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軍師聯盟》打得歡

《軍師聯盟》打得歡

劇中刻畫人物不是神、不是妖,他們是人。

《軍師聯盟》打得歡

縱觀2017一年,精品電視劇、網劇可謂「井噴式爆發」。如《人民的名義》《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那年花開月正圓》《白夜追兇》、《河神》等劇,無論是口碑和影響力,都全線飄紅。那麼,哪部電視劇/網劇,榮獲「2017年度劇王」稱號呢?

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聯合打造的「2017年度名人堂」系列報道,日前已重磅推出「名人堂·年度電視劇/網劇」榜單評選。讀者通過登錄封面新聞(thecover. cn),為自己心目中的「精品劇」進行了投票。最終,根據讀者網路投票和專業數據評審,「2017名人堂·年度電視劇/網劇」正式出爐——2017年度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年度網劇《白夜追兇》。回顧2017年,古裝歷史劇、年代劇、行業劇、現實題材劇、IP劇各種類型百花齊放,且一反過去唯「流量明星」、IP玄幻題材受粉絲和資本熱捧的現象,《人民的名義》、《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那年花開月正圓》、《我的前半生》等電視劇的熱播,讓觀眾重新將目光轉移到「戲骨」身上,「精品劇+實力演技派」開始重占鰲頭。

現實劇:《人民的名義》很火爆

尤其《孤芳不自賞》鬧出「摳像演戲」風波,流量明星及其背後的畸形影視產業鏈成為眾矢之的。再加上明星天價片酬在製作成本中佔比之高,電視劇售價的天花板不斷被刷新等現象,讓眾多資方、製片方逐漸回歸理性,IP熱、「唯流量論」有所降溫。

IP「靈丹妙藥」的光環褪去,「天價片酬」「流量演員」不再是高收視率的砝碼,觀眾越來越重視劇作的品質和演員演技,這讓一些電視劇沒有了投機取巧走捷徑的路子。與此同時,前兩年備受擠壓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卻逆勢回升,佳作迭出,爆款不斷,口碑與收視齊紅。

如《人民的名義》,從首播開始收視率便強勢破1,播至40集時創下5.773的單集收視率,刷新了近十年省級衛視收視的最高紀錄,第49集的實時收視率更是破8;火爆了朋友圈的《我的前半生》,對不少在婚姻、職場、家庭間迷茫徘徊的都市女性來說,頗具指導意義。

歷史劇:《軍師聯盟》﹃打﹄贏了

2017年,不少致力於文化深耕、挖掘人物成長故事的歷史劇作品,也備受觀眾喜愛。比如《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尊重歷史的同時,融入適度的藝術加工,「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站在秦國角度還原了一段戰國史詩。

同樣作為古裝歷史劇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和《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從曹魏的全新視角切入,抒寫了魏國大軍師司馬懿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且整體節奏快,人物刻畫明晰有力,主演演技出彩,台詞頗具古韻,服道化也極具歷史感,尤其是吳秀波等一眾演員的精湛表演,獲大量觀眾點贊。

相應的,「大女主式」脫穎而出的電視劇也有佳作——《那年花開月正圓》和《楚喬傳》。《那年花開月正圓》通過講述陝西女首富周瑩的傳奇一生,弘揚了中國傳統商業誠信即勝利的精髓,並通過商場鬥爭和歷史格局的展現,傳播善良大度的人生信念。網播量突破400億的《楚喬傳》,著眼於少女楚喬的成長路線,突出了她自強自立的精神和追求平等的意識。

網播劇:《三生三世》網播416億

縱觀2017年熱播電視劇,除了收視率,網路播放量也成為作品的衡量標準。尤其隨著作品播放渠道的多樣化,以及網路對傳統媒體的衝擊,越來越多的人,不會選擇守在電視機旁看劇,而是通過更為便利和自由的視頻網站觀看,網台聯動的播出形式已經不再新鮮。

據《2017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路視頻用戶規模達5.65億,用戶使用率為75.2%,與2016年底相比,用戶規模增長2026萬人。其中,44.4%的網路視頻用戶,已經不再接觸電視、電台、報紙、雜誌等任何傳統媒體了。

播放量上,電視劇的網播量已經破百億,如《那年花開月正圓》單網路平台網播量106億,《楚喬傳》全網播放量400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416億等。再加上《軍師聯盟》的「先網後台」,和《狐狸的夏天》的「網劇反向輸出給電視台」,「網台聯動」讓視頻網站分走的流量也越來越多,電視台損失的收視率有相當一部分流入了視頻網站。

骨朵傳媒創始人兼CEO王蓓蓓就曾表示,在過去「台劇」獨大的時代,收視率也許是衡量一部精品劇的標準,但是,隨著網路劇走向精品化,「唯收視論」正在被打破。可以看到,像《白夜追兇》、《河神》等這些網劇,口碑就逆襲了台劇。

2018,女性勵志熱起來

隨著單劇播放量的增速加快,頭部劇和爆款劇的水漲船高,進入2018年後,很多影視製作公司、各大網路平台,早已蓄勢待發,準備推出新一輪的電視劇/網劇作品。

和去年一樣,目前來看,2018年的電視劇/網劇延續了題材的多樣化,都市言情類如《悲傷逆流成河》《談判官》《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南方有喬木》《一千零一夜》;現實題材劇有《創業時代》《小歡喜》《歸去來》《當我們愛在紐約》《談判官》等;古裝題材劇中,已經先於網路播出的《虎嘯龍吟》將在電視台播出,吳奇隆與趙麗穎、陳偉霆等主演的《蜀山戰紀》續集《蜀山戰紀2踏火行歌》也將跟觀眾見面。

除了以上幾種類型,2018年改編自小說等的IP劇依然盛行,改編自天蠶土豆的《武動乾坤》、唐家三少告白妻子的《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集結了周迅、霍建華的《如懿傳》,還有《鳳求凰》、《九州縹緲錄》、《劍王朝》、《大主宰》、《烈火如歌》等。改編自川籍作家張勇「諜戰三部曲」收官之作《貴婉日記》的《獵諜者》,是《偽裝者》的兄弟篇。

2018年的另一個現象,是原創劇與IP劇平分秋色。白一驄、高璇、任寶茹等編劇都操刀了多部優質劇本,如講述秦朝巴寡婦清傳奇故事的《贏天下》、講述高級談判官與華人富家子弟情感故事的《談判官》、講述新一代美國留學生故事的《當我們愛在紐約》、講述上海兩大公司權利鬥爭的《遠大前程》、講述獨孤伽羅與隋文帝楊堅夫妻比肩開闢亂世的《獨孤皇后》等原創劇都備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即將跟觀眾見面的電視劇、網劇中,「大女主」劇勢頭不減。2017年上半年,收視率前十中,《因為遇見你》、《楚喬傳》、《孤芳不自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都榜上有名,講述傳奇商賈周瑩一生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也以高收視一路領先,大女主的威力可見一斑。

有媒體分析認為:從目前的演員咖位、製作投入、主創團隊來看,2018年「劇王」的有力競爭者,也依舊會是「大女主戲」。周迅的《如懿傳》、范冰冰的《贏天下》、倪妮的《凰權·弈天下》從籌備期就自帶關注度,製作經費也不斷突破天花板,集結超高配置,品質自然不會差。除此之外,《獨孤皇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扶搖》、《談判官》等劇,也都繼續圍繞女性成長勵志來做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府早報 的精彩文章:

TAG:天府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