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主婦

舌尖上的主婦

娜娜醬或許是我所見過最最用心的媽媽,憑一己之力在異國他鄉搞定兩個男寶寶。我們媽媽群里有問題都會第一時間呼喚她來解答。

因此特別跟她約了稿,向各位媽媽級少女們分享她的育兒心得。

這是第一篇。看了稿子後,我不得不感慨,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這句絕對是真理——哪怕這男人只有3歲。

作者:娜娜醬

坐標楓葉國,一個一拖二的少女。對,就是少女!

我一直認為,所有女性其實都是職場女性,只是崗位不同而已。我的崗位是全職主婦

度娘說「全職主婦,也稱為全職太太,是家庭的掌權者,全家的財務規劃、健康管理、子女教育、人際關係,都在其掌控之中妥帖運轉。」 咳咳,其實不就是一間房子四個人,所有事兒,無巨細,一肩挑嘛。

在不同的公司,同一個title的崗位職責描述都會有所差異。所以全職主婦這個崗位也因為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具體職責,無法面面俱到。

娜娜醬家的情況是一家四口,老公最丑一個美麗又能幹的少女我本人、一個風(qi)度(shi)翩(zhi)翩(zhang)的隊友老公、一個36月齡的哥哥和一個10月齡的弟弟。

從這個配置你就知道我最關鍵的崗位責任就必須是悲催的育兒了。

圖片來自網路

完全的一拖二已經快一年多了,忙忙碌碌不知不覺里一路進化到了基本可以從容面對的狀態。CCC找我約稿時,我想了半天都提不起筆。無他,只是育兒這個事兒方方面面實在太多!思來想去,我先說說我這個全職主婦的核心績效——吃,吧!

CCC美圖秀秀出品

把「吃」這個部分作為主婦們的核心績效指標,沒有人會反對吧?畢竟,在任何養育模式里,局外人一句嘖嘖的「哎呀,孩子怎麼這麼瘦啊」基本都可以讓主餵養人炸毛,並在心裡惡狠狠的回一句「什麼意思啊,是想說老娘沒喂好嗎」。

雖說大可不必那麼介懷,但「民以食為天」,尤其在孩子身體扎底子的時候,這個吃沒吃飽跟吃沒吃好也確實是全家最關心的事情。加之,一日三餐,中餐的製作過程又比較繁瑣,從定菜譜、選食材到洗切烹確實耗時,必然是每天工作的大頭。

我對這個部分就是兩個原則:

1

沒有任何人開小灶

2

常遵計劃、總能應急、接受意外

沒有任何人開小灶很容易理解,一家人吃飯,如果各個特殊,那主婦可真就成了煮婦,大量的時間都用來下廚了,這顯然不行。所以,在安排菜譜的時候,就是大人吃什麼小的吃什麼,不搞特殊化。

哥哥一歲半之前,我的做法是所有調料最後放,先給哥哥盛出一份,保證他不攝入不必要的鹽分,現在哥哥三歲,跟著大人吃已經完全沒有問題。

左邊是大人的,右邊是哥哥的。

而對於只有十個月的弟弟,輔食已經基本添加全面,且目前沒有任何過敏。所以,他的部分就是當日的菜譜中有什麼,切菜的時候,最後剩下一點兒,直接水煮後混合打蓉然後搭配一樣主食。比如某一天,大人吃滷肉飯,哥哥吃滷肉飯,弟弟就吃豬肉雞蛋菜心混合泥搭配大米粉。(泥沒圖啊。畢竟,就只是一堆泥啊。╮(╯╰)╭)

這個原則就保證了我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做好全家人的飯菜,把孩子脫離我看護的時間降到最低。

重點說說第二條原則——常遵計劃、總能應急跟接受意外。

相信不管是不是全職,如果你也是家裡的廚娘,你一定會無數次經歷「走進菜市場真不知道要買什麼啊」以及「打開冰箱才愣神吃點啥呢」等等場景。講真,眾口難調琢磨菜單本來就不容易,尤其有了娃,你更加關注搭配啊營養,如果每天現想,真的非常費時費神,還會遇到「切都切了發現缺一樣食材」的尷尬。

所以,我們要做好計劃。

首先要想好每頓的搭配。我基本就一葷一素打天下,用雞鴨魚肉蝦蛋搭配各類蔬菜及澱粉,滿足蛋白質脂肪碳水纖維餐餐都有的要求。

左上:紅燒排骨+蚝油豆腐+糙米飯

左下:香煎雞翅+胡蘿蔔絲兒蓋澆面+蘋果獼猴桃

右上:彩椒糖醋魚柳+白蘿蔔白菜春卷+蛋炒飯+葡萄

右中:鴨肉燒蘿蔔+米飯+雪梨小番茄

右下:炸魚排+番茄炒蛋+米飯

正餐或許比較複雜,耗時較多。那麼早餐我強烈建議一定要快手!快手!快手!

我基本是採取中西合璧。西式簡餐實在太省時了,如果娃喜歡那真是太棒了,三明治,漢堡都是蛋白質纖維跟碳水的完美組合,而且基本十五分鐘內都可以搞定,簡直完美,具體就不多說了,各大美食愛普應有盡有。

而中式的,我基本都是一個套路:。因為娃姥姥曾說,雞蛋有多好?雞蛋那原本是要長成一隻雞的呀!一條繩命呀你想想,那就是360度無死角的營養供給!好了,每天早餐必須吃一個。

這麼有理有據,讀書很多的我也不得不信啊,照辦!而做法嘛,當然也是必須在十五到二十分鐘可以搞定的路子,比如:水煮蛋、時蔬小鹹菜配粥,比如:蛋餅和蛋燒。煮蛋不說了,煮熟啊!說說蛋餅和蛋燒吧。

做法簡單到髮指卻營養全面:雞蛋跟麵粉打底,想要蛋餅就少蛋多面,想要蛋燒就多蛋少面,加入當日蔬菜,肉鬆肉碎,混合成能流動的糊糊,不粘鍋一點點油煎煎就好。

1 2

3

食材混合、攤平底鍋、切片上盤

面多的蛋餅

蛋多的蛋燒

千辛萬苦翻出了上面這些照片,有沒有刺激出你的靈感啊?

我的經驗是最好在每周的周末就把下一周的菜譜列好。因為是統籌安排,避免了某樣食材總是吃而某樣總忘記吃的問題,菜色也基本能做到一周不重複。

什麼?安排一周食譜想不出那麼多菜?

貼心的娜娜醬再安利一劑,下廚房是個好愛普啊,閑來沒事你就翻翻,選一些自己能搞定營養又均衡的菜譜隨時收藏並分類,做計劃的時候拿出來每一類選一種就是了,簡單高效啊。

像這樣

有計劃肯定就有意外,一拖二的配置,總會有不能按時做飯的時候,總會有不能在家裡吃飯的時候,而我們又希望娃還小的時候盡量減少外食。所以,有應急儲備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而我的小法寶有三樣:澆頭、高湯、餃子。

澆 頭

求學多年的你肯定吃了不少蓋澆飯蓋澆面吧?這個東西很適合帶出去外食,所以我把它作為可預知的意外的應急儲備。比如某天你要帶娃出門辦事,要下午較晚才能回家,你就可以做一份澆頭,帶一份,留一份在家裡備用。

由於不是做完即食比較建議使用肉類或蛋類,味道保持比較持久。而蔬菜類海鮮類燜久了營養和味道都會流失的比較厲害,不建議使用。

黃豆豬蹄土豆煲蓋飯

帶一份蓋澆飯出門,營養又好吃,娃吃得好,你辦事也不慌。如果是你饞了跟人約飯,食物又不適合娃的,帶份澆頭也很合適,只需要叫一碗米飯,就都可以愉快的吃飯啦。

而下午回家後,累成狗還要趕著去燒飯?那必須是拒絕的!一拖二出門,誰出誰知道啊。所以,拿出澆頭上鍋蒸,另起一灶煮碗清湯麵,十幾分鐘後

黃豆豬蹄土豆煲蓋面

同一份澆頭,不一樣的味道,娃的內心一定在想,似是相同又不同,麻麻的廚藝還真是出神入化啊。哈哈哈哈哈哈,就是這麼嘚瑟。

高 湯

反正你不定時一定會煮點雞湯魚湯排骨湯的吧。那麼做的時候多放碗水,多出來的那碗湯,你稍稍多加一丟丟鹽,放涼後密封袋封起來放進冷凍室,它就成為你堵車晚回家,娃鬧騰,身體不適等等反正你無法做飯時的應急利器了。跟外面那些味精調出來的妖艷貨色相當不一樣啊。

兩鍋同時起,一鍋把高湯塊丟進去,一鍋清湯麵,十幾分鐘後登登燈燈

點擊可查看大圖

不挑食材+變化多樣+營養豐富+快手,還有更適合救急的嗎?尤其是娃或者你身體不適的時候,可以什麼都不放,香蔥爆鍋煮麵添一勺濃湯,隨吃隨有易消化,還會從胃裡暖到心裡。

餃 子

祖先這發明也確實是牛逼的,小小一隻,肉菜面全有,水煮簡單又健康,冷凍又能保證久存口感不流失,想吃的時候多包出幾隻凍起來,就庫里有糧心裡不慌了嘛。

應急就是這樣啦,得提醒大家,應急包記得常常更換啊,不要丟進冰箱就忘記了,即使是速凍,時間太久也不好。我一般周末會清空一次,沒吃完的就周末吃掉,再補充新鮮的備用。

最後這個接受意外意思就很淺顯了。就是計劃也循了,應急也應了,還是失控,那就要放輕鬆,愉快的情緒比一頓飯重要的多不是嗎?

比如,就是那麼手殘給兒子做咖喱飯竟然放了辣咖喱,辣的他嘰哇亂叫實在無法下咽,而我也十分不想另起爐灶再見炊煙了,果斷出門右拐Costco吧,當然只要外食,娃一定會吵著喝飲料等等的,那就just take it easy啊,一杯可樂毀不掉你一天天精心的照料啊。

一個四口之家的家庭主婦的飲食績效就彙報到這裡了。希望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靈感!

其實我覺得在照顧小朋友飲食這個問題上,「吃什麼」並不難,難的是怎麼讓小朋友「好好吃」——要不要喂飯?怎麼喂?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娃自己吃飯?摔盆砸碗怎麼辦?湯水灑一身怎麼辦?

那麼,下一期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吧~

-END-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C的健身房 的精彩文章:

TAG:CCC的健身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