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PG ONE的死因:中國的嘻哈是嘻嘻哈哈?

PG ONE的死因:中國的嘻哈是嘻嘻哈哈?

五個月前,PG ONE拿下了《中國有嘻哈》第一季年度總冠軍。

此後,風光無限。

商務合作接到手軟,還給《蜘蛛俠》唱了一首主題曲。

2018年,全新的PG ONE卻不再擁有一個新氣象。

和李小璐的緋聞爆出,吃餃子玩嫂子的頭銜被扣在了腦袋上。

隨後,PG one的歌曲《聖誕夜》被網友舉報低俗,部分內容涉嫌誘導吸毒。

紫光閣、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官媒點名批評,吃瓜群眾紛紛譴責。

毫無疑問,PG ONE 同志涼了。

我們看待問題一定要看到本質。

在一件事情發酵後,最先爆發的,是情緒

震驚,憤怒,以及油膩的八卦窺私慾。

其次,是觀點

你指著PG ONE同志的新聞,告訴旁邊你喜歡的姑娘說:這人,他壞

最後,是知識。當然,通常思考不到這一步。

「PG ONE為什麼會淪落到這一步?」

「嗯,因為……他壞!

PG ONE同志的倒台,毫無疑問,咎由自取。

但卻和最被大家所津津樂道的李小璐事件關聯不大,真正的死因在那首《聖誕夜》上。

官方對明星藝人的「私人事件」干涉較少,對於嫖娼吸毒等違法犯罪行為卻絕不姑息。

這時就有人說了,PG ONE之死不在他,而在於嘻哈文化生來便是如此。

吸毒犯罪玩女人,天生帶著髒東西。

地下的朋友們想要上來,要麼放棄嘻哈,開始嘻嘻哈哈。

要麼,滾回去繼續過窮日子。

中國這塊土地,沒有嘻哈,也不允許有嘻哈。

PG ONE自身也說道:我是名被黑人文化耽誤的好青年。

那麼,在2018年時代的轉折點下,PG ONE同志的倒台,究竟能否預示著中國嘻哈已死呢?

我不這麼認為。

想要解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認清,嘻哈精神到底有沒有愛與和平,能不能傳播主流倡導的正能量。

在很多人看來,不能。

貧民窟誕生的嘻哈,臟是它的標誌,沒有愛也沒有和平。

上世紀70年代的紐約城是有名的「恐懼之城」,經濟危機導致極高的失業率和犯罪率,火災頻發,黑幫橫行。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布朗克斯區。

這個區以非洲和拉丁美洲後裔居民為主,犯罪率在美國居高不下。如果你是布朗克斯區當地黑人的一員,從小你就會經常目擊到各種搶劫殺人的事件,性交易和毒品更是家常便飯的事。有些地方,黑人直接是禁止入內的,甚至和白人姑娘出去吃頓飯,都會被警察摁在牆上進行搜查。

絕望的土地上醞釀著人們的苦痛,但也正是如此,痛苦的黑人們也更加期待生活中出現某種希望。

1973年8月11日晚上9:00,布朗斯科區Sedgwick街,社區第一DJ Kool Herc酷海克舉辦了一場派對。

這場趴體很簡陋,場地僅能容納下50人,沒有椅子,大家都是坐在牛奶箱上。

然而事後卻有不止500人都說去過這場趴體。

老海克微微一笑:都他娘的吹牛逼。

這場看上去並不酷的派對,為何吸引了這麼多人?

因為布朗斯科區的年輕人們在這場派對上看到了那個希望:嘻哈。

嘻哈有四大元素:DJ、街舞、說唱、塗鴉。

其中塗鴉文化早在美國60年代末就已經有了。

其他的三項元素出現在這場派對上,而且最初的形態一個比一個扯淡。

DJ最初是為蹦迪服務的。

彼時的紐約還是迪斯科的天下,派對上的男男女女女搖頭晃腦蹦得有滋有味。

作為主辦方的酷海克很滿意這種氛圍,他希望大家用力蹦,不要停。

通常情況下,放完一首歌會把唱針拿起來,再放回去,這樣會存在一個沒有音樂的空白區域。

但酷海克創造出了一種「旋轉木馬」的放歌法:只放每首歌的間奏部分,這樣整首歌就只剩下鼓和貝斯的碎拍,可以無限循環地放下去。

房間內的大姑娘小夥子,第一次聽到這麼帶勁的玩法,開始隨著碎拍節奏跳舞,尬作一團,原來怎麼蹦的,已經不重要了,全新的節奏抽搐著我的身體。

胡亂抽抽還挺有節奏,最終就演變成了街舞。

如果說,DJ和街舞只是在蹦迪的基礎上進行改良,那麼說唱就是全新的創舉了。

在以前沒人拿著個麥克風傻不拉幾地說唱。但有位非常愛出風頭的小夥子Coke la Rock,他的戲份不重,我們叫他小科,非常喜歡拿著麥克風來喊朋友的名字,假裝有車來把妹,跟著音樂瞎嚷嚷,歌詞什麼的是不存在的。

「hey,雷傑哥,去把車移走」

「你並排停車了」

喊著喊著,觀眾覺得還挺爽,於是說唱也就傳了下來。其實當時喊什麼不重要,無論是朋友名字,還是劉海砍樵都可以,重要的,是那個氣氛。

小科輕鬆成為了嘻哈歷史上的第一位說唱歌手,代表曲目《你的名字》。

酷海克的派對確立了嘻哈的基本玩法,並迅速地傳遍了布朗斯科區,因此也被稱為嘻哈歷史上的第一次派對。

更重要的是,這場派對吸引了一個人,一個想要傳播愛與和平的人,Afrika Bambaataa班巴塔

正如之前所言,倫敦街頭黑幫林立,江湖血拚是日常活動。

班巴塔出身於當地的一個大型黑幫:黑桃幫。同時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DJ,深受其他幫派大佬的喜愛,經常拉他一起去喝茶,在江湖很有威望。

班巴塔是個極具社會責任心的優秀幫派幹部,他敏銳地洞察到這樣打打殺殺下去只會讓日子更難過。

一次非洲旅行中,他看到有個叫祖魯的部落,感受了一波和諧原始社會的熏陶後,班巴塔回來創立了屬於他的「祖魯共和國」

他把社會上的頭頭腦腦聚了起來,說到:架,咱們就不要再打了。什麼恩什麼怨,咱們派對上尬舞對決,誰是A1誰說了算。(在團體中跳的最好,被尊稱為A1)

具體情況當然更為複雜,但大致的確就是這麼一個章程。

後來又有一個名叫Grandmaster Flash閃耀大師的人,改進了DJ的玩法,發明了搓碟的手段。

閃耀大師、酷海克、班巴塔,被尊稱為嘻哈三聖。給這個極其正式的稱呼配上一段歷史教科書的語錄來記錄三人大概是:

酷海克從布朗克斯區人們水深火熱的生活當中汲取靈感,創造了嘻哈這一文化產物。

班巴塔將這一文化創舉進行推廣,有效緩解了物質條件匱乏下,黑人同胞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閃耀大師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給DJ玩法帶來新的變化,新的氣息,領導嘻哈走上一條持續可發展的道路。

小時候的閃耀大師:從他妖嬈的動作上,已經顯露了不凡的天賦

這是嘻哈的real,歌詞內容打打殺殺加啪啪,反映的是周圍生活最真實的樣貌。

但剝開這層外殼,嘻哈給當時帶來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愛與和平。

你要嗨,給你嗨,別殺人就行。

你要罵髒話,讓你肆意罵,押韻我們還鼓掌,只求你老實點別出去惹禍。

反觀PG ONE同志,他創造的歌詞更多是為了滿足大眾腦海里的「嘻哈意象」,體現一種范兒。並不real,距離生活也很遙遠。

為了歌詞押韻,對逝者出言不遜,這難道也是黑人文化教給你的?

PG ONE的閱讀理解,零分。

嘻哈是有愛與和平的,儘管在街舞、塗鴉、吵雜的DJ音樂下,說唱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非常奇怪。

但嘻哈本身就是在迪斯科舞曲、放克、靈魂樂、布魯斯、爵士、教堂唱詩中誕生的。

這樣一種開放的音樂形式,在文化底蘊更為久遠豐富的中國,為什麼就不能有新的變化呢?

中國嘻哈,不會死。

部分圖片和資料來源於網飛製作的紀錄片《嘻哈正史》

關注真故電影:(zhengudianying),後台回復【嘻哈】,獲取觀影鏈接。

別指望用八卦就能拉近和姑娘的關係

畢竟八卦,姑娘可比你在行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實故事計劃 的精彩文章:

你有多久沒給父母打過電話了?

TAG:真實故事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