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的罪魁禍首伊藤博文,沒想到自己會在中國被人幹掉

甲午戰爭的罪魁禍首伊藤博文,沒想到自己會在中國被人幹掉

伊藤博文出身德川幕府末期長州藩士。1853年(嘉永六年),伊藤博文寄宿於寺院,後入松下村塾,受教於改革派下級武士的領導人吉田松陰門下,深受吉田器重。1862年(文久二年)12月12日夜,伊藤與久坂玄瑞、高杉晉作等十幾名志士,潛入品川御殿山新建的英國公使館周圍,沉醉於攘夷的狂熱之中。明治維新之後,伊藤博文曾經四次組閣,任期長達七年,任內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

史學者王芸生的《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記載,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前,清政府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全權代表伊藤博文有一段令人回味的對話交流。大意是這樣的——

伊藤對李鴻章揶揄道:想當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風,談不成就要打(指1884年日本插手朝鮮甲申政變,伊藤想來華與李鴻章談判,被李鴻章斷然拒絕一事),如今真的打了,結果怎樣呢?我曾經給過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貴國迅速改革內政,否則我國必定後來居上,如今十年過去,我的話應驗了吧?

公元1894年,伊藤內閣悍然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3月,戰敗的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中規定:朝鮮完全脫離中國;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白銀2億兩。

公元1906年2月1日,日本在朝鮮首都漢城設立了統監府,伊藤博文被委任為朝鮮的第一任統監。統監府統一管理朝鮮的外交內政,實際上成了朝鮮的「太上皇」。日軍橫行朝鮮半島,到處燒殺搶掠、姦淫婦女女殘害愛國志士,使朝鮮3000里江山生靈塗炭。朝鮮人民對伊藤博文濟惡痛絕。

公元1909年10月上旬,伊藤博文將取道海參崴到哈爾濱與俄國財政大臣柯科夫舉行會晤的消息傳開了。這給了欲報國讎的朝鮮愛國義士安重根一個極好的機會。為了殺死伊藤博文,安重根一行2人來到哈爾濱。

10月26日,安重根來到哈爾濱火車站。他不慌不忙、大搖大擺地走到日本僑民中間進人候車室。俄國人還以為他是歡迎伊藤博文的日本僑民。上午9時許,火車徐徐開進了哈爾濱車站。伊藤博文昂首挺胸,在沙俄官員的左右陪同下,走出火車,在站台上檢閱歡迎隊伍,當他從安重根面前走過時,安重根迅速掏出手槍,向伊藤博文連擊了3槍,伊藤博文應聲倒下。槍聲響過,站台上的人都四散逃避,擔任警戒的俄國軍警猛撲過來,當即將安重根逮捕,並捆綁起來。身著黑西裝、外著紳士外套,英俊威武的安重根,開槍之後並沒有跑,他站在站台上一動不動,當確認伊藤博文確已倒在他的槍下時,才昂起頭,用朝鮮語高呼三聲「大韓萬歲」。

《馬關條約》簽署後,朝鮮名義上取得獨立,事實上成為日本的殖民地。1905年,日俄戰爭後,伊藤博文以天皇特使的身份來到朝鮮,逼迫朝鮮簽訂第二次日韓協定,把外交權給予日本,朝鮮成為日本的屬國。伊藤博文被天皇任命為朝鮮統監,統管朝鮮外交,指揮在朝日本官吏活動,制定和頒布「統監府令」,成了朝鮮的「太上皇」。1907年,伊藤博文借口朝鮮高宗李熙派遣代表到海牙控訴日本侵略,逼迫李熙退位。伊藤博文能夠廢立朝鮮國王,卻反對日韓合併,對日本來說,除了領土會增加,卻帶來無盡的麻煩。朝鮮是窮國和弱國,合併之後,立馬拉低日本的人均GDP,還會引起更多的朝鮮人的反對。所以在公開場合,伊藤博文甚至高呼韓皇萬歲,但是侵略者畢竟是侵略者,他的所作所為只會加重朝鮮人的反感。於是,就有英勇的人選擇刺殺伊藤博文。要刺殺伊藤博文,在日本根本不行,圖謀不軌的外國人一開口就被懷疑,作案不方便;在朝鮮也不行,他是朝鮮的太上皇,日軍高度警戒的。終於機會來了,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要到哈爾濱會見俄國財政大臣。

哈爾濱是中國領土,當時還不是黑龍江的省會,還是俄國人修築中東鐵路後建造的,是俄國人勢力範圍。清朝政府對外軟弱無能,對內統治也已經到了垂死階段,治安非常混亂。刺馬案,兩江總督這邊剛閱兵完畢,要回總督府,結果被刺殺身亡;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在北京正陽門火車站,就有革命黨人投炸彈;也有人說,伊藤博文活動地域受俄國人保護,俄國又怎麼樣,皇帝亞歷山大二世還被刺殺身亡。所以說伊藤博文到哈爾濱,他的死期就到了。

伊藤博文被刺殺,完全是因為他是日本政壇中推動侵略霸佔朝鮮的先鋒。而且和其他日本軍人不完全相同,伊藤博文是一個會從文化角度來侵略的人,因而更加危險。雖說朝鮮不免被吞併,但是伊藤博文的死,確實打擊了日本在東北亞的侵略勢頭。

那麼這個伊藤博文,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伊藤博文,過繼給下級武士伊藤武兵衛做養子,改姓。1857年參加尊王攘夷運動,但1863年被藩主派往英國留學,思想轉變為為開國派。1864年回國,同年底協助高杉晉作擊敗藩內保守派,投身武力倒幕鬥爭。1868年任維新政府多個職務,1870年、1871年兩次赴美國考察,回國後任參議兼工部卿,致力殖產興業,1878年任內務卿。

真正讓伊藤博文開始崛起在於之後的政變。1881年伊藤博文策動明治十四年政變,成為最大的實權人物。之後伊藤博文仿照德國建立組建近代天皇制度,1885年創內閣制,至1900年先後4次任總理大臣,並組織政友會,任總裁。在其任職內對外推行戰爭政策,侵略中國,與俄國爭奪遠東霸權。

伊藤博文曾經十分熱心地支持中國的戊戌變法,這倒不是因為伊藤博文真心希望中國強大,而是伊藤博文如上面所說,他更希望通過軟的方面進行侵略。

死在安重根槍下的伊藤博文一直被日本軍國主義者視為英雄,他主導了日本由弱變強、與世界接軌的大變革,但他也把日本推向了侵略戰爭的深淵。對中朝韓等國來說,伊藤更是罪大惡極。他為亞東政略之雄,其人平生有三愛:一則酷嗜女色,動息起居不離歌妓;一則愛漢詩,多有佳句而平仄不諧;一則好寶刀,多方搜羅流連把玩。愛色一端萬人共指,日人呼為好色鬼。1894年伊藤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佔領了台灣及澎湖列島。1904年伊藤發動日俄戰爭,佔領了薩哈林島、旅順,使大連成為日租地,並使長春與大連的鐵路劃歸日本。1905年伊藤成為首任「韓國統監」,將朝鮮變為日本的殖民地,並為進一步與列國瓜分中國而做準備。安重根為朝鮮和韓國,也為中國除掉了共同的敵人。

在百餘年前,安重根被判有罪並被處決,對中韓兩國而言,伊藤博文又何嘗不是罪犯呢?當今日本政要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價值觀的翻版,我們為除掉了中韓兩國共同敵人的英雄立碑紀念理所當然。實際上,一百年來,中國人一直沒有忘記安重根這位俠肝義膽,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豪傑,他的豐碑,早已根植於中朝韓人民的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煙灰笑談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煙灰笑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