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說過嗎,這個人?

聽說過嗎,這個人?

張琦,山西大同新平旺一小美術、書法老師,平平常常一個小女孩,想不到竟有26年教齡,老教師啦。新平旺一小屬礦區,平時和市裡交道不多,大家都不知道她,誰想近年來幾幅參賽作品精緻得令人髮指,叫我們非點贊不可。

GIF

我其實是十分熟悉張琦的。

她的父親是我的啟蒙恩師,教我畫畫,給過我一些晚清、民國的啟蒙書,還有兩幅珂羅版的《洛神賦圖》《女史箴圖》,泛黃的書頁上散發著悠悠古韻,一下子就擊中了我的小心臟,從此就迷途難返了。那時,張琦還真小,我牽著她的手帶她玩兒,踩著秋天落葉,在陌生的小徑上,在淡淡的70年代的惆悵中。

張琦的書畫源自家學,從小耳濡目染。

這幾年專心致力於《書譜》《聖教序》的臨習,畫些宋元小品,滋養一種華貴、散淡的氣韻,漸漸成績斐然。可能是與王家法度頗能若合一契,所以她臨寫的《蘭亭》《書譜》幾近亂真,不僅筆跡、結構像一個模子拓出來的,就是氣象也越來越近似了。我常常把書法理解成人性的返照,是一種自覺不自覺地內心流露,凡能寫王家書體的,我都覺得了不得,那真要有一段魏晉風骨不可,否則你急他不急,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合套的。當然,只學古人還算不得英雄,可問題是,你的胸次、學養,你的時代,就學書而言,和古人比真不在一個檔次上,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不學古人,你是要賣萌嗎?所以,學書,先把古人學像了,舍此無他,這是真理。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張琦沒走偏,未來成就未可限量。

張琦的宋元小品也很不錯,和她的書法像孿生姐妹,氣息貫通,只是少了些高古冷峭,讓我們還是看將來吧。

願你能被善良對待,

更願你能用善良溫暖這世間。

看更多好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