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文帝:你懂個屁 殺檀道濟是自毀長城 不殺就改朝換代

宋文帝:你懂個屁 殺檀道濟是自毀長城 不殺就改朝換代

中國一部史書,寫滿了權謀詐術。

人性的陰暗面在歷史進程中堂而皇之地記錄下來。

許多國之干城常毀在自家人手上,留下無數讓人扼腕嘆息的冤案。

南北朝時期,北方是強大的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帝國,南方是劉裕代東晉建立的劉宋帝國。

宋之大將檀道濟,一個身經百戰,寫下《三十六計》的名將,被皇帝賜死時,憤怒地把帽子摔在地上,兩眼冒火罵道:「你們這是自毀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代表一人抵一國的將軍,就是始於檀道濟。

01、征討四方

檀道濟是山東高平人。

早年和兄弟幾個一起加入了劉裕的隊伍,成為淝水之戰名聞天下的東晉北府軍成員。

英勇善戰,勇冠三軍,是劉裕手下的得力幹將之一。

在征戰四方,消滅東晉後期的幾次軍閥內亂漸顯軍事才華,劉裕非常賞識。

提拔為冠軍將軍,隨劉裕北伐後秦。

東晉義熙十二年,掌握了東晉實際大權的劉裕北伐。

檀道濟擔任先鋒,一路高歌猛進,連克許昌、成皋、洛陽,俘獲後秦大將姚坦、姚洗等。

拿下洛陽,投降的後秦軍士有四千多人,不少軍官建議,殺了這些人砍下人頭堆成大錐體,以耀軍威。

所謂築「京觀」。

檀道濟說:「弔民伐罪,就在今日。」

我們今天是來推翻暴政,解放人民,怎麼能亂殺人?

下令把俘虜全被釋放。這一招大得人心,胡漢軍民相聚來降。

檀道濟繼續進兵,向西攻進潼關,配合友軍一起拿下長安。

後秦滅亡。

在討伐後秦的戰爭中,檀道濟表現了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屢戰屢勝,戰功赫赫。

難得的是拿下洛陽對軍民的安撫工作,表現的與五胡亂華以來以殺人樹威的血腥政策完全相左,深得百姓擁戴。

到後秦滅亡,檀道濟已經成為海內聞名的時代名將。

02、顧命大臣

沒多久,劉裕回到東南,接受晉帝的「禪讓」稱帝,國號為宋。

檀道濟成為劉宋的開國功勛大臣。

其時北魏也日漸強大,檀道濟任鎮北將軍,駐軍在淮南邊疆,屢與北魏交戰,多有勝績。

劉裕稱帝後沒幾年就死了。

太子劉義符繼承帝位。

以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四人為顧命大臣。

熟悉歷史影視劇的都知道,這顧命大臣權傾一時,威風八面。

但是反面就是暗藏殺機、危險重重。

一不小心就是人頭落地的營生,不是政治高手是不能勝任這種生涯的。

劉義符是劉裕四十歲才生的第一個男孩,寵愛萬分,長成一個超級玩主,身邊是一大群精於遊戲的馬屁精,什麼是一線潮流,劉義符就是弄潮兒。

謝晦曾委婉地對劉裕說:「陛下您年紀大了,是不是要想一下,要是有個萬一。國家大事,託付的人擔當的起嗎?」

劉裕明白人,就問你去看一下老二怎麼樣?謝晦去和老二劉義真聊了半天,回來說:「這個德行輕於才能,不是人主器度。」

劉義真到外地任南豫州刺史。

劉義符當了皇帝,更是無法無天,還在老爸的孝期,就吃喝玩樂,遊戲無度。

徐羨之、謝晦、傅亮等人有心廢除這個皇帝,按順序就要立劉義真為帝。

但劉義真本來就與幾個顧命大臣不和,在外地又隨性生活,和一批文人在一起,生活放任。

所以徐、謝、傅等人先借皇命把劉義真貶為平民。

在此過程中,三人多次和統兵在外的檀道濟商議,檀道濟一直反對貶劉義真,但沒效果。

要廢劉義符這個皇帝,三人還是知道檀道濟在軍隊中的巨大聲望,就把他召了回來,告訴他要採取的行動。

將廢除劉義符的皇位,讓劉裕的第三子劉義隆繼位。

看來大家都是對劉義符失望透頂,檀道濟也同意了,或許還有脅迫之意吧!當晚謝晦請檀道濟在家裡睡覺,謝晦烙燒餅,怎麼也睡不著。檀道濟放倒床上,鼾聲如雷,睡得那叫踏實。

謝晦大為驚嘆佩服檀大將軍的心胸肚量。

三、政治漩渦

劉義符在宮裡擺個市場,親自買賣。

喝酒開船歌舞達旦。

累了就於泊在天淵池的龍舟里睡覺。

第二天檀道濟帶兵在前,徐羨之等人隨即跟上,一路上的宮中宿衛都已被告知,無人敢動。

軍士衝上龍舟,殺了倆個內侍,把醉眼惺忪的皇帝扶下船,收了印授,別過群臣,「護送」到原來的太子宮。

檀道濟專守皇宮。

徐羨之等人派人把劉義符送到外地,又派人殺了劉義符和劉義真。

去迎接劉義隆的是傅亮,劉義隆接見了他,問起兩個哥哥是怎麼死的,放聲大哭。

傅亮嚇得汗流浹背講不出話來。

劉義隆一路到京城全部用自己當王爺時的舊部為宿衛。

到了京城,繼承皇位,史稱宋文帝。

徐羨之問傅亮:新皇帝怎麼樣?

傅亮說是晉朝司馬師司馬昭一樣的人物。

徐羨之說,他一定了解我們的赤膽忠心。

傅亮說,那可不一定。

他們又用謝晦為荊州刺史為外援,鞏固地位。

用明眼人的話是:你們幾個為了國家,廢除昏君,重立新人。好像沒錯。可你們殺了人家兩個哥哥,位高權重,想全身而退那是不容易。一年多後,宋文帝果然動手,抓住徐羨之、傅亮殺了。對自己的親信們說:檀道濟只是脅從,廢立都不是他的主意,殺我哥哥又和他無關。我好話安慰他,一定為我效力。

當然檀道濟的軍事才能是劉老三要用他的原因。

而檀道濟自然是為皇帝為國家從力的,挂帥征荊州討伐謝晦。

檀道濟太了解謝晦了,北伐十條計,九條是他出的,是個智者。

但戰場上刀兵相見,沒有實戰過的謝晦根本不行。

謝晦在荊州出兵,以為檀道濟也被殺了,不料是老檀帶兵前來,一下子沒了鬥志,軍隊潰散。

謝晦被抓,斬殺。

四、唱籌量沙

宋文帝元嘉七年,宋軍北伐。

檀道濟二十幾天三十幾戰,連連獲勝,威震敵膽。

但另幾路到彥之等戰敗,北魏軍趁著冬天黃河結冰,大舉反攻。

檀道濟的糧草運輸等被切斷,宋軍糧食即將告罄,往後撤退。

有投降北魏的士兵告敵情況,魏軍追上來,迫近宋軍,宋軍人心惶惶,有潰敗危險。

危難時刻,方顯檀道濟英雄本色。

他乘夜色堆起一座沙山,把最後少量的米蓋在上面,命令管糧士兵清點糧食。一邊士兵在用斗量米,一邊士兵拿著竹籌大聲計數。

到天亮,北魏探馬看到宋軍還有這麼多糧食啊!投降的傢伙胡說,殺了!

北魏軍漸漸圍攏來,檀道濟讓將士們頂盔貫甲,嚴陣以待。

自己穿著醒目坐在車上,軍隊列隊穩穩出行。

魏軍久與檀道濟交手,都知道他的了得。

見又有糧食,又如此從容,都不敢逼近,就這樣讓檀道濟全軍而還。

這種在大敗戰的不利情況下,帶著大部隊安全撤退,虎口逃生的本事,的確讓人嘆為神來之筆。

五、蒙冤而死

檀道濟以實戰為藍本總結的《三十六計》,為一流的軍事教科書。

多年在軍隊中的優異戰績,讓他在軍中朝中聲望日隆,他的幾個兒子也很能幹,心腹戰將薛肜、高進之英勇無比,號稱當時的關羽張飛。

宋文帝和當朝的重臣都猜疑,有人說:「誰知道是不是另一個司馬懿呢?」

宋文帝身體不好,常有病危通知書的意思。

他的幾個心腹都擔心文帝一死,沒人制的住檀道濟。

老是叫皇帝殺了檀將軍。

終於一次發病後,下決心殺。

檀道濟的妻子說:「咱們家功勞太大了。沒事叫你看來禍事來了。」

胸懷寬廣的檀道濟說:「我為國家出力有什麼禍事?」

皇帝把他召到京城,下獄,找了個罪名,殺了他和他的幾個兒子並薛肜、高進之等猛將。

萬里長城又一次讓自己人給推倒了。

據說當天建業地震,滿地長出白毛。

兒歌唱道:「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

多年的交戰,北魏軍非常忌憚檀道濟,甚至用他的畫像驅鬼。

得知檀道濟遇害,彈冠相慶:「道濟死嘍!那些江南小兒還有什麼可以害怕的?」

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又一次上演。

元嘉二十七年,北魏鐵騎直達長江北岸,飲馬瓜州。

宋文帝登上石頭城,看到北騎馳騁,長嘆道:「如果檀道濟還在,他們怎麼會來這兒?」

老王:你也知道有今天啊!

宋文帝:你懂個屁,殺了檀道濟是自毀長城,不殺檀道濟是改朝換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如來不惜賠上身家性命 也要換個身份去殺死唐僧心上人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