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余承東為何否認2018年的2億台手機銷量目標?

余承東為何否認2018年的2億台手機銷量目標?

[釘科技述評]進入新的一年,意味著辭舊迎新。在2017年和2018年起承轉合的這段時期,除了手機廠商們和各大市場調研機構陸陸續續對外公布過去一年各類銷售數據之外,廠商們通常也會展望未來,為新的一年制定一些目標。

華為在這一點上向來比較透明,在不久前官方公開去年相關業績數據之後,又有媒體報道華為消費者業務已經制定了今年的新目標,全球手機出貨量2億台。但這一說法於近日遭到了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的否認。

據釘科技了解,余承東在朋友圈回復某媒體人的相關文章時表示,「沒有2億台目標一說,我們不特別追求銷量,而要保持健康、可持續成長。」

那麼,余承東為何否認今年的2億台手機銷量目標呢?在釘科技看來,或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市場仍有不確定。根據余承東在2018年獻詞中所公布的數據,華為與榮耀品牌智能手機全年發貨量1.53億台,中國市場份額保持第一,全球份額突破10%。不過與2億台目標相比,近三分之一的增長空間對於華為手機來說還存在不小的挑戰。

智能手機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然步入成熟期。相比以往的飛速增長,目前的智能手機市場增速已經明顯放緩,廠商們觸碰到量增天花板,進入了更加殘酷的存量市場廝殺。在整個市場大環境遇冷的形勢下,對於華為手機來說,想要再次實現大規模增長並非易事。

除此之外,來自同行之間的競爭壓力也讓華為不容忽視。除了要繼續追趕三星、蘋果之外,國內品牌Ov、小米等也在持續衝擊華為業內的領導地位。

目前,尚未有市調機構給出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但從各大市調機構給出的去年前三個季度的出貨量數據來看,位居身後的Ov、小米與領頭羊華為雖仍有一定差距,但或許不足以讓華為高枕無憂,而且Ov、小米還保持了良好的增速。

以Gartner公布的去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為例,華為位居第三,出貨量為3650萬台,市場份額為9.5%,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0.8%。OPPO排名第四,出貨量為2944萬台,市場份額為7.7%,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1.1%。小米排在第五位,雖然前五中排名最末,但是小米的出貨量增長幅度最大,其增速高達80%,市場份額也從去年的4%增加到了7%。vivo雖然在去年三季度被擠出了前五,但從另一市調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數據來看,vivo在二季度依然保持著全球第五的位置,出貨量2400萬部,市場份額6.6%,同比增長2%,而華為同期的市場份額為10.5%,同比增長1.5%。

總的來看,國產品牌中Ov近年來異軍突起,尤其是OPPO目前的出貨量或許已經足夠威脅到華為,而小米在去年遭遇滑鐵盧之後,今年實現觸底反彈,強勢崛起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另外,在全球市場中華為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難以撬動全球最大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美國市場,華為一直以來都在嘗試在美國市場真正立足,但以目前情況來看,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最近還有消息指出,華為與美國主流運營商AT&T的合作計劃已經告吹,華為手機進軍美國市場或再次受阻。

此外,華為自身品牌在已成為全球主流市場的印度市場布局較少,目前僅多以旗下品牌榮耀在印度發展,導致華為在整個亞洲市場的排名並不理想。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17年三季度,亞洲手機市場上OPPO、Vivo和小米分別攻佔前三,而華為僅排在第五。

所以整體來看,目前的智能手機市場仍有不確定性因素存在,因此也不難理解余承東為何否認今年出貨量2億的目標了。

其二,盈利導向勝過銷量導向。華為手機目前已經成為國內高端手機的代名詞,其品牌形象也日益高端化。這與此前華為智能手機業務對高端市場的偏重有一定關聯。此前,利潤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直對華為消費者業務著重強調的地方。事實上,據釘科技了解,從2015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破億後,華為便在調整智能手機發展戰略,有意向中高端產品和市場靠攏。

余承東在2018年新年致辭中透露,2017年繼P9系列發貨量超過1000萬台後,Mate 9、P10系列全球發貨量分別突破1000萬台。而根據Counterpoint的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三季度蘋果在智能手機行業的利潤份額為59.8%,較上年同期的85.9%下降了26.1%,三星則增長至25.9%,華為的利潤份額也從上年同期的3.3%增長至4.9%。

可以看到,華為的高端機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利潤也得以提升。但是與蘋果、三星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在這樣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利潤也是華為手機接下來發展的主要聚焦點。

實際上余承東此前曾多次高調喊出超越蘋果、三星,但是在去年前三季度華為手機全球市場份額超越蘋果之後,他倒不願再過度強調銷量上的超越,而是又喊出了成為高端第一的口號。因此也不難看出對於如今的華為手機來說,其盈利導向可能勝過銷量導向。

其三,不給內部承壓過大。如上文所說,華為在過去的2017年位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前三,在國產品牌中持續保持領先。回顧華為與榮耀總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為對抗小米手機,擁抱互聯網大潮而誕生,榮耀如今已然超越小米,成為國內互聯網手機第一大品牌。而華為作為曾經的「中華酷聯」之一,如今也依然屹立在國產手機的巔峰。

目前的華為手機也依然沒有懈怠,一方面,在華為手機繼續打高端的同時,也把重新重視低端手機提上了檯面。另一方面,榮耀手機取得喜人成績後,華為方面除了簽發相關獎金方案,以示鼓勵之外,也把榮耀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定為了接下來主要的發展戰略之一。

事實上,華為這一系列舉措可能也是受到銷量增速放緩的影響。據新浪科技報道,華為智能手機銷量在2012年和2013年保持超過60%的增長率,2014年和2015年保持超過40%的增長率,2016年降至28.7%,而2017年增長率已經降至10.1%,創下2010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

因此以目前情況來看,出貨量從1.53億到2億跨越還是很大的,基數大的背景下,不能給內部太大壓力。用余承東的話來說或許就是,「保持健康、可持續成長。」(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釘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