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挑貨的才是買貨人」:聽到刺耳的話怎麼辦

「挑貨的才是買貨人」:聽到刺耳的話怎麼辦

一般來說,人與人之間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地說話,因為我們內心有煩惱。煩惱中有一種叫「嗔心」的煩惱,俗稱仇恨,就是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一旦聽到不喜歡的話,內心就會有一股「勁」出來,佛門裡也會比喻為「熱惱」。

這股勁上來之後,如果沒有覺察、沒有調伏,任由它發展,人的情緒就會失控,不該說的話脫口而出,不該發的脾氣就發了出來,不該做的事情就做了出來。

天長日久,日積月累,「熱惱」就會變成我們內心的疾患。

什麼是修行?不是讓刺耳的話在和別人的交流中從耳邊消失,而是利用這些刺耳的話,把它變成道業成長的階梯,踩著它步步向上。

單位里,領導會批評下級,同事之間也會有猜疑、中傷;親人之間,因為種種瑣事矛盾,更會有抱怨和責備。

當聽到長輩、同行、親朋好友嘴裡那些刺耳的話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不排斥,拋開情緒,心平氣和地聽聽他的話說得是否有道理。

若他的確指出了自己所看不到的缺點,正好藉此改正;若他話不屬實,正好忍辱消業。

做服務行業的人,往往都有這種經驗——和氣生財。面對別人的挑剔,要能忍得下來,內心能夠轉得過來,不能放任自己內心的嗔恨蔓延。

生意人講「挑貨的才是買貨人」,換個想法,心態就完全不同。外在的指責、批評固然令人委屈、難過,但對精進之人而言,恰好是積累福報的好機會。

學誠法師著

天津人民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