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8年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市場分析 各地掀起集群化發展熱潮

2018年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市場分析 各地掀起集群化發展熱潮

中國智能製造裝備市場現狀

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是製造業的基石,在推動《中國製造2025》實施、實現中國製造由大到強的轉變中肩負重要使命。近年來,一股革命性的產業發展新力量——以智能化為標誌的工業4.0升級正在全球引發新一輪工業轉型競賽。在中國,恰逢工業轉型升級,經濟增長正尋找新動能的特殊節點,這股衝動尤為突出。

隨著智能製造領域政策密集出台,我國製造業向智能製造方向轉型已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企業像萬力輪胎一樣,主動擁抱智能製造,並開始大量應用雲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相關技術。

從智能裝備行業的企業競爭格局來看,2017《中國裝備製造業100強》上榜企業整體趨穩向好。軌道交通裝備、增材製造、通用航空等將成為新增長亮點,汽車工業保持平穩增長,機械工業運行延續分化走勢,船舶工業將逐漸好轉,智能製造加速發展,高端裝備創新發展。整體來看,2017年我國裝備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在7%左右,盈利能力與上年相比有了全面改善,但在營業收入利潤率、人均凈利潤方面都處於劣勢,與總體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圖表1:2017《中國裝備製造業100強》上榜企業(1-50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17《中國裝備製造業100強》上榜企業(51-100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各地掀起集群化發展熱潮

從智能裝備行業的區域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國內的智能製造裝備主要分布在工業基礎較為發達的地區。在政策東風吹佛下,我國正在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產業集區,產業集群將進一步提升各地智能製造的發展水平。

具體來看,珠三角、長三角作為我國製造業的核心區,在推動智能製造方面擔當主角。珠三角地區佔據控制系統優勢,廣州數控是國內技術領先的專業成套機床數控系統供應商,年產銷數控系統佔國內同類產品市場的1/2份額。此外,珠三角地區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已在人力資源、科技、資本等生產要素市場、產業配套能力和政策支撐等方面具備較為雄厚的基礎,初步顯現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聚發展特徵。

長三角地區以江蘇、上海和浙江為核心區域,優勢在於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基礎雄厚,目前三省市依據各自的產業和科技基礎優勢,已培育了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隨著《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的發布、指引,長三角將加快形成集智能設計、智能產品、智能裝備和智能技術及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

環渤海地區以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核心區域,以北京、哈爾濱、瀋陽為代表,科研實力較強,研究機構有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哈工大、北航等,在機器人方面取得顯著科研成果,具有人才培養優勢。且有瀋陽新松、哈工大機器人、哈博實等行業龍頭企業,帶動培育了一批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

以武漢、長沙、重慶為代表的中西部集聚區,智能裝備產業雖起步晚,但依託外部的科技資源,在機器人領域已形成優勢且增勢強勁,湧現出埃夫特等行業龍頭企業。

當前,全國各地紛紛出台相應的國家政策,推動智能製造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進智能製造發展的文件和措施,為智能製造發展和製造業轉型升級創造了寬鬆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這一整套成型的政策體系正在持續釋放政策紅利,大量企業開始主動擁抱智能製造,我國製造業邁向高端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隨著後續各項針對性措施的不斷落地,我國智能製造水平有望不斷提升,製造業強國戰略和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目標也將得以穩步推進。

其中,工信部發布的《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研製60種以上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等產業扶持政策陸續頒布,推動產業加速發展。

與此同時,多地都在加快智能製造的發展,結合地方特色,打造智能產業集群。一些自主創新能力強、主業突出、產品市場前景好、對產業帶動作用大的智能製造大型骨幹企業在各地崛起,不斷形成智能製造企業集群和產業集群。

圖表3:全國各地掀起智能製造集群化發展熱潮(1)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4:全國各地掀起智能製造集群化發展熱潮(2)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5:全國各地掀起智能製造集群化發展熱潮(3)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發展前景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條前瞻 的精彩文章:

TAG:頭條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