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經常頭痛眩暈怎麼辦?中醫送你4款食療方,吃了就見效

經常頭痛眩暈怎麼辦?中醫送你4款食療方,吃了就見效

當前,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致高脂肪、高蛋白飲食頻見,而現代電子科技對傳統生活的衝擊,尤其是「機不可失」的隨身電子設備的盛行,「合力」使高血壓病、動脈斑塊及頸椎病等疾病發生率不斷上升,而這些疾病有可能都有一個共同的癥狀表現--眩暈。

以下介紹幾款頭暈食療方,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個簡單可操作的葯膳調理方法:

1、肝陽上擾型:

眩暈耳鳴,頭痛,煩躁易怒,易面紅木赤口苦,舌紅苔黃。

清肝止眩湯:

瘦肉或魚肉250g,天麻15g、薏米20g、葛根15g、夏枯草15g、綿茵陳15g加水共煮。

2、痰濕內盛型:

眩暈,頭重,胸悶,身體困重,痰涎多,舌淡紅,苔白厚。

祛濕止眩粥:

天麻15g、茯苓20g、白朮20g、生薑3-5片、大棗3枚、陳皮10g,入粳米或小米煮粥亦可,入瘦肉煮湯亦可。

3、氣血不足型:

眩暈,面色蒼白,周身乏力,神疲懶言,舌淡,苔白。

補益止眩湯:

北芪20g、党參20g、當歸10g、紅棗3枚、枸杞15g、龍眼肉10g、熟地10g,入去皮雞肉或烏雞或瘦肉煮湯亦可,入雞蛋煮水亦可。

4、瘀血內阻型:

眩暈,頭痛,健忘失眠,面唇紫暗,舌暗,苔白。

化瘀止眩湯:

天麻15g、白芷10g、川芎10g、大棗3枚、田七10g,加黃酒適量,入瘦肉煮湯,或入紅糖、雞蛋煮水。

「治未病」是中醫學重要的學術思想體系之一,病前養護是治未病重要的核心原則之一,人們不能僅在疾病癥狀出現之後才到醫院「求醫問葯」,平素的飲食調護也很重要,故此提供以上的食療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溫馨提示:

眩暈的現代醫學鑒別診斷有很多,在明確診斷、規範藥物治療的前提下,方可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藥膳哦。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本文圖片來源於39健康網,已獲正式授權。

精彩推薦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心血管知識?快來關注「胡世雲主任」公眾號(微信搜索:hushiyun-doctor),還可以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世雲主任」頻道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博士說中醫 的精彩文章:

看圖識葯:麥冬和太子參有什麼區別?功效有何不同?

TAG:胡博士說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