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夜生活很乏味?你怕不是沒有見識過宋朝!

古人夜生活很乏味?你怕不是沒有見識過宋朝!

現代人的夜生活可謂多姿多彩,出門的酒吧、網吧,KTV,擼串大牌檔,棋牌室,不出門的在家煲劇遊戲叫外賣,離不開的是手機和wifi。

在沒有電燈網路的古代,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微博上曾拋出一個問題,給你一千萬你願意過古人的生活嗎?

在金錢的誘惑下,在wifi和宵夜魔力下,真給他們扔過去,想必也會憋壞一堆夜貓子。

但古人自然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宋代之前實行嚴格的宵禁制度,除了打更的更夫外,根本就不允許人出門。

要是沒事兒出門賞花賞月思考人生,被抓起來輕則當盜賊,重則以謀反罪名處置,所以那些談論風花雪夜還是先保住腦袋再說吧。

那麼既然都不給出門了,干點啥好?

在唐代之前,一般窮苦人家點不起油燈,只能借著月光在黑暗中搓麻繩草繩搞編製的。富貴人家條件好,不出門自己跟家嗨還是可以的,喝喝小酒下下棋,探討人生啥的。

到了唐朝中後期,除了特定的日子會解除宵禁之外,其餘的時間日子可以出來逛逛夜市。

真正有了夜生活的是在宋朝,沒錯就是那個承上啟下公務員一年賺好幾百萬的非常有錢的宋朝。

喜歡夜行的宋太祖將宵禁時間延遲到三更,而五更解除宵禁,禁止夜行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個時辰。 「夜市」與「早市」應運而生,到北宋的中期, 24小時店出現了,通宵賣吃的的店鋪也隨之產生,宵夜就成規模的經營起來了。

北宋開封府圖

開封成為宋朝的首都,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從威嚴莊重的御街,到城外的8個關廂,處處店鋪林立,從而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商業飲食市場20餘處,就連皇宮東華門外,也成了一個「市景最盛」的飲食市場。

從宋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我們更能看到宋朝的街市熙熙攘攘,宋人生活的日常就是買買買!

酒——高貴的象徵

宋朝人很喜歡下酒樓喝酒,宋朝的酒樓就有包廂可以供客人挑選,還可以負責幫客人叫歌姬來助興。在外面有人負責唱菜名,廚房裡有人負責接聽。

在東京汴梁的酒樓里,還有專門幫著熱酒倒酒的人,不僅幫你把酒熱好,只要你的酒杯一空立馬還給你滿上。

吃——宵夜不胖

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代飯店層次多樣,既有滿足城市下層群體口腹之需的大排檔,更有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豪華飯店,「每日交五更」,東京的「酒店多點燈燭沽賣(宵夜),每分不過二十文,並粥飯點心。亦間或有賣洗面水,煎點湯藥者,直至天明」。

而且還可以叫外賣,簡直是XX了嗎,XX外賣,XX快葯APP的典範啊!

逛——怡紅怡情

整個宋朝,青樓幾乎就成了大宋文學的溫床,無數大詞人都留戀其中而不只返。晏殊、陸遊、柳永、秦觀、周邦彥等大批文豪都曾在青樓度過大量時日,青樓文化最為鼎盛的時期是北宋徽宗之時,他的女神就是京師最有名的李師師。

博——是樂趣

蹴鞠

鬥雞

打馬棋

宋代人好賭,賭博方法也有很多,賭球方法也有很多,賭球、賭棋、鬥雞、斗蛐蛐等都是宋代人經常玩的。

著名詞人李清照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賭鬼,號稱東方不敗,她寫過一篇《打馬圖序》,「打馬」就是一種賭博的方法。

她還得意洋洋地宣稱:我這人沒啥別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歡賭博。而且,我賭了一輩子,不論是什麼形式的賭,不論賭多賭少,從來就沒輸過。

瓦舍勾欄——看的是人生

所謂瓦舍勾欄,其實就是宋朝時期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娛樂場所,也是宋元戲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場所,相當於現在的戲院。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代「瓦舍勾欄」十分之多,僅汴京就有「大小勾欄五十餘座」,有的甚至「可容數千人」。

在瓦舍勾欄里的客人可以看看戲,喝喝茶,甚至還可以點歌。

當然,除了以上活動之外,還有其他個人小活動,雖然沒有wifi,但也能過的十分充實,可見宋朝人的生活水準已然最接近現代,畢竟到了明清,宵禁又開始了。真是凄凄慘慘戚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