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赤壁之戰三大關鍵人物,其中一人是曹操手下卻坑了他兩次

赤壁之戰三大關鍵人物,其中一人是曹操手下卻坑了他兩次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關鍵戰役之一,戰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後意氣風發南下牧馬,兵鋒所指,荊州劉琮投降。孫權和劉備雖然聯盟,但是實力和強大的曹操相比差距很大,一場大戰之後結局卻是出人意料,曹操大敗倉皇北遁,不僅喪失了統一南北的最好機會,還使得劉備亂中取勝一舉得到荊南四郡,進而以此為跳板拿下西川,孫權則是穩固了江東基業,從此天下三分。

赤壁之戰,孫劉獲勝曹操敗北的原因很多,這個今天不做詳細分析,只說在此戰役中的三個關鍵人物,沒有這三個人周瑜的計策就不能成功,曹操也就不會三番兩次被周瑜坑,被自己人坑,從而一次次做出錯誤的判斷,使得勝利的天平慢慢的傾向周瑜,最終導致大敗。

我們先來梳理下赤壁之戰的大概脈絡和經過:曹操大軍壓境--孫劉聯手抗曹,周瑜是總指揮--曹操北軍不習水性,曹操任命原荊州水軍大將蔡瑁張允出任水軍都督--蔡張二人熟悉水戰,周瑜忌憚--蔣干過江探江東虛實尋機勸降周瑜,反被周瑜設計,蔣干中計偷得蔡瑁張允通敵的假書信返回曹軍大營--曹操中計殺了蔡張二人,周瑜大喜--黃蓋獻計火攻曹軍,但需要有能放火之人,於是黃蓋獻計詐降曹操--周瑜施苦肉計打黃蓋,曹操中計,相信黃蓋是真降--雖然黃蓋詐降成功,但是如果曹操水軍船隻不是連在一起而是散布江中,火攻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周瑜空有連環幾次卻苦於無法實施--蔣干意圖將功補過再赴江東,周瑜等人張網以待,蔣干再次中計把龐統帶回了曹操大營--龐統連環計,曹操再次中計把大船連在一起,程昱荀攸提醒曹操,曹操自信沒聽從勸告。自此,周瑜大事成矣。

從以上可以看出,赤壁之戰有三個人物非常關鍵,說是左右了戰役的結果也不為過,這三個人就是蔣干,黃蓋和龐統。

先說蔣干,他是曹操的幕僚,和周瑜是舊相識。他是三人中最關鍵人物,沒有他的兩次江東之行,周瑜的反間計不會成功,反間計不成功,蔡瑁和張允安然無恙,兩人久居荊州對水戰很在行,訓練出的水師戰力不在江東之下,這是其一;其二,有他們兩人在,龐統的連環計也不可能成功,曹操之所以把大船連在一起不怕火攻,就是因為以曹操的經驗冬天不會有東南風,可惜曹操忘了他那是在北方,在南方就難說了,蔡張兩人對水戰既然在行,也一定知道赤壁冬天會不會有東南風,有他們在一旁提醒,加上荀攸和程昱,曹操肯定不會再干把船連在一起的蠢事。

同樣的,沒有蔣乾的第二次江東之行,龐統也沒機會見到曹操,你想如果是龐統貿然主動去找曹操,以曹操生性多疑的性子肯定會懷疑,那事情就黃了,現在是曹操的自己人蔣干偷偷的在江東眼皮底下把龐統帶過來就不一樣了。曹操可憐啊,被自己的手下連續坑了兩次,說到底還是曹操自己得意忘形了。

再說龐統。如前所述,不管是周瑜借蔣干之手除去蔡瑁和張允這兩個心腹之患,還是後面苦肉計黃蓋詐降,如果沒有龐統忽悠曹操的連環計,把大船連在一起,「大江面上,一船著火,余船四散」,火勢再大也起不了大作用,曹操把把大船連在一起相當於是作繭自縛。龐統獻的連環計給整個計劃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

最後說黃蓋。周瑜的計劃堪稱完美,一環扣一環,先除蔡瑁張允,再使曹操作繭自縛把大船連在一起,現在只差一個放火之人,這個人就由第三個關鍵人物黃蓋完成。可是要接近曹操放火也不容易,於是兩人實施苦肉計:周瑜打黃蓋,五十大板那是真打,打完之後黃蓋就有了充足的借口詐降曹操。在取得曹操的信任之後,周瑜以黃蓋為先鋒,輕舟突進,終於一把大火把曹操大軍燒死燒傷大半,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大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