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連吃幾次敗仗,曾國藩寄來兩封書信,只為告訴他一件事

李鴻章連吃幾次敗仗,曾國藩寄來兩封書信,只為告訴他一件事

曾國藩小的時候天賦並不高,也不是那種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的神童,其實跟普通的孩子差不多。不過,曾國藩是個非常努力的人,正所謂「勤能補拙」,曾國藩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曾國藩有一個習慣堅持了33年,那就是堅持寫日記,即使在病逝的前一天,他也依然在寫,真正是「學到老、活到老」。

曾國藩一生以聖賢為榜樣,且身體力行。封建社會裡,讀書做官,升官發財是大多數讀書人所期盼的,而曾國藩三十多歲,卻官至二品,不可謂不顯。他做官不為發財,並且以超人的韌勁和恆心克制自己,不斷向更高的人生境界邁進,令人讚嘆不已。

不過,縱觀曾國藩的奮鬥史,也經歷過不少磨難,曾幾次兵敗灰心不已,也曾跑回老家再也不願出來,但最終仍然憑藉自己的信念堅強挺了過來,並不懈奮鬥。

只有經歷過,才能悟出道理,所以曾國藩非常提倡堅持與忍耐。而李鴻章則缺乏忍耐之心。曾國藩曾多次教導他。在同治六年,李鴻章出兵鎮壓捻軍,開始的時候連吃幾次敗仗,李鴻章自己都有些慌亂了。

這年六月,曾國藩得知後,給其寫信:「軍事棘手之際,物議指摘之時,唯有數事最宜把持得定,一曰軍律不可騷擾,二曰奏報不可諱飾,三曰調度不可散亂。譬如舟行遇大風暴,只要把舵者心明力定,則成敗雖不可知,要勝於他舟之慌亂者數倍。」

兩個月後,曾國藩還是不放心,於是又給李鴻章寫了一封信:「事機不順之際,要當寬以居之,靜以待之,不可過於焦急......今閣下當此艱危之局,望將躁急郁迫之懷掃除凈盡。」

其實這兩封信的主題,就是告訴李鴻章一件事:一定要挺住。曾國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鼓勵李鴻章要挺住,要堅持,在曾國藩的苦勸之下,李鴻章後來終於挺過難關。

世事勝負要靠「挺」,人生,挺得住才精彩。曾國藩就是憑藉強大的信念和堅韌的毅力一路走來,從窮鄉僻壤的鄉村,走入京城;從翰林院學士,做到三軍統帥的欽差大臣和太子太保,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參考文獻:《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溪說筆談 的精彩文章:

清朝十二個皇帝能力排名,乾隆排第六,第一名無爭議

TAG:溪說筆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