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醫生為病人進行腫瘤細胞的「體內放射治療」,能治癒癌症嗎?

美國醫生為病人進行腫瘤細胞的「體內放射治療」,能治癒癌症嗎?

得了癌症,醫生常用三種方式治療:手術把腫瘤切除,化療用藥物殺死癌細胞,放療用放射線聚焦腫瘤組織殺死腫瘤。

說起放射治療,不少人覺得很恐慌。很多人想像更多的是放射線損傷,比如皮膚被烤焦、唾液腺受損、味覺和嗅覺改變……

其實,放療被稱為「隱形的手術刀」。如果說使用免疫療法是給癌症松剎車,那麼使用放療和化療就是在給癌症踩油門,這樣才能更全面、更高速、有效地從癌症上面碾過。

在中國,約有70%以上的癌症需用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幾乎可用於所有的癌症治療,對許多癌症病人而言如鼻咽癌,放射治療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療方法。

對腫瘤患者來說,放療應該何時做?

通俗地講,就是放療醫生以射線作為武器,劃定準確的照射區域,像投放炸彈一樣分多次劑量把腫瘤「炸掉」。可以單獨放療也可以和手術及(或)化療聯合應用,還有在臨床試驗階段的聯合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的應用。

一般針對不同腫瘤患者,手術之前可以進行放療來縮小腫瘤(新輔助放療),手術結束後放療來清除無法完全切除而殘留的腫瘤細胞(輔助放療),和化療聯合應用(放化療聯合)。對於晚期的腫瘤患者,可以姑息性放療以減輕腫瘤帶來的疼痛,梗阻等癥狀。

放療的副作用,大嗎?

腦部腫瘤放射治療,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沒胃口,精神不太好等,它的原因是由於放射治療時候細胞會產生水腫,水腫時候顱內空間比較小,顱內壓升高表現為讓人想嘔吐,噁心等情況。

除了腦組織之外頭頸部放射治療,因為腫瘤部位表淺,如頸部、口腔等部位,這些部位放射治療可能會引起皮膚黏膜損傷。可能會出現口腔黏膜疼痛,咽喉疼痛,吃東西時候會加重疼痛。

另外,頸部放射治療,皮膚可能出現顏色變深,還有一些大腫塊腫瘤放療時會產生頸部皮膚輕度潰爛等現象。

體內放療:療效更好

我們通常說的放療,主要包括體內照射和體外照射。

目前開展的所有體外放療都有一個共同的重要特點:可導致DNA損傷的高劑量輻射被直接傳遞到腫瘤細胞,但同時周圍的健康組織也會多少受到影響。因此,實際上利用放療從體內靶向腫瘤已經讓使用機器從體外靶向腫瘤給予治療技術已經過時。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體內放療,分為兩類:近距離放療和液體療法。

1、近距離放療

其實就是「短程治療」,即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將放射源放置於需要治療的癌變腫瘤區域。

近距離放療並不是一個新方法,事實上,在使用線性加速器產生輻射束之前,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利用鐳這一放射性元素,將其放置在離腫瘤生長位置較近的人體腔道內,來治療宮頸癌和子宮癌。

很快,醫生們也開始通過外科手術將鐳置入患者體內來治療各種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食道癌以及腦腫瘤。

但在那時,他們還未能完全理解輻射對健康細胞的危害。在沒有正確的防護下,由於放射源的操作會帶來有害的輻射,許多醫生的身體也因此受到了傷害。現在,有了更安全的放射源,更低的放射劑量和更精準的新方法,風險已大大降低。

100多年過去了,近距離放療的基本特點並未改變。如今,主要有兩種類型:高劑量率(HDR)和低劑量率(LDR)近距離放療。

高劑量率近距離放療指的是通過放置在腫瘤附近的金屬顆粒(施源器),在短時間內給予腫瘤一個較高的輻射劑量。

低劑量率近距離放療則是利用較低的輻射劑量來進行長時間的輻射治療。在某些情況下,直接將放射性顆粒放置在腫瘤周圍幾個小時或幾天,但有時放射源的植入是永久性的,在這種情況下,金屬顆粒會緩慢地釋放出輻射,但輻射量會在幾個月內逐漸變弱。

近距離放療治療前列腺癌

近距離放療還能聯合其它形式的癌症治療,包括手術和體外放射治療,從而發揮更有效的治療作用。

近距離放療的優點:輻射會傷害到健康組織,所以研究人員正在努力開發出新的體外放射技術如調強放療(IMRT)和質子束治療。近距離放療的優點也正在於此。由於近距離,它的輻射範圍只會影響到很少的正常細胞,從而將附帶傷害減少至最低。距離腫瘤位置較近也使得輻射能夠聚集在腫瘤周圍。

儘管近距離放療有其優點,但它並不一定是更好的放射選擇。它主要適用於體積小、未發生轉移且手術可接近的實體腫瘤,最常見的為宮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皮膚癌。

2、放射性液體療法

放射性液體療法通過血液定位腫瘤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放射性分子會離開血液,並在腫瘤位置積聚致命劑量,以殺傷癌細胞。

醫生們也能通過讓患者服用下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液體來進行體內放射治療。這些放射性分子可以隨著血流積聚在腫瘤中,穿透和殺傷臨近細胞。

某些放射性元素可自然地靶向腫瘤,如放射性碘。因為碘可被甲狀腺吸收,醫生可利用這一過程來治療甲狀腺癌。又如,利用載體分子將放射性碘帶到癌細胞周圍,從而可阻斷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

液體放療治療甲狀腺癌

基於這個概念,一項納入了15名EGFR陽性乳腺癌的臨床試驗正在檢驗這一方法。結果表明受試患者對這一治療的耐受較好,其中在7名患者中,研究人員能夠檢測到積聚在腫瘤內的放射劑量。

液體放療靶向腫瘤細胞原理

目前,放療技術的最新發展是要實現的目標是通過將放射同位素與『腫瘤尋找』微粒連接在一起,提高呈遞到腫瘤上的放射活性。

癌症放療是怎麼做的?

放療的基本步驟:首先,放療醫生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做出診斷和臨床分期,確定治療的目的。在專用CT模擬機進行掃描,為了確保患者的精準放療,需要使用一些固定技術如:面罩,托架等。它的過程大約分為三大步:

第一步,評估是否適合做放療

患者來到專科醫院或者綜合醫院的放療科,醫生根據患者病灶情況、治癒效果如何、副作用能否承受等做一個綜合評定,然後給患者提出放療建議。符合放療指征的患者,開始安排放射治療。

第二步,設計治療計劃

需要醫生給出處方、物理師設計治療計劃,整個方案大概需要十天左右時間。醫生會藉助CT的圖像勾畫出腫瘤的照射靶區,並詳細標記出腫瘤區域、保護正常組織區域以及建議的放療劑量,放射治療是團隊協作的過程。

在設計好治療方案後,物理師的責任就是用電腦特殊軟體做治療計劃,以實現醫生的放療方案,比如照射方向、怎麼照更合適、劑量具體給多少等,之後還要再和醫生溝通設計出的治療計劃是否合理,盡量把誤差減到最小。

第三步,開始治療

通知患者前來治療。患者躺在放療治療床上,應聽從技師安排,一般每次治療從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這取決於病種及醫院的放療設備。在治療過程中不可擅自亂動。如果有不適感,可以通過監控設備及手勢示意和召喚治療控制室的技術員,千萬不要自行改變體位。因為,姿勢改變也許會造成射線照在正常組織上,引起不必要的傷害。

常規放療一般是每周5次,總療程5-7周,做完一個療程後,還要堅持到醫院複查。複查的時間可以在治療後3-6個月,有些情況可按醫生要求在治療後1個月複查,以後每半年或1年複查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