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服飾(一)——皇帝的服飾

明朝服飾(一)——皇帝的服飾

明朝服飾

明朝官服服飾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在經過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朝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明代官服是當時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裝,就制度而論它承襲唐宋官服制度的傳統,指導思想比較保守。但製作更趨精美,整體配套也更趨和諧統一。

冕服

袞冕的形制基本承襲古制,在圓柱形帽卷上端覆蓋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圓後方,用皂紗裱裹。

通天冠服

為皇帝郊廟、省牲、皇太子冠婚、醮戒時所穿。

皮弁服[pí biàn fú]

皮弁服,以白繒為之,也稱"縞衣"。 古天子的朝服,冠以皮弁,故名,嘉靖八年定製,弁上銳,黑色紗冒之,前後12縫,每縫間飾五彩玉12,與絳紗衣、蔽膝、革帶、大帶、白襪黑舄配套。

在古代君王凡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則服皮弁服。嘉靖間令祭太歲山川等神皆服。

武弁服

嘉靖八年定製,弁上銳赤色,上12縫,中綴五彩玉,落落如星狀,赤色衣、裳、韍,赤舄。執刻有「討罪安民」篆文的玉圭,親征遣將時服用。

常服

明太祖常服(前期)畫像

明代皇帝常服(中後期)示意圖

洪武三年定製為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腰帶以金、琥珀、透犀(即帶有透線紋的上等犀角)相間為飾,永樂三年改為盤領窄袖黃袍、玉帶、皮靴。黃袍前後及兩肩各織金盤龍一,即一般所稱的四團龍袍。烏紗折上巾造型像善字,故稱翼善冠。

翼善冠(參考定陵出土實物繪製)

燕弁服

皇帝平日在宮中燕居時所穿,嘉靖七年定製,冠框如皮弁用黑紗裝裱。分成12瓣,各以金線壓之,前飾五彩玉雲各一,後列四山,朱絛為組纓,雙玉簪。衣如古代玄端之制,玄色,鑲青色緣,兩肩綉日月,前胸綉團龍1,後背綉方龍2。邊加小龍紋81,領與兩袪(袖口)共小龍紋59,衽小龍紋49。內襯黃色袂(袖)圓袪(袖口)方,下裳用12幅的深衣,朱里青表綠邊的素帶和九龍玉帶,白襪玄履。在定陵出土皇帝龍袍中,有一種過肩通袖龍襕袍,領與袖口用小龍花邊為飾,但胸、背龍紋與《明史·輿服志》所記不同。

皇帝服飾總覽

從左至右依次為:袞冕、通天冠服、皮弁服、武弁服、燕弁服,以及常服。

編輯by 黃秀蘭二鏟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們是開白書苑,一個致力於職業引導的白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