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天一首古詩詞|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每天一首古詩詞|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雲斜。

——溫庭筠《夢江南》

【注釋】

夢江南:本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原名「望江南」,又名「憶江南」等。

恨:離恨。

天涯: 天邊。指思念的人在遙遠的地方。

搖曳:猶言搖蕩、動蕩。碧云:青雲。

【譯文】

恨意千萬如絲如縷,飄散到了遙遠的天邊。山間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綠水清風中,鮮花獨自搖落。花兒零落中,明月不知不覺地早已經斜入碧雲外。

【賞析】

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滿懷深情盼望丈夫歸來的思婦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後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現了詩人對不幸婦女的同情。同時也寄寓著詩人遭受統治階級排擠,不受重用的悲涼心情,也是感慨懷才不遇的作品。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萬」直貫下句「極」字,並點出原因在於所恨之人遠「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說「恨」而有「千萬」,足見恨之多與無窮,而且顯得反覆、零亂,大有不勝枚舉之概。雖有千頭萬緒之恨,但恨到極點的事只有一樁,即遠在天涯的那個人久不歸來。這是對全詞的主旨作正面描寫。

「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三、四兩句,初讀起來很是平淡,仔細玩味卻覺得是妙手天成。這兩句是從側面闡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萬恨,其「心裡」有「事」是理所當然的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於「有恨無人知」。「恨」是一種無形的心理情緒,是難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詞人卻善於借景將它烘托出來:像風掠過水麵時盪起的陣陣漣漪,像花兒隨風落去時的繽紛繚亂,像悠悠白雲在天空搖曳時的飄忽迷離,這樣一來,抽象的「恨」就變得形象、可感了,使人們能夠清晰地體驗到它的紛亂、動蕩的狀態,也增強了詞的審美價值。

「搖曳碧雲斜。」夜對山月,晝惜落花,在晝夜交替的黃昏,搖曳是程度不怎麼明顯的動蕩,是輕輕移斜了角度的晃動。此句看似單純寫景,卻狀出了凝望暮色與碧雲的女主人的百無聊賴之態,說明一天的光陰又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了,不著「恨」字而「恨極」之意已和盤托出。

【作者】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有 《花間集》遺存。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