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硫磺島戰役讓國軍來防守,由薛岳指揮,最終也能守住36天嗎?

如果硫磺島戰役讓國軍來防守,由薛岳指揮,最終也能守住36天嗎?

硫磺島是太平洋上一座由火山熔岩冷卻後形成的島嶼,它南部的折缽山是一座尚未完全冷卻的死火山,終年散發著霧氣,致使全島充滿著一股硫磺味,這也是該島命名為硫磺島的原因。硫磺島雖然面積不大,但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與東京相距1080公里,與關島相距1130公里,幾乎卡在東京和美國屬地塞班島的中間位置。由於硫磺島獨特的戰略位置,使其成為太平洋戰爭後期美軍和日軍的必爭之地。

1945年2月19日,美海軍陸戰第4師和第5師在飛機和艦炮火力的掩護下,以250多艘登陸艇和500多輛水陸坦克、裝甲車組成的強大登陸部隊,在硫磺島東南部強行登陸。在整個登島戰鬥中,美軍陸海部隊協同極為高效。登陸部隊中的每個營都配有火力控制組,能夠及時召喚艦炮火力的支援,待準確測定日軍炮火位置後,引導艦炮將其消滅。相比太平洋戰爭中其他登島戰役,硫磺島戰役完全發揮出了美國海軍艦炮火力的威力。

由於美軍高層錯誤估計了日軍實力和抵抗到底的決心,原本計劃5天攻佔的彈丸小島,使得美軍足足打了36天,還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其中陣亡6800多人,1.9萬多人負傷,美軍陸戰第4師、5師的建制幾乎被打殘。當然2.3萬名固守硫磺島的日軍,最後大部戰死,僅有1000多人生還。

因此,栗林忠道指揮的硫磺島戰役,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中唯一一場,美軍傷亡人數大於日軍傷亡人數的戰役。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一仗換作國軍來防守,由鎮守長沙的名將薛岳指揮,同時將抗戰初期的精銳德械師調上硫磺島,最終也能像日軍一樣,成功阻擋美軍36天之久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史說 的精彩文章:

TAG:史話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