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眾議院通過「台灣旅行法」 台媒先別忙著慶祝

美眾議院通過「台灣旅行法」 台媒先別忙著慶祝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當地時間9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所謂「台灣旅行法」,放開美台官員互訪層級限制。此事引發台灣媒體紛紛關注,「『台灣旅行法』在眾議院通過是一項重大里程碑」,「邁出重要一步」,「無異議通過具有法律拘束力」,台媒一片「歡騰」甚至還表示要儘力推動該法案最終生效。

不過,根據美國國會立法程序,該法案必須與聯邦參議院通過的版本達成一致,方能提交美國總統特朗普,再由其簽署而生效,但參眾兩院的協調也需要時間。此外,相關領域專家也強調,此舉事關中美兩國關係政治基礎,法案最終通過可能性不大,「近40年來的美國歷屆政府在兩岸問題上的認識總體是理性和務實的。」

美國眾議員妄稱這是就中國大陸對台灣「威脅」的回應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灣旅行法」指出,美國國會認為美國政府應該鼓勵與台灣當局之間各個層級官員的互訪,國會認為自製定「台灣關係法」後,由於美國自身對於台灣高層訪美的自我設限,美台始終缺乏有效的溝通,明顯阻礙「美台關係」發展。

資料圖 @視覺中國

法案提及,美國政策應該允許國安、行政等任何層級官員赴台會晤台灣當局官員,並允許台灣高層官員進入美國,與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及其他政府部門官員會面。

聯邦眾議員夏伯特(Steve Chabot)、謝爾曼(Brad Sherman)以及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伊斯(Ed Royce)於2016年1月在眾議院共同提出類似法案,隨後在2017年10月,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台灣旅行法草案」,而今該法案在眾議院正式獲得通過。

夏伯特9日在眾議院(美媒視頻截圖)

另外,聯邦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雖然也曾於去年5月提出參議院版本的「台灣旅行法」,但參議院有關該法案的立法議程目前尚不清楚,仍值得關注。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9日眾議院表決前的辯論中,眾議員夏伯特表示,對於改善「美台關係」,美國能做的最重要改變就是允許台灣地區領導人訪問華盛頓。他說,「這些限制不僅是一種侮辱,也具有反效果,它們已經過時,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另一位「台灣旅行法」最初的發起者眾議員謝爾曼9日則表示,美國應該允許台灣最重要的領導層訪問華盛頓,與美國立法及行政部門人士見面。

謝爾曼(資料圖)

他妄稱,每年中國大陸都威脅台灣當局,美國對這些挑釁行動能夠採取的最輕微舉措是什麼?就是通過「台灣旅行法」。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聯邦眾議院同日還通過了一項法案,指示國務卿發展策略以協助台灣地區在世界衛生組織(WTO)取得觀察員身份。

台媒嗨了!

《聯合報》10日稱,美台自1979年終止所謂的「外交關係」之後,台灣地區領導人、副領導人、行政機構負責人、外務部門負責人與防務部門負責人至今無法訪問華盛頓。而且美國過去雖曾派內閣官員出訪台灣,但通常避開敏感的國防與外交部門官員,多以商務、教育等領域交流為主。

9日美國眾議院通過「台灣旅行法」,《聯合報》10日強調「台灣旅行法」有望讓美台間高層級官員互訪解禁。該報還指出,美國行政部門如何執行最為關鍵。

報道更是援引「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會長陳正義9日的話稱,「台灣旅行法」在眾議院通過是一項重大里程碑,「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接下來將向美國參議院倡議,盡全力確保該法案在參議院通過。

親綠媒體《自由時報》10日則稱,美國眾議院無異議通過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台灣旅行法」,明確指出美國政府應鼓勵美台在各層面進行訪問。

該法案最終是否能真正生效,當然仍離不開美國參議院的努力。《自由時報》強調,參議員盧比奧等人在2017年的5月提出參議院版本的「台灣旅行法」,目前已共有7位參議員聯署。

《自由時報》報道截圖

「中央社」10日則稱,這項草案為鼓勵美台間所有層級官員互訪訂立了明確的法律基礎,邁出重要一步。

「中央社」還援引「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的話稱,這將擴大「台美」交流,增進了解。「相信這將有助於改善『台美』之間的具體交流,也有助於讓華盛頓決策者通過相互往來更了解台灣局勢。」

「中央社」報道截圖

眾議院通過僅是第一步,立法能否完成仍待觀察

「台灣旅行法」最終一旦通過完成立法,中美關係必將受到影響。

但觀察者網注意到,雖然眾議院已經通過「台灣旅行法」,但這僅僅是眾議院版本,最終提交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必須要參議院通過參議院版本的「台灣旅行法」,而且最重要的是參眾兩院的版本還必須一致。

資料圖@視覺中國

如果兩院版本不同,協調並解決分歧則需要時間,分歧不排除會通過兩院成立會議委員會的手段來解決。

用台灣做橋頭堡,美國希望主導東亞秩序?

海外網10日援引專家的話分析道,美國是想繼續把台灣地區當做抗衡中國大陸的一個橋頭堡,希望營造出美國主導的東亞地區秩序。至於特朗普會不會批,這就考驗中美關係了,「一旦特朗普最終簽了這個法案,中美關係將出現嚴重倒退」。

但專家也認為,草案最終完成所有程序成為法律的可能性不大,「近40年來的美國歷屆政府在兩岸問題上的認識總體是理性和務實的。」

有媒體警告稱,一旦該草案最終成為法律,意味著美台交往公開官方化,中美關係的基礎和兩岸和平的基礎都將被嚴重衝擊。如果美台高級別官員「互訪」,勢必釀成高烈度的危機。屆時整個中美關係將面臨空前挑戰。這將不僅是中國的難題,美國的利益也將受到牽連和打擊。

去年10月12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該法案草案,中國外交部曾表示堅決反對。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於2017年10月13日表示,「必須再次強調,有關議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干涉中國內政,我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她敦促美方「慎重處理台灣問題,不與台進行任何官方往來和接觸,不向『台獨 』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以免干擾和損害中美關係大局」。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還曾就美國此前一些「涉台小動作」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也是發展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更是台海和平穩定的基石。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符合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

馬曉光強調,美方人士應該充分認識到,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不要做損害中美關係大局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