類的「一廂情願」。

多年來,生物學家們從未見到過他們研究了這麼久的鯨,人們對它的所知極其有限,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不知道它的確切年齡,不知道它的獨特是因為天生殘疾還是什麼原因,也無法確定它究竟屬於哪個種類。專家認為它最有可能是一頭長鬚鯨或是一頭藍鯨,或者是這兩種鯨魚的混血兒。

人們最後一次聽到Alice 的歌聲是在2004年,那一年,追蹤這頭鯨魚12年的沃特金斯去世了。他費盡心血推進的這個項目,也因為美國海軍重新部署,經費和崗位都沒有了。

此後,人們再也沒有聽到過52赫茲的聲音,不知道它是否安好。

這個世界上,有些生命註定孤獨。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像「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一樣的,渴望找到可以聽懂自己聲音的人。

31943331日,隱藏在突尼西亞一片仙人掌間的義大利炮手。

這地兒多安全哪,到處是刺,有本事來逮我們呀!

二戰中,義大利簡直就是專職負責賣萌搞笑的,「逮義大利兵」是二戰最受歡迎的段子。

北非戰場,阿拉曼戰役,意軍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少見的、成軍團建制投降的紀錄,當丘吉爾打電話問英軍司令奧金萊克問「俘虜了多少義大利人」時,奧金萊克答:「論個?那數不清,得論堆!得有5英畝的軍官,200英畝的士兵!」

義大利軍投降的理由真是千奇百怪。

北非一場戰役中,為數不多的英軍坦克向義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衝鋒,意軍也就還擊了兩三分鐘就突然停止,然後搖白旗:投降嘍!投降嘍!我們投降嘍……

沒有傷亡大獲全勝的英國人勝得特鬱悶,瞅瞅一堆堆的炮彈箱,把當官的拎一個過來問:炮彈堆成山,你們這到底是為啥呀?

義大利軍官理直氣壯的回答他:沒有撬棍,彈藥箱打不開……

西西里戰役,美軍投了批「炮彈傳單」到意軍戰地,傳單上註明這個可作為「投降證」,帶上它過來,我們保證你的安全,還可以憑單領取食物。

第二天一大早,幾個打頭陣的義大利兵跑了過來,每人手裡舉著張傳單。跑到美軍這邊,還怕人不兌現,忐忑不安地問:「勞駕您給瞅瞅,這是投降用的憑證嗎?」

在得到肯定答覆後,他門都高興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

然後一撥撥地來了。有一次,倆義大利士兵帶著傳單投降後,告訴美軍:俺們連還有60 多人想來投降,傳單就撿到兩張。他們沒有「投降證」,怕你們不收,沒敢跟著過來。你們丫也太小氣了,不能多印點么?

美軍樂壞了,我操!還有這麼嚴格要求自己「檢票入場」的!馬上派人帶一大包「投降證」把這些人全部帶來。

戰俘太多,忙著追擊撤退德軍、收拾戰利品的英軍來不及建戰俘營,成群結隊的義大利兵一個勁的催:「趕緊的哥們兒,我們是俘虜,你們好不容易逮的,跑了怎麼辦?趕快建戰俘營啊。最起碼拿金箍棒劃個圈我們鑽進去。」

打仗不行,嘴太貧了!把英軍給煩的!沒辦法,軍需官扔一堆木頭磚頭的給義大利兵:「你們丫別鬧!自個兒建去!」

喲,這個好!可以建個自己喜歡的風格。義大利兵顛顛的造營去了,完了把自個兒往裡一關,然後特紳士地跟英軍談判:勞駕,我們要吃好的!吃大餐!

在為對伙食不滿意,有一天一俘虜營的義大利戰俘越獄了,這邊正準備人員去抓時,附近一戰俘營來消息了:這剛有一幫義大利兵跑來我們這吃披薩,說是打你們那跑來的,不打算回去了。順便還投訴你們,說待遇不好,連披薩都沒有。

好不容易逮的戰俘這算戰功啊,不能這麼顛顛的就跑了。之前的俘虜營趕緊派人過去,向這幫逃兵套近乎保證會提供正宗的「PASTA」:我們錯了,我們保證改!

於是他們自個兒顛顛的又回來了……

這是1943年5月9日,突尼西亞馬特爾附近的露天戰俘營,關押著德國和義大利的戰俘。

還是在北非,德軍發現一個關押著義大利兵的英國小戰俘營,倆英軍押著差不多一個連的義大利戰俘。本著友好精神,德軍嗷嗷叫著衝過去解救友軍。

槍聲一響,英國兵一邊還擊一邊撤了,沒想到啊沒想到,義大利人也撒丫子跟著英國兵屁股後邊跑……你們丫太不負責任了,等等我們!

德國兵都快瘋了:你確定這TM是我們的友軍?打了這麼多年仗,沒見過這樣的貨。

我們就是不想打仗!

你還不能笑他們,你一笑,他們很不高興——「嚴肅點,不許笑,我們這打仗呢!」

據說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諷刺說:「萬幸,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而不是我們的。」

義大利人生性熱情散漫,熱愛生活,很難用一個抽象的概念或道理忽悠他們狂熱的奮不顧身。打仗對很多數義大利軍人來說,很難立馬熱血沸騰,他得慢熱,慢著慢著就被那些快的給幹了。

當然,很多黑二戰意軍的都是假段子,或者是被層層加碼整得越來越搞笑的。有人說這都德國人和英國人捏造出來的,後來日本人也跟著起鬨架秧子。 其實義大利軍隊,特別是海軍,戰鬥力很強。

這個就交給歷史學家們去研究,就跟唐伯虎沒那麼風流但群眾就喜歡看他九美傍身一樣,呆萌無能的二戰意軍也很難再洗白,即使它確實很白。

二戰末期,奧地利的集中營中關押著德意日三國的俘虜。德國人組織起來嘗試挖洞逃出收容所,日本人組織起來剖腹,而義大利人即使在集中營大門沒有關上的時候也非常配合地乖乖呆著,偶爾會出去騷擾一下可愛的女孩子。」

這段子不挺好么?

4、劉半農找罵。

劉半農是著名的語言學家,還提倡「俗文化」。試問,這世上什麼語言最鮮活最通俗啊?髒話啊。

一天,他突發奇想:我要編一本《罵人專輯》!分「國罵」和「地方罵」兩冊。

劉先生對自己這個偉大選題很興奮,立馬在《北京晨報》登廣告,海選罵手。罵人不眨眼的,潑婦刁民型的,都來吧!親人們,我要以身試罵!

第二天早早的,周作人來了!

劉半農從來就沒見過這麼興奮的周作人!!!

周先生一點時間沒耽誤,操著紹興土語,興高采烈眉劈頭蓋臉地對著劉半農大罵了半個時辰!口乾舌燥了,這才意猶未盡地推門而去。我操!原來唾沫橫飛、無所顧忌的當面罵人這麼爽啊!周先生臨走眉開眼笑,連呼「痛快」——你要有需要,明兒我還來啊!

劉半農對自個兒這「壯舉」的兇險嚴重估計不足,耳朵還嗡嗡作響,門「咣」一聲又有人衝進來了,趙元任聽聞消息也興緻勃勃摩拳擦掌地殺到。

唉呀,搞了這麼多年的語言研究,今兒個可算能真刀真槍的大幹一場了!趙元任比周作人還狠,分別用湘川皖魯等各地方言大罵一通。

太!爽!了!趙先生過足癮,也心滿意足地撤了。臨走眉開眼笑語重心長地表示才疏學淺罵得還很不夠——不是我想罵你啊,我這是無私的幫你,咱們誰跟誰呀,這麼多年的研究成果都共享給你了。

趙元任一走,劉半農趕緊鎖門:太狠了!第一天就來這麼一撥,指不定還有多少人正興沖沖走在罵人的路上。得了,不在家待著等罵了,給學生上課去。

劉半農實在是低估了同志們對罵人的濃厚興趣,在家好歹那是「一對一」,而此時,學校里有幾十張嘴在等著他。

從來沒有哪天,學生們是這麼望眼欲穿地等著老師進門。

這天,劉半農授課的這間教室簡直「不堪入耳」!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山東河北……學生們用各地方言痛罵不止,下課了沒一個走的:老師,讓我們再罵會兒吧!我還有絕活兒沒罵呢。

下課!!!

劉先生撒腿就跑,半道給章太炎堵住了:「聽說你在找罵,哈哈太好了!我罵幾句你聽聽?來吧親人,咱到路邊慢慢罵!」

章太炎本來就因為學術分歧跟劉半農不對付,這回可算是逮著個罵人不負責任的好機會,他又有學問,簡直是超時空痛罵。

漢代吧,一般是這麼罵——@#¥%……&*&%¥,這個罵法出自哪本哪本書;

唐朝吧,嗨,有創新,是這麼罵——%¥##@*&%¥#@#@&*……這個罵法出自哪本哪本書;

宋朝吧……元朝吧……明朝吧……清朝吧……噢,漏了個五代的,補一下!還有三國的,各國我分開給你演示一下啊!

章太炎引經據典,把劉半農祖宗三代罵了個遍。直到午飯點到了,才終於借飯遁溜了,這穿越時空的罵才算了局。

……

這尼瑪也太刺激了!這學術研究能要命!看看罵手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劉半農不得不得新登報聲明罵人素材已經足夠得不要不要的,「如若再遇惡語相加,鄙人當奮力駁斥為警。」

格老子的奶奶個熊奶奶個嘴王八犢子王八蓋子狗日的,誰TM再敢罵我,老子絕對還嘴,我可是在罵聲中成長起來的,能罵到你瘋!

被罵了好些天,那本血淋淋的罵人指南最終也未能面世。

5、醜態百出的「天山武林大會」。

2013年8月3日,少林、武當、青城、崆峒、峨眉、嶗山、崑崙、青島梅花螳螂拳、萇家拳、孫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11家門派掌門、代表、傳人現身新疆特克斯縣喀拉峻大草原,參加「天山武林大會」。

這些個奇形怪狀,或白鶴亮翅或黑虎掏心或金雞獨立擺出各種姿勢的貨,被盛讚為 「中老年COSPLAY」。

事後,少林寺表示未派人參加,少林也根本沒有「少林達摩院」這樣的機構;峨嵋派表示根本沒掌門。

更搞的是「崑崙派」是1999年由曾在一家工廠做保衛幹事的周金生自創的,理由很簡單,「昆崙山太有名了」。他說他的師爺是著名的大內高手,將正宗的宮廷八卦掌和武當太極劍傳授給了他師父,周金生又從師父那裡得到了真傳。

峨嵋派吳信良與女弟子在「天山武林大會」現場表演。

這位掌門差點被觀眾當場掀翻,最後他以「點到為止」結束了這場比賽。

作為一個武俠迷,向來認為武俠文化其實給中國人帶來了極大的樂趣,可一些所謂的武林中人非得跳出來煞風景,把那些經過文藝加工的東西當自家的「真傳」、「絕技」忽悠,不自量力的硬玩。正是這些腦子進水的行為,打著宏揚傳統武術的旗號自吹自擂,實則對武術危害最大的正是他們。

6、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極其白,賊白,簡直白死了,啊。

這首《對白雲的讚美》是烏青最「著名」的詩,因為實在太搞,所以出名,本人也無法欣賞,其實烏青還有些詩還是不錯的。

這是他的《父親和他的兄弟們》:

傍晚,父親說,兄弟們來一個,於是我父親把我拋出去,我二叔把我接住,我二叔把我拋出去,我三叔把我接住,我三叔把我拋出去,我小叔把我接住,我小叔把我拋出去,我父親把我接住。這是他們的一項常規活動,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進了情感,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拋不動你了,父親說。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情詩經 的精彩文章:

小伙穿特步相親被拒,更搞的是女方連飯錢都轉給他了,阿里還幫倒忙

TAG:愛情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