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旅行也有著裝規定?

什麼?旅行也有著裝規定?

GIF

我相信對於多數人來講,

旅行中的dress code大抵都是衝鋒衣,防水褲,

雙肩包和好走路的球鞋。

我猜這一類主打「舒適」旅行著裝的

風靡大概根源自不論你去哪裡,

旅行本身就是一個踏出舒適區的冒險,

如果靈魂已經踏出舒適區了,

那麼最好身體還是躲在一個舒適的殼下吧。

GIF

不過,

對於同我一樣對「儀式感」有執念的旅行者來說,

恐怕這個code要複雜的多。

城市著裝指南

試問誰沒有經歷過落地東南亞的第一天就去購買一條民族圖騰的闊腿褲,離開倫敦的時候行李里多了一雙hunter,一件Barbour jacket呢?來到一個新的城市旅行,嘗遍當地美食,去地標性建築打卡都已經是老生常談,而穿著,卻很少旅行者顧及,如果有一個城市的個性,在城中人的穿著上彰顯得淋漓盡致,那一定是東京。

東京的天氣比我想像中要溫和,雖然下著細碎雪花,但是不同於家鄉的冷凍魔法攻擊,就算是露著大腿,也並非不可忍受。在抵達的第二天我就基本拋棄了原本打算好要穿的衣服,去丸井百貨緊急採購了襯衫,百褶裙,過膝襪與奶油色羊毛大衣,誓要與冬季東京街頭不畏嚴寒的女高中生們一爭高下。

其實東京的dress code要比女高中生複雜的多,細化到每一個區都不甚一樣。銀座是上層貴婦名媛的聚集地,頭髮要盤成一絲不苟的髮髻,搭配身價過十萬的定製和服才是地道穿法。

澀谷最費化妝品,假睫毛最好帶兩層,不過好處是在澀谷你怎麼穿都不會出格,可以盡情亂穿一氣。

我最喜歡的是表參道一帶,這裡有安藤忠雄設計的「表參道hills」,為了襯上表參道的藝術氣質,穿搭是要花費一番氣力的;下北澤是古著愛好者的天堂;在惠比壽外套絕不是拿來穿的,披在肩膀上才是真正dress like local,travel like local。

事實上,travel like local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旅行與生活的界限如今日漸模糊,用旅行的心態生活,和用生活的心態旅行不過是一體兩面,我從不認為,去一座城市,就穿成城中人那樣,是一位外來者希望fit in的嘗試,相反,這其實是這座城市與你產生共鳴的反映,亦是你將一座城市的生活細節融入自身血液的方式之一。

餐廳通關密碼

「Casual」、」Business Casual」、「Casual Elegant」、「Formal」、「Jacket Required」……如果你是一個長期出入高級餐廳的「米其林旅行者」,你一定不會對這些英文單詞感到陌生。

我最開始接觸到餐廳dress code是在香港,準確來說,是中環一個叫做「Foxglove」的bar,同行的朋友因為穿了涼鞋被西裝革履的doorman拒之門外,不得不爭分奪秒地在快要關門的zara買一對皮鞋作為這家酒吧的通關密碼。這家酒吧主打神秘,藏在寫字樓2樓還嫌不夠,硬是要像「王牌特工」一樣偽裝成一把雨傘店,某一扇陳列雨傘的櫥窗後面,才是它按照郵輪裝潢的真實「腹地」。

巴黎有間米其林兩星餐廳「L』Abeille」倒是如今高級餐廳dress code進化的風向標,它的官方網站上寫明dress code:chic。巴黎的一個chic字可大可小,對於法國人來說,如同奔赴時裝周般精心打扮是chic,頭髮亂糟糟粗針毛衣加瑪麗珍平底鞋都是chic,問過google之後,普遍的回答也是「穿什麼都可以啦」。

其實大部分高級餐廳或是酒吧對dress code如此嚴苛都是也都是因為三個字「儀式感」,而的確很多事情都是因為有了一些看似多餘的儀式才變的好玩。不過任何事情都容易過猶不及,旅行中我真正想要去打卡光顧的,是那些就算它准許客人穿著隨便舒適,也不會讓我覺得沒有格調的餐廳。畢竟一家好的餐廳,入門光顧的客人早就已經抱有敬畏之心,過分強調dress code,也不過是讓人質疑它們對於食物的用心。

我時常問自己旅行是為了什麼,我的旅行通常與其他人不同,喜歡的城市一去再去,非是要將自己在那裡摔打地好似半個當地人才肯罷休。對於我來說,旅行是與另一種文化的相遇相知甚至乎相愛,而時裝是文化,衣著是文化的外化表達,還有什麼比dress like local更容易去親近一種文化呢?

從最開始被旅行目的地不知不覺影響,

到現在會提前留心當地的衣著潮流,

穿衣服也變成了我旅行途中的一個新的體驗項目,

留言告訴我們旅行中最愛穿什麼?

我們將從中選取最佳留言送出新年好禮~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文章結束,精彩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者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旅行者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