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心」出發,奮勇前行

從「心」出發,奮勇前行

「等忙完這陣,我請你們吃串串哈」,聽見護士長黃伶智下班時在給護士姐妹們聊天。「黃老師,我馬上就要出科了,我能吃串串嗎?······」「歡迎歡迎,常回家來哈!」

時光飛逝,轉眼我的第一輪輪科學習就要結束了。即將離開溫馨的「家」,離開「家人」,心中有諸多不舍。回想起自己從一個懵懵懂懂的護生成長為即將獨當一面的護士,我非常感激心血管內科四病區護理團隊給我的點點啟發。

·啟發一:條理化的邏輯思維

猶記得輪科2周時,護士長與我的那次溝通,黃老師詢問我關於各個排班的工作流程。我大致按照時間順序說了一些日常操作,又多次補充,因為老是遺漏了重要的內容。黃老師認真地聽了我的回答,若有所思地說,「基本流程掌握還是不錯的,但總是遺忘一些比較重要的內容,如果單獨上班,下班後才想起某些工作沒有完成,會給患者、給同事、也給自己帶來諸多麻煩,有什麼辦法讓某個班次的流程」像早上起來洗臉、刷牙、梳頭等一樣自然流暢地進行呢?」·····通過這次溝通,我學會了條理化邏輯思維,比如,記憶某疾病護理常規,黃老師就教我按照基礎護理、藥物治療、病情觀察、健康宣教等方面去梳理。接下來幾天在工作中應用,果然小有心得。

啟發二:儀式感的健康教育

在一次月質量討論分析會上,有責任護士為健康教育效果而苦惱,明明給病人做了不止一次的健康教育,但是護士長一檢查,患者說:這個責任護士沒告訴我,我不知道」。負責健康教育效果督查的魯冰花老師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其實健康教育也不例外」。比如防跌倒的宣教,當你籠統地說,「奶奶,您起床、走路時動作要慢點啦,要穿防滑的鞋子,晚上睡覺要把床欄拉起」,病人雖然能感覺到護士的關心,但也許並不知道這些是「預防跌倒」的措施,所以潛意識裡不會引起重視。但是,你如果說,奶奶,您視力不太好,血壓高,這些都是容易跌倒的危險因素,現在我告訴你幾點預防跌倒的措施,第一···、第二···、第三···,現在請你告訴我,哪些措施能將跌倒風險降至最低,好嗎?」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儀式化的「回授」技巧,患者掌握知識就妥妥的啦。

啟發三:帶著好奇和思考工作

在一次晨會上,黃老師提問「昨天晚上39床李某,發作室速,心律達到150次/分,為何醫生沒有給予任何藥物治療?」我的心理一驚:剛才交班時我怎麼沒有思考這個問題?我悄悄地看著實習同學,又看看和我一起輪科的護士,從面部表情判斷,她們也渴望有老師好好講解······總帶教鄭玲英老師回答了該問題;黃老師總結時說:上班的時候一定要帶著好奇,帶著思考工作,一名專科護士,如果只是機械地執行醫囑,會少了很多成長的機會和樂趣。

一轉眼,在心血管內科輪科已近四月,我逐漸地養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當我把這些運用到與同事的溝通時,我因為溝通變得流暢而感到舒心;運用到我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時,我因為患者能記住我說的內容而感到欣慰;運用到自己的獨立工作中,我會因為自己在工作中的每一次發現、思考、突破而開心;我從彭琳、李枝、謝慧珊、黃心怡老師身上學會了溫柔體貼;從李妍、潘晶、薛雅琴身上綻放熱情活潑;從彭燦、馮韶老師、鄧燕秋、肖桂英老師身上體會嚴謹細緻;當然,還有阮葉、陳思思老師的知性大方......很感謝能在我職業生涯的第一站遇到你們---心血管內科四病區的老師們,謝謝你們教會我從「心」出發,不斷前行!

作者:輪科護士向彥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夢雅苑 的精彩文章:

TAG:護夢雅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