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度書單│楊釗:2017年全球史著作盤點

年度書單│楊釗:2017年全球史著作盤點

原標題:年度書單│楊釗:2017年全球史著作盤點


楊釗,北外全球史研究院講師


原文刊於《中國圖書評論》2018年第1期


摘要:2017年,一大批運用全球史研究方法、或者具有全球史視野的史學研究著作得以出版,既有貫通各個時段的通史類著作,也有聚焦某個主題、時段或年份的全球史著作,還有具有全球史視野或者運用全球史研究方法的專題性研究著作。整個中國史學界對全球史的譯介與研究呈現出一派方興未艾的繁榮景象。


全球史觀念自1963年威廉·麥克尼爾在《西方的興起》一書中提出以來,逐漸得到了國際史學界的認可與接受。全球史研究不僅成為了一個新興的學術領域,而且也成為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對很多原有的史學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全球化風起雲湧的時代,以民族國家為框架來書寫和研究的傳統史學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與挑戰,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弊端與不足,根本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之下,許多史學研究領域開始吸收全球史研究的視角和方法來重新審視原來的研究課題,並且出現了眾多新的學術增長點。

著名的義大利歷史學家貝奈戴托·克羅齊BenedettoCroce ,1866—1952)指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在深度融入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人對全球化進程有著越來越多的現實關切。反映到歷史學領域中,就是學者們更加註重運用全球史的視野和方法來進行研究,「全球史」成為中國史學界近兩年的一個重要學術熱點。2017年,一大批運用全球史研究方法、或者具有全球史視野的史學研究著作得以出版,既有像《麥克尼爾全球史》《全球分裂》《全球史綱》這樣貫通各個時段的通史類著作,也有像《現代世界的起源》《太陽底下的新鮮事》《1916:全球史》這樣聚焦某個主題、時段或年份的全球史著作,還有像《火槍與賬簿》《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這樣具有全球史視野或者運用全球史研究方法的專題性研究著作。整個中國史學界對全球史的譯介與研究呈現出一派方興未艾的繁榮景象。


一、貫通各個時段的全球史通史類著作


今年最為引人矚目的全球史通史類著作當屬威廉·H.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和約翰·R.麥克尼爾(John R. McNeill,1954-)父子撰寫的《麥克尼爾全球史:從史前到21世紀的人類網路》。該書原名《人類之網:鳥瞰世界歷史》(The Human Web: A Bird』s-EyeView of World History),這一版的中譯本將其明確用「全球史」來命名,反映了全球史研究在中國當今史學界的熱門程度。


作者在導論中明確指出,「在人類歷史上處於中心位置的,是各種相互交往的網路」。也就是說,作者把「網路」作為書寫全球歷史的一個核心概念,並用它作為統攝全書的解釋框架。在作者看來,網路「就是把人們彼此連接在一起的一系列的關係」,「塑造人類歷史的,正是這些信息、事物、發明的交換與傳播,以及人類對此所做出的各種反應」。


作者認為,語言的發展使人類遠古的祖先們通過相互之間的交談、信息和物品的交換,在狹小的群體中形成了社會,然後不同的群體之間通過暫時性和偶然性的交往,形成了一種非常鬆散、非常遙遠、非常古老的第一個世界性網路(the first worldwide web)。到距今12000年左右的時候,農業文明出現,各種新型的較為緊密的地方性和地域性網路形成,它們通常集中在適於定居生活的地區。大約在6000年以前,各地的城市發展起來,使那些地方性網路演變成了各種都市網路(metropolitanwebs)。大約在2000年前,各種小的都市網路逐漸合併,形成了最大的舊大陸網路體系(The Old World Web),它囊括了整個歐亞大陸和北非地區。地理大發現之後,世界上各個都市網路終於連接成了一個唯一的世界性(Cosmopolitan)的網路。從此之後,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越發成為整個全球性網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者認為,「這些相互交往和相互影響的人類網路的發展歷程則構成了人類歷史的總體框架」。


《麥克尼爾全球史》這部通史類著作無論是從謀篇布局,還是從解釋框架上,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傳統的世界史或文明史著作雖然也會講到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甚至文明之間的交流、互動和衝突,但要麼是各個國家、地區或者文明歷史的拼盤,要麼就是對重大歷史事件的鋪陳與描述。麥克尼爾父子的這部著作則徹底打破了傳統通史類著作的敘事模式,用世界上各種「網路」的形成與演變,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合作與競爭作為歷史發展的主線。書中不再見到世界主要文明和大國內部的歷史演進,也不再充斥著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取而代之的是貿易、交通、疾病傳播、物種交換、宗教擴散等能夠反映人類交往與互動的活動。這種真正從全球的視野來「鳥瞰」歷史的敘事方式,將給習慣於閱讀傳統世界通史類著作的中國讀者以極大的衝擊,使其能夠真正領略全球史研究方法的魅力。



約翰·R.麥克尼爾、威廉·H.麥克尼爾


《麥克尼爾全球史:從史前到21世紀的人類網路》


王晉新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與麥克尼爾父子相比,中國讀者更為熟知的一位全球史大家恐怕就是L.S.斯塔夫里阿諾斯(L.S.Stavrianos,1913-2004)了。他所撰寫的《全球通史》共出了七版,風靡全世界。該書在中國也被多次重譯、重印,不僅成為許多大學世界史課程的必讀書目,而且在普通公眾之中也擁有眾多讀者,許多國人就是通過這本書來認識外部世界的。今年,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另兩部全球史著作《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全球史綱:人類歷史的譜系》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使大家對他的全球史觀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


《全球分裂》書寫了一部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歷程的全球史。作者在該書的導言中對「第三世界」一詞做出了自己的界定,他更多的是從經濟的內涵上來使用這個概念的,主要指「那些在不平等的條件下參與最終形成全球性市場經濟的國家或地區」,包括「整個拉丁美洲,除南非以外的整個非洲,除日本、以色列以外的整個亞洲」。作者借用了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的經濟發展理論,認為第三世界國家處於外緣地區,它的經濟是宗主國經濟的附庸或補充,並且只能在這種依附和從屬關係所限定的範圍內起作用,這種經濟增長並不是真正的經濟發展。作者指出,第三世界是一組「佔據支配地位的宗主國中心與處於依附地位的外緣地區之間的一種不平等關係」。《全球分裂》一書的主體部分就是從全球史的視野來描述這種不平等關係的演進過程。第一個階段是1400年至1770年,宗主國中心是商業資本主義形態,通過特許狀和壟斷權對南北美洲進行殖民活動。第二個階段是1770年至1870年,宗主國中心演變為工業資本主義,主要通過國際自由貿易來佔領市場,不再熱衷於直接攫取殖民地。第三個階段是1870年至1914年,壟斷資本主義成為宗主國的主要經濟形態,宗主國之間的衝突和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導致了歐洲列強瓜分殖民地的狂潮,第三世界真正成為一個全球性體系。第四個階段是1914年至20世紀末,宗主國面對內部的矛盾衝突和第三世界的兩波革命浪潮,逐漸採取守勢,放棄了對世界性帝國的政治統治,轉而通過新殖民主義的方式保持對原殖民地領土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控制。


《全球分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系統論述第三世界歷史的通史類巨著。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沒有把目光僅僅局限在第三世界本身,而是通過把世界劃分成中心地區和外緣地區,並描述二者之間不平等關係的歷史來展開自己的論述。他的這部用全球史的視野來看待第三世界歷史的著作,還借鑒了相當多的社會科學的理論,比如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 1931- )和貢德·弗蘭克(Gunder Frank,1929-)的依附論、伊曼努爾·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的世界體系論等,擁有非常豐富的理論工具和解釋框架。此外,作者寫作本書的現實關懷也是具有全球性的。他認為第三世界的許多問題,比如失業、農民破產、貧困、政治犯、文化帝國主義等,在第一世界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二者的分界線在逐漸模糊,都將遵從全球性市場經濟的指令,因此所有人都需要有「一種共同的認識」。



L.S.斯塔夫里阿諾斯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


王紅生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全球史綱:人類歷史的譜系》原名《源自我們過去的生命線:新世界史》(Lifelines from Our Past: ANew World History),是斯塔夫里阿諾斯的收官之作,對作者自己多年來堅持的全球史觀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作者在全書的導言中回顧了自己從事歷史研究的心路歷程,指出自己研究歷史的目的「不是為了裝點文化,而是把它當作理解社會的工具」。面對二戰之後席捲全球的殖民地革命浪潮,他對長期統治美國學術界的西方中心論思想非常不滿,於是放棄了自己最為擅長的巴爾幹歷史研究,轉而開始探索世界歷史的教學與研究。在他看來,「世界歷史並非國別史或區域史的總和,而且也不能僅被視為國別史或區域史的總和,而是必須涵蓋包括世界歷史各個組成部分在內的一個全新的整體」。根據這樣一種歷史觀,作者認為一部世界歷史應當以人類社會的出現作為起點。他把整個人類歷史按照社會性質的不同分成三類:氏族社會(公元前3500年以前)、朝貢社會(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1500年)和資本主義社會(公元1500年至今),然後從生態、兩性關係、社會關係和戰爭這四個維度來分析上述三種社會制度。之所以選擇這四個維度,是因為「它們涵蓋了與當下直接相關的人類經歷當中最為廣泛的領域,從而可以將我們的過去與我們現在面臨的全球性危機最大限度地聯繫起來」。


《全球史綱》在結構和思路上都非常具有特色,不僅不同於傳統的世界史著作,甚至與作者的代表作《全球通史》也有很大的區別。斯塔夫里阿諾斯用極短的篇幅來概括全球歷史,大膽捨棄了相當多傳統通史著作中出現的重大事件與重大課題,而取捨的標準就是是否對人類當下的境況有啟發性的意義。《全球史綱》形成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對話,充滿了作者強烈的現實關懷。他認為每個時代的歷史敘述都要能夠反映那個時代的特定需要,回答時代提出的新的問題,都是一種「應時之作」,因為歷史學的功用不僅僅是羅列史實和積累史料,而是要積極地根據時代需要來闡釋歷史。在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的時代,作者認為必須要從一個新的全球視角,而不是西方中心的視角來觀察人類歷史,只有這樣才能反映時代的新情況和新需求。《全球史綱》集中呈現了作者多年從事全球史研究所形成的思考,是系統了解他的全球史觀的必讀之作。


L.S.斯塔夫里阿諾斯


《全球史綱:人類歷史的譜系》


張善鵬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二、聚焦某個主題、時段或年份的全球史著作


全球史作為一種全新的歷史撰述方式,不僅應用於貫通古今的通史類著作,也應用在一些集中探討某個主題、時段或年份的歷史著述中。


馬立博(Robert Marks)的《現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環境的述說,15-21世紀》從全球和環境的視角重新探討現代世界的起源,提供了一幅與「西方的興起」頗為不同的歷史畫面。傳統西方中心論的歷史解釋認為,歐洲人由於在文化價值、環境因素、技術因素、政治-軍事因素、人口因素等方面具有特殊性,率先實現了工業化,並且建立了民族國家,然後向世界其他地區擴散「現代性」。馬立博則對這種歷史解釋提出了質疑,認為它遮蔽了亞洲長期是世界中心的畫面,他所做的工作就是讓「原畫再現」。作者是從事中國環境史出身的學者,而且任教於美國南加利福尼亞惠蒂爾學院,深受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1958年-)、貢德·弗蘭克為代表的加州學派學術成果的影響,對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亞洲因素極為重視和關注,以此來平衡以歐洲為中心的歷史敘事。馬立博還以整個世界作為研究的單位,而不是具體的國家或區域,把像工業革命這樣的重大歷史事件放到全球的語境中進行考察,強調偶合(conjuncture)的重要性,即「世界不同地區因各自具體情況而發生的事件隨之產生了全球性的重要作用」。另外,作者非常強調環境因素對歷史發展的重要性,比如17世紀波及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小冰河期」導致的經濟危機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森林採伐對能源的消耗促使農業經濟向化石燃料工業經濟的轉化,20世紀人類製造出了超出限制的氮使世界人口猛增等。這些特點使《現代世界的起源》一書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成為一部挑戰「西方中心論」歷史敘事的力作。



馬立博


《現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環境的述說,15-21世紀》(第三版)


夏繼果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

在《現代世界的起源》第三版的序言中,馬立博特別提到了環境史學家約翰·R.麥克尼爾的著作《太陽底下的新鮮事:20世紀人與環境的全球互動》一書對他啟發很大,使其在敘述中融入了生態主題。研究環境的變遷以及人與環境互動的歷史,本身就是全球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尤其是隨著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困擾全球的難題,對全球環境史的研究成為史學界一個新的學術熱點。20世紀是地球環境變遷強度最高的一個世紀,而人為因素對環境變遷的影響又異乎尋常的大,因此作者就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這個充滿怪象的「揮霍世紀」,書寫了一部這個世紀的全球環境史。麥克尼爾在書中關注的重點是環境的變遷,尤其是由人類所造成的環境變遷。該書寫於21世紀初,在眾多回望20世紀歷史的著作中,麥克尼爾的環境史視角給讀者呈現了一幅非常不同的20世紀歷史圖景。他認為,環境變遷的「重要性甚至超越第二次世界大戰、共產主義運動、識字率上升、民主運動或女性解放運動」,「變遷的規模與強度之大,讓許多在過去千年僅限於地方性的問題,成了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作者在書的前半部分從岩石圈與土壤圈、大氣圈、水文圈、生物圈這四種地球的主要組成部分出發,細緻梳理了20世紀全球環境變遷的經過,然後在書的後半部分從人口與城市化,能源、科技與經濟學,以及觀念與政治這三個方面勾勒出20世紀環境變遷與人為因素的互動與關聯。這部全新的環境史著作完全突破了傳統歷史學著作的結構與思路,從全球的視野呈現20世紀人類與環境的複雜互動,使讀者對20世紀全球歷史的理解增加了非常重要的環境維度。



約翰·R.麥克尼爾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20世紀人與環境的全球互動》


李芬芳譯,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版


基斯·傑弗里(KeithJeffery, 1952-2016)的《1916:全球史》將關注的目光投向1916年這個一戰中的關鍵年份,書寫了這一年的全球戰爭史,是一部獨具特色的全球史著作。對於一戰的歷史,國際史學界傳統上持一種歐洲中心論的觀點,把關注的重點放在歐洲戰場和英德矛盾方面,認為這場大戰基本上是一場歐洲戰爭。2014年是一戰爆發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界出版了一大批紀念一戰的歷史著作,出現了一戰史研究的「全球轉向」。國內讀者較為熟悉的香港大學歷史系徐國琦教授近年來先後出版了《中國與大戰》《一戰中的華工》《亞洲與大戰》等國際史著作,強調中國與亞洲在一戰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這一史學潮流的重要代表。傑弗里的這部著作以「全球史」命名,表明它也深受這一學術轉向的影響,重視一戰的全球意義。作者在序言中指出,「我寫作這本書的目的是要將1916年各月所發生的標誌性事件作為一系列線索交織起來;通過這些線索,將戰爭經歷驚人的範圍性、多樣性和相關性一起表現出來」。傑弗里按照時間順序,利用大量的一手史料和研究著作,既講述了廣為人知的加里波利登陸戰、凡爾登戰役、伊松佐河戰役、日德蘭海戰、布魯西洛夫突破、索姆河戰役,也介紹了大家不那麼熟悉的都柏林復活節起義、俄屬中亞的叛亂、德屬東非的莫羅戈羅爭奪戰、東地中海與巴爾幹地區的戰鬥,還梳理了19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沙皇寵臣拉斯普京謀殺案等政治事件,範圍涵蓋了西歐、東歐、中亞、非洲、巴爾幹、中東、中國、印度、美國等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重要地區,內容包括了戰爭、起義、選舉和政變,真正從全球的角度立體地展現了1916年一戰的全貌。作者的這種撰述方式,本身就表明他認同一戰是一場全球戰爭,是真正的世界大戰。此外,作者也呼應了一戰史研究的「帝國轉向」,認為1916年是歐洲幾大帝國危機的開始,這一年發生的諸多事件最終導致了幾大帝國在戰後的崩潰,從而奠定了全球新的政治格局。



基斯·傑弗里


《1916:全球史》


徐添譯,海南出版社2017年版

三、具有全球史視野的專題性研究著作


全球史作為當今史學界一個重要的學術增長點,已經不僅是一種新的歷史編撰方式,而且成為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應用到具體的史學研究之中。近年來,一些專治中國史的學者紛紛開始嘗試使用全球史的研究視野和研究方法,產生了許多新穎的課題與領域。2017年出版了一批這樣的專題性研究著作。


李伯重(1949-)教授的《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是他在復旦大學「光華人文傑出學者講座」五講內容的基礎上寫作成書的。作者自己對該書的定位是,「這是一本體現國際學術新潮流、面向社會大眾的全球史研究著作」。他認為15-17世紀中期左右,中國和世界歷史出現了一個「大變局」,也就是經濟全球化大潮開始出現。這個早期的經濟全球化充斥著新型暴力和商業利益,作者形象地用「火槍和賬簿」來概括其特點,「其含義是這個時期蓬勃發展的國際貿易與暴力有著程度不等的聯繫。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各種利益主體在相互交往中往往運用暴力」。這一時期東亞地區之所以沒有建立穩定的秩序,而是受到「叢林法則」的支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明朝政府未能充分認清變化了的國際貿易新形勢,不僅沒有在建立東亞新秩序的過程中貢獻力量,反而應對不力,導致了王朝的滅亡。但作者並沒有孤立地對明朝政府進行簡單的指責,而是將視野擴展到全球來看待這一問題。作者發現,晚明中國沒有成功應對新的國際形勢並非偶然和個案,17世紀的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中國的危機其實是「17世紀總危機」的組成部分。在當時的歐洲和日本,政治、經濟、宗教、外交等各方面的危機集中爆發,少數國家如荷蘭、英國等成功度過了危機,逐步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而西班牙、葡萄牙等大多數國家都受到危機的沉重打擊,逐漸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作者沒有將視野局限在中國歷史本身,而是從經濟全球化和「17世紀總危機」的全球史角度,重新審視明清易代和中國近代為何落後於西方的傳統問題,提出了很多新穎而富有啟發性的見解,使相關領域的研究煥發了新的生機。



李伯重


《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三聯書店2017年版


蒙元史是中國史學科中非常特殊的一個研究領域,由於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大陸,對它的研究很難局限在中國本身,而必須具有跨國史和全球史的視野。近年來隨著「內亞視角」成為當下中國歷史研究的熱詞,學者們對蒙古帝國及其世界影響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梅天穆(Timothy May)教授的《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就是集中探討蒙古帝國的世界史意義這一重大問題的。他認為,蒙古帝國的征服通過軍事革新、國際貿易、世界宗教傳播以及技術和思想的擴散,對整個亞歐大陸產生了巨大影響,使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作者還指出,「蒙古時代在歷史上的確是一個關鍵的甚至是軸心的時代,在很多方面,它是前現代和現代之間的分界點」。與認為蒙古征服給歐亞大陸帶來的是落後和專制這樣的傳統負面觀點不同,梅天穆認為蒙古帝國不僅作為催化劑改變了歐亞大陸的政治版圖,而且通過「成吉思大交換」(Chinggis Exchange)在貿易、戰爭、行政、宗教、疾病、人口、文化等方面引發了歐亞大陸國家的顯著轉變,其影響力並不亞於被世人津津樂道的「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該書視野開闊,文字清晰流暢,並且參考了大量的國際最新學術成果,是一部用全球史研究方法進行蒙古帝國史研究的力作。與之相似,去年出版的日本學者杉山正明(1952-)的《蒙古顛覆世界史》也用全球史的視野審視蒙古帝國的意義,認為蒙古時代是世界史上游牧文明的頂點,而且它開啟了世界通往近代的大門,從而顛覆了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史敘述。



梅天穆

《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


馬曉林、求芝蓉譯,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7年版


留學史是全球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它通過考察留學生在域外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狀況,從而透視異質文化之間在學術傳統、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交流與碰撞,及其所引發的知識遷移與社會變遷。近年來,隨著留學國外日益大眾化和普及化,與中國的千家萬戶產生了密切的聯繫,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留學史的研究。美籍華裔女學者葉維麗(1950-)的《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1900-1927)》是以她在耶魯大學所做的博士論文為基礎改編成書的,今年出版的是該書中譯本的第二版。作者在書中並沒有從教育史的角度切入,把目光局限在留學生在美國大學的學習狀況,而是把研究的視野聚焦於留學生在美國成立的學生社團、留學生在美國的種族關係、女留學生在美國的境況、留學生的愛情生活、以及留學生在美國的體育生活和戲劇活動等,全景式地展現了留學生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作者的問題意識是關注20世紀的中國在西方影響下如何實現了跨文化的變革,特別是「現代性」是如何引入中國的。在作者看來,「現代性」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來體現的。1900-1927年留學美國的這批留學生並不是最早具有「現代思想」的中國人,但卻是第一代以「現代」方式來生活的中國人。他們在留學美國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美國開始嘗試現代的生活方式。當他們回國之後,在實現知識遷移的同時,也把作為生活方式的「現代性」帶回了國內。因此作者認為,「需要超越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局限,吸納更廣闊的社會史、生活史和文化史視角,這樣我們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這些『以中國的名義尋找現代之路』(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s name)的人——這些賦予現代性以日常生活內容的中國人——所起的歷史性作用」。



葉維麗


《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1900-1927)》(第二版)

周子平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外全球史 的精彩文章:

TAG:北外全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