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里巴巴2017打假年報:97%侵權鏈接上線立遭封殺

阿里巴巴2017打假年報:97%侵權鏈接上線立遭封殺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徐旭  發自北京 1月10日,阿里巴巴對外發布《2017年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年度報告》(以下簡稱《打假年報》)。《打假年報》顯示,24萬個淘寶疑似侵權店鋪被關閉;主動刪除的疑似侵權鏈接中,97%一上線即被封殺;在與阿里合作權利人數目增長17%的背景下,整體知識產權投訴量下降42%;每1萬筆訂單中僅有1.49筆為疑似假貨。

《打假年報》指出,在打假巨大推動力的數據技術助力下,執法機關、品牌權利人、消費者等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網路售假行為遭到嚴厲打擊。《打假年報》同時也表明,儘管阿里在網路假貨治理取得較好突破,但線下假貨源頭並未根除,制售假分子呈現跨國境尤其是向微商及其他各類平台流竄銷售的特點。

《打假年報》披露,目前阿里在假貨防控上運用的商品大腦、圖像識別演算法、生物實人認證等9大「黑科技」,每時每刻都在對平台上近20億商品進行識別,使假貨識別與攔截能力大幅提高。

《打假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阿里打假特戰隊已與全國23個省開展線下打假合作,累計向全國執法機關推送涉假線索1910條,協助抓捕涉案人員1606名,搗毀窩點數1328個,涉案金額約43億元。

「在打假實戰中,我們發現線下假貨生產源頭依然堅挺存在。阿里2016年對18萬個疑似售假店鋪做了關店處理,2017年這個數字是24萬,數據分析發現,有相當部分的疑似售假店鋪在頭年被關閉後,改頭換面重來售假。」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知產保護總監葉智飛透露。

浙江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知識產權支隊長陳競凱稱,多地執法機關的實地打擊案件也印證,假貨源頭並未根除,且基本集中在全國多地的區域性、行業性、領域性假貨帶上,分工越發細緻,反偵察和隱蔽能力不斷加強。

陳競凱稱,正如阿里《打假年報》顯示的那樣,各地制售假團伙為攫取利益、逃避打擊,跨國境跨平台流竄現象日益嚴重:一些制售假分子開始向微信朋友圈、微商等多個社交平台及京東等其他電商平台轉移;另一些制假分子開始搭建海外網站,通過FACEBOOK等社交平台引流售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女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