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美國「流浪漢」的瘋狂文學夢

一個美國「流浪漢」的瘋狂文學夢

泰德科諾瓦是一個生活在美國大城市的小人物。

但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給大眾帶來了

關於社會,關於亞文化群體的深度了解。

是不是很期待今天小編要開扒的這位人士?

GIF

主人公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歷

而且是一位敢說敢做

與普通人完全不一樣的美國人。

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個瘋子,

同時他也是流浪漢、大學教授、

監獄看守為一體的作家。

二十多年來,他嘗試著以上不同的角色記錄見聞,

成為了現代美國人生閱歷豐富的作家之一。

【1】不一樣的青年時光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

泰德科諾瓦還在大四畢業階段。

為了撰寫一篇關於社會特殊群體調查的畢業論文,

他孤身一人當起了流浪漢。

沒錯!就是那種衣衫襤褸,

背著骯髒與破舊鋪蓋卷四處晃悠的人。

與本地流浪漢一起交往與溝通相比,

獨自一個人趴著火車前往

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更顯得出論文的真實性。

同時,也有太多不確定性

事件會導致危險情況發生。

人瘋狂起來就是不得了!

他每天除了思考與觀察之外

就是和同行們爭奪地盤與食物。

GIF

【2】與底層人民打成一片

實際上泰德家庭較為富裕,

父母都有著穩定與堅實的經濟基礎。

泰德自己也受過高等教育,

並且熱衷於新聞寫作與相關文化出版。

按道理說,

大學畢業後就應該去找一份報社

或是出版社的工作好好乾上一番。

但是,泰德卻有自己的打算。

他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

用自己頭腦去思考這個世界的是是非非。

不斷在有色人種、非法移民、流浪漢等

底層的不能再底層的社交環境中周旋與思考。

在進二十年的生涯中,

呆在明亮房間與辦公室的時間少得可憐。

黑暗、骯髒甚至是恐懼一直伴隨著他成長。

無論是阿拉斯加的雪域,

還是洛杉磯的墨西哥族裔

非法移民社區都留下了他的軌跡。

他的個人記錄稿紙內容在不斷的增加與豐富,

訪談對象也不斷的增多。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期的二十年,

泰德完成了《迷蹤》、《土狼》等多部紀實作品。

同時亞利桑那州、佛羅里達州

都留下了他生活的點滴。

農場檸檬的採摘、不法商販的議價

等都記錄在他的作品之中。

這種敢於底層人民打成一片的境界,

真讓某些同行感到汗顏。

【3】「坐牢」的體驗

在嘗試了幾乎全部美國

底層社會的感受與經歷後,

他終於迎來了最為終極的挑戰——牢獄

在美國各大監獄中關押

人數總和堪稱世界之最。

來到監獄的體驗是

最為直接了解社會的方法。

經過自己的努力與考核,

他終於成為了紐約州監獄的一名看守。

「坐牢」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監獄中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物讓人抓狂。

在這裡,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甚至是各種媒體所想不到的故事,

在監獄中都能見到與聽到。

泰德告訴採訪他的人:

看守和作家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

那就是他們每天都拿著紙和筆去記錄每天的見聞。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

他已經積攢了五百頁的監獄紀實。

十個月後《新傑克——紐約州新新監獄看守記》出版發行。

【4】細緻與專心的觀察者

作為一名作家而言,

最好的寫作就是深入了解這個社會。

如果說普通的旅遊和旅遊家

相比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有人會說,多一個字而已。

答案是否定的。

他們的區別在於後者更能以獨特的視角

仔細觀察環境並且融入為一體。

只觀察,不發表自己的見解。

讓所有的事物都遵循自身的規則去演繹與完善。

然後客觀的記錄下來。

泰德就是依據這樣的觀察與記錄方法,

順利完成了多部體現美國當代社會底層社會的著作。

作為「新聞主義」的寫作者而言,

他不是在完成著作,

而是在記錄社會的發展與變革。

泰德的個人人生經歷對於我們國人而言,

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事情,根本想不通嘛!

放著自己大好前途與美好生活不去享受,

反而專門往陰暗與恐怖的環境去接觸。

實際上,他的個人言行

正是美國人特有的直爽與豪邁的體現。

沒有假大空的套話,

也沒有專門歌頌主流旋律的妙語,

有的是真實的事例與客觀的感受。

最後,小編祝這位「流浪漢」可以

在未來成就更多的文學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漲姿勢 的精彩文章:

一場考試帶出的「一條龍」服務

TAG:漲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