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筆記·「一塊豆腐」讓我傷肝、傷腎又傷心

筆記·「一塊豆腐」讓我傷肝、傷腎又傷心

抱怨、牢騷就像口臭,自己沒有感覺到,但是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或者說,發牢騷的人一點兒感覺都沒有,但是別人很快就能感覺到不舒服。

有這樣一個故事,某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在考核求職者時,有一個必問的題目:你對前東家如何評價?當然,他不會直接去問,而是很藝術、很隱晦地把話題轉移到這個問題上。比如他會問:為什麼會離開那家公司?原來在讀書的時候你跟同學的關係怎麼樣?你這麼有才,別人是怎麼看你的?有人一下子就上套了。有的求職者就會下意識地講別人怎麼對自己不好、自己如何懷才不遇。如果這個人的怨氣很大,人力資源總監對他的評價就會大打折扣。

抱怨、牢騷就像口臭,自己沒有感覺到,但是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或者說,發牢騷的人一點兒感覺都沒有,但是別人很快就能感覺到不舒服。在一個公司里,對一些人、一些事的抱怨情緒一旦形成,就會逐漸變成整個公司的文化。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它也叫責任病毒。

抱怨的潛台詞是,問題是別人的,成績是自己的,或者這件事情做砸了、做壞了跟自己沒有關係。如果每個人都用這樣的邏輯去說話、去辦事,那它就會形成一個疊加,大家都在這個頻率上,就會把這個頻率放得非常大。

一個人在抱怨別人的時候,自己其實已經在抱怨了。清末民初有一個叫王鳳儀的職業勸善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斷去發現、尋找每個家庭里的問題,然後幫助大家梳理。比如,有一個老太太說老頭對她不好,經常打她,然後就跟王鳳儀抱怨,說自己命很苦。沒想到大善人王鳳儀非但不同情她,反而說:「你拿個鏡子去照照,你那張苦瓜臉永遠都沒有笑容,逢人就說你有多慘,即使你沒嫁給這個老頭,另外一個老頭恐怕也要打你。」老太太一下子就明白了,原來問題不只出在別人身上。

聽到別人在抱怨你,實際上你也可能在抱怨別人。這就像是一個遊戲,每個參與者都遵循著這樣一條準則——我對你錯,那麼當你不遺餘力地證明對方錯的時候,對方也會馬上把這個遊戲規則用到你身上來。

電視劇《一地雞毛》里有這樣一段情節,小林和李靖在上班之前買了一塊豆腐,李靖讓小林把豆腐放在冰箱里,小林給忘了,下班回到家後發現豆腐壞了,於是兩個人就開始推卸責任,爭執到底是誰的錯,先是砸東西,然後吵著要離婚,還說「離就離!」。這時突然來了一個電話,是一個好消息,小林心情一下子就不一樣了,掛上電話後就問:「我們剛才為什麼要離婚?」他們倆都想不起來了,在一邊的女兒於是說:「為一塊豆腐。」

抱怨是一個引爆點,人們為之爭執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小的,但是爭執的行為和過程超越了爭執本身,最後越鬧越大。就像上述例子中的兩口子,回過頭來發現爭吵不過是為了一塊豆腐,根本不值得。說到底只是不服別人,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

抱怨除了不服別人之外,還源於我們在內心對對方有一種期望,而這種期望對方並不知道,有的時候甚至連自己都沒有覺察到,所以很多時候抱怨和衝突來自於彼此沒有達成一種共識,形成了希望的錯位。這種錯位是家庭關係、男女關係、同事關係發生衝突的根源。怨、恨、惱、怒、煩五種不同的情緒,怨是基礎。怨之後是恨,恨了就生惱,惱了之後就會怒。不過,煩跟前面幾個還所有區別。

「怨」其實是一種情懷,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對別人有某種期待,而這種期待一旦不合意就會腹誹,在肚子裡面表達對別人的不滿。然後就是情緒醞釀,把別人的一些相關或不相關的行為都解讀為針對自己。隨著雙方相互報復的升級,碰到某一個引爆點後,相互之間的憤怒終於爆發。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暴力。從怨到恨到惱再到怒雖然程度不一樣,但本質上都屬於心理暴力。暴力是什麼?暴力就是以自我的意志、自我的願望作為絕對的評判標準,讓其他的人服從自己。

想要別人跟自己一樣,如果不一樣就產生衝突,這實際就是暴力。這種心理暴力在親密關係中更容易產生。有些人關注自然環境的污染更甚於關心內心環境的污染,尤其是沒有注意到親密關係中的傷害,反而對遠離自己生活的事情非常關心,表現出了熾熱的愛心。對於這種人,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曾經說過一句話:「有時候遠在天邊的愛就是近在眼前的恨。」他們對陌生人能夠表現出愛心,在親密關係中體現的反而是暴力。

兩個人在一起,誤以為這個地盤是屬於某一個人的時候,就會發生戰爭。有些公司做不成大公司,原因就在於很多人無法與他人共事,最後就只能幾個人做成小公司。很多企業發現內部沒有凝聚力,沒有形成所謂的團隊戰鬥力,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不是一個集體。

「團隊」和「烏合之眾」是相對應的兩個詞。烏合之眾就是沒有規則、沒有組織,只是因為一點點共同情緒偶然聚集到一起的一群人。他們隨時會聚起來,也隨時會消失,彼此之間沒有界限、沒有契約,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會用契約和遊戲規則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尤其是調整自己的思維。每個人的規則都是「我的地盤聽我的」,最後就會導致衝突和離心力。說得抽象一點,親密關係實際上也是契約和遊戲規則不太明晰的關係,只不過一開始是以一種很友善的氛圍開始的。

怨氣大的公司職責界限一定不明確。默契是大家所嚮往的一種境界,但是許多人忘記了先有「契」,也就是契約,然後才有默契。查爾斯·漢迪曾經講到 「中國式契約」、「中國式合同」等概念。他認為,中國式合同與西方的合同有著明顯的區別,中國式合同里有一些不成文的契約,雖然雙方沒有把它寫成文字,但是彼此都心照不宣。他認為這種不成文契約在某些時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也就是彼此心裡都很清楚欠對方多少,而且欠的一方有機會就要還。

標準不統一就會帶來煩惱,但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統一起來並不容易,所以才會生煩惱。煩和惱最大的區別在於,煩是對不確定的焦慮,比如有五件事情等待處理,但你沒有時間想清楚應該怎麼處理,你就會覺得有五件事情在拖著你,於是心生焦慮。而惱是你明確知道要什麼,但是對方沒有做到,於是產生了恨意和對別人的不滿。煩惱不隻影響心靈健康,也會傷害身體:怨會傷脾,恨會傷心,惱會傷肺,怒會傷肝,煩會傷腎。

節選自吳伯凡、梁東《歡喜》

·

·

·

END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穆霖 首席記者│張爽

編輯│王小軒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視覺總監│杜放 視頻監製│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加入我們,一起向有情懷的生活邁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傷肝 的精彩文章:

TAG:傷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