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逐鹿天下,鹿死誰手,其實鹿與戰爭基本沒有什麼聯繫,但為何要用「鹿」這個字!

逐鹿天下,鹿死誰手,其實鹿與戰爭基本沒有什麼聯繫,但為何要用「鹿」這個字!

在我們的中國的字典里,有幾個與鹿相關的成語。這些成語很常見。他們通常用來形容團體。他們可以在任何情況下使用。例如,在三國時期孫劉曹逐鹿天下。在手機市場上,蘋果,三星等幾大品牌在全球逐鹿天下。明年,世界盃年,各大名門群雄逐鹿。只要你想表達一些能共同爭奪的東西,你就可以用這個詞。

但是有一個奇怪的地方,說為什麼我們用「鹿」這個詞呢?從理論上說,鹿與戰爭的關係和戰鬥是非常遙遠的。我們為什麼不比喻狼啊,馬啊,豹啊,虎啊,為什麼要用鹿呢?

「逐鹿」這個詞的來源很出名,這是的歷史記錄。在楚漢兩次戰爭中,韓信幫助劉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劉邦封韓信為齊王。韓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顧問蒯通。易中天在講堂上談到韓欣的時候對蒯通的評論非常高。他不僅是一個軍事戰略家,而且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政治家。

蒯通認為,韓信的命運不應該掌握在劉邦的手中,否則將來會有一個麻煩,而根據當時的世界形勢,勝負就看韓信,韓信才是能決定天下的人。所以蒯通勸韓信與劉邦,項羽爭奪世界,這是最好的出路。

後來的事實證明蒯通的話是非常準確的。不幸的是,韓信不明白,也沒有聽取蒯通的話。最後,作為劉邦最大的功臣,狡兔死走狗烹了。韓信死前悲傷地大喊了一句:「後悔沒有聽蒯通的話!」

劉邦和呂后聽了,立刻把蒯通抓了,當劉邦問他為什麼反對自己的時候,他說:「大秦政權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民心,很快就會崩潰,這時,諸侯都開始興起,就像秦王丟了鹿一樣,全世界都追趕它,誰跑得快,有能力,行動迅速,誰就能抓到鹿,那個時候我只知道韓信,不認識你,所以我勸他。很多人都在追趕這隻鹿,而你一個人已經成功了,你會殺死其他人嗎?

這是「逐鹿」最有名的來源,畢竟它是出自司馬遷的手裡。

事實上,最早使用「鹿」來代表世界的不是蒯通,而是姜子牙。姜子牙在「六韜」對周文王說:「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

石勒是匈奴人,但中國文化的水平相當高,一個成語是他不小心發明的。

這是「鹿」的幾個成語的起源。雖然鹿是一種相對於馬,狼和虎的來說,與世無爭,但鹿作為執政政權的象徵,作為世界的象徵有著悠久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風雲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