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8年八大存儲廠商如何應對業界挑戰?

2018年八大存儲廠商如何應對業界挑戰?

2018年所有主要的存儲廠商都面臨三大挑戰:提供更快數據訪問的新技術,旨在圍繞他們自己打造一個商用抽象層的數據管理提供商,以及想要排擠出這些存儲廠商的公有雲和公有雲垂直堆棧提供商。

讓我們來看看這8家主要的存儲廠商——Dell Technologies、HPE、Huawei、IBM、NetApp、Nutanix、Pure Storage、Hitachi Vantara,此外還有初創公司Kaminario以及Infinidat。

新技術包括具有高速網路存儲訪問的NVMe over Fabrics、存儲級內存(SCM)、QLC快閃記憶體。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被幾乎所廠商用來改善存儲產品管理,但是ReduxIO、WekaIO和StorageOne等初創公司的存儲訪問堆棧重寫還很新鮮,以至於還沒有重要的、關於得到市場接受的信息,讓我們了解它的重要性如何。

商品化抽象層提供商以主數據的形式覆蓋所有存儲,或者Cohesity、Actifio等廠商覆蓋的二級存儲,以及二級存儲保護和治理等,像Druva、Rubrik和Veeam這樣的初創公司。他們的噱頭是,你是用他們的產品來優化存儲,必然結果就是存儲系統成為一個商品化的、更低的堆棧組件。

容器化也在影響著存儲使用的方式,但是還不清楚總體效果如何,所以我們這裡先忽略這項技術。

廣泛地說,共享的外部陣列存儲正在收到Server SAN/超融合基礎設施(HCI)系統的挑戰,性能密集型的邊緣案例(如HPE和橫向擴展文件存儲)受到HCI的衝擊要小一些。

如何評價這幾家主要的存儲提供商?

Dell Technologies

Dell Technologies在這三大趨勢下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因為它有自己的HCI和垂直堆棧產品。的確,Dell Technologies正在大力推動HCI,並且有構建在HCI之上的垂直堆棧產品,此外在橫向擴展文件存儲領域還有Isilon。

不太容易競爭的領域是數據管理。戴爾的競爭似乎並沒有讓Actifio、Cohesity、Druva、Rubrik和Veeam的增長率減少。

由於擁有了DSSD的經驗(NVMe over Fabrics),所以Dell在這個上面提及的新技術領域有所涉足,此外伺服器業務也讓戴爾比較了解存儲級內存理念。Dell的XtremIO還可以加快SCM和QLC快閃記憶體的發展速度,因為對於這些技術的提供商來說Dell是一個重要的潛在OEM渠道。

對戴爾來說挑戰可能是在垂直堆棧領域。Dell EMC的Chad Sakac認為,缺乏垂直堆棧戰略的提供商可能面臨著行業整合,正如SDN和HCI領域發生的那樣。

HPE

HEP因為Machine研究項目以及表現突出的伺服器業務,所以也非常了解SCM技術。HPE在去年收購了SimpliVity,在HCI領域也很活躍。此外HPE還在2017年將Nimble的存儲陣列產品收入囊中,提供了一個3PAR的替代選擇,可以說是業界最好的陣列管理技術Infosight也被擴展到3PAR中。

HPE表示,HCI是實現完全可組合式基礎設施這條路上的一個停靠點,在Synergy產品線中有很好的定位。其理念是,垂直堆棧上層應用部分運行在硬體和系統軟體組件上,並從公共資源池中進行動態編排和實例化。

每個堆棧不是由單獨定義和集成的組件集構建而成。HPE提出,你可以通過HPE的組合式基礎設施打破虛擬孤島。

華為

不斷崛起的中國巨頭華為採取了不同的方式,提供更快速的數據訪問陣列,基於硬體加速和NVMe over Fabrics和存儲級內存。如果這能取得成果的話,華為可能會擁有更高速的存儲陣列,和更強大的HCI產品。

我們的看法是,華為與數據管理軟體公司的合作的機會,應該積極主動一些。

不過,華為在公有雲領域比除了IBM之外的其他存儲廠商更為積極,後者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雲服務。

華為正在構建自己的公有雲,並利用區域電信合作夥伴管理來實現這一點。

IBM

在多年下滑之後,IBM終於在2017年實現了存儲業務的增長,這主要是受到了快閃記憶體陣列硬體增長的推動。IBM將NVMe over Fabrics融入它的POWER伺服器系統,此外還通過與Nutanix達成協議涉足HCI領域。

FlashSystem 900全快閃記憶體陣列也涉及採用NVMe over Fabrics。IBM將其POWER伺服器產品線與中間件捆綁,打造的垂直堆棧後端可連接到IBM的公有雲。這應該會吸引來那些沒有固定在x86伺服器上的客戶。

與華為一樣,IBM似乎對於數據管理新興廠商的崛起也沒有做出太大的反應。我們推測2018年這方面可能會進行一次收購,讓IBM能夠在數據管理方面拿出一個例子,相當於Diligent、XIV或者Storwize那樣的收購。

NetApp

進入2018年的NetApp競爭力要比過去幾年強很多。NetApp通過支持SolidFire的產品涉足Server SAN/HCI領域,NVMe和SCM技術領域也有很好的涉及。

整個Data Fabric架構有很好的針對公有雲的定位,2017年微軟Azure ONTAP也贏得了驚人的成績。

我們想知道NetApp是否會在2018年推出一款可調度ONTAP、SolidFire、StorageGRID和E系列陣列的Data Fabric產品,並提供某種全面管理功能。

Nutanix

Nutanix已經走在了HCI提供商的前列,並且正在迅速轉型成為一家垂直堆棧提供商。Dell EMC預期著憑藉自己的HCI產品——ScaleiO、VxRail和VxRack——趕超Nutanix。

Dell EMC融合平台和解決方案總裁Chad Sakac表示:「VxRail和vSAN不僅有更多的客戶,更多的收入,而且增長率也是第二名、第三名廠商的很多倍。最近,我們實現了VxRail同比149%的增長,以及VMware vSAN同比180%的增長。」

「這看起來像是一場齊頭並進的比賽——以Dell EMC和VMware為動力的HCI領跑,我們合作夥伴Nutanix很接近,其他人則在其他的陣營。」

Dell EMC是否會在2018年底憑藉ScaleIO/VxRail/VxRack產品趕超Nutanix,而且Nutanix仍然會強勁增長(只是增幅不如Dell EMC那麼大),把其他HCI提供商如HPE、思科也許還有NetApp遠遠甩在身後。

值得注意的是,Nutanix正在轉型成為一家軟體提供商,讓自己直接遠離了NVMe和SCM等硬體技術,未來Nutanix將依賴硬體合作夥伴來做硬體方面的事情。

Pure Storage

Pure Storage是一家共享的、全快閃記憶體的、外部陣列提供商,沒有涉足HCI領域。但是Pure Storage確實在積極推動NVMe over Fabrics,並任命了新的CEO。FlashBlade的開發中可能會很好地採用QLC快閃記憶體,如果以可用晶元形式出現的話。

Pure Storage沒有直接涉足數據管理軟體領域,但是它在數據管理方面有合作夥伴例如Cohesity。

Pure Storage基本上是一家擁有雙產品的野心勃勃的公司。如果它也開始HCI的研究項目,我們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Hitachi Vantara

去年,HDS回歸整個日立公司,與Pentaho和另一部門合併,成為專註於物聯網和分析的Hitachi Vantara公司。

物聯網這股熱潮可能會加速Hitachi Vantara存儲產品的銷售,同樣地,因為存儲只是物聯網邊緣系統很小的一部分,而且Hitachi Vantara並沒有將大部分存儲轉向物聯網核心數據中心,所以這部分也可能會放緩。

我們靜觀其變。

Infinidat

Infinidat正在通過內存緩存、軟體、磁碟驅動器容量存儲涉足本地高端陣列領域。

Infinidat沒有HCI或者全快閃記憶體產品,也沒有涉足數據管理。

所育這些可能會有所改變。如果帶有企業級可靠性的QLC快閃記憶體驅動器出現,Infinidat可能就將其作為一個存儲層。

HPE也可能會發現高端戰略有漏洞,XP(OEM自日立)以及3PAR系統不適合未來發展,尋求收購更好的技術。除了Infinidat,還有誰更合適的呢?

未來12個月對於Infinidat將是值得期待的。

Kaminario

Kaminario在NVMe驅動器和框架方面有很好的舉措。Kaminario是一家共享外部存儲快閃記憶體陣列提供商,並不涉足HCI或者Server SAN領域,也沒有一款垂直堆棧產品,也沒有公有雲戰略。

同時Kaminario也在這個不斷下滑和整合的市場中面臨嚴峻的競爭形勢。

類似的存儲初創公司例如Nimble和Tegile,都已經投入了大廠商的懷抱。Tintri還在掙扎。新進的初創公司例如Apeiron、E8、Excelero、WekaIO等公司也在和Kaminario展開競爭,它必須證明自己可以超過這些公司成為像Pure Storage和Nutanix那樣的獨立廠商。

Kaminario的NVMe技術看起來獨特而實際,並且得到了充足的資金可以進一步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