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抑鬱症:如果痛苦的話,就不要努力了吧
「抑鬱症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感冒,誰都有可能會得。」這是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中,醫師給診斷為抑鬱症的男主說的話。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抑鬱症將在2020 年成為全球最為流行的疾病之一。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數據顯示,到2012 年,中國有病例記錄的抑鬱症患者已超過3000 萬,實際患者更多,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抑鬱症的病因不清楚,發病機制複雜。在現有關於抑鬱症的研究中,對於「抑鬱症如何產生」這一問題的探討主要集中在醫學和心理學領域,認為抑鬱症的發病與外在壓力所引發的大腦病變、遺傳基因及荷爾蒙的改變、性格等因素有關。
但抑鬱症成為現代社會的流行病之一,必然在背後有其深刻的社會大環境因素。全球化使資本在WTO 架構下可跨境流動進行全球布局,各國貿易往來頻繁,人們的時空感受發生了巨大轉變。這種轉變體現在每一個個體身上的流動遷徙頻繁,工作生活不確定感和時間效率化下的焦慮等,社會環境在過分強調競爭力和發展積極性的同時,被隱性化的悲觀和厭世最終可能導致抑鬱症等各類問題。
抑鬱癥狀為心境障礙的一種臨床癥狀。即抑鬱症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維遲緩、認知功能損害、意志活動減退和軀體癥狀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類心境障礙。
「有時就是沒有什麼源頭,每一分鐘卻讓人喘不過氣來,一句些許安慰就像救命稻草讓人一樣瞬間崩潰。」知乎上一位抑鬱症患者如是說。
抑鬱症的典型癥狀可以概括如下:
1. 持續情緒低落抑鬱兩周以上,喪失愉悅和快感;
2. 生活狀態表現為興趣喪失、嗜睡或睡眠障礙、食慾減退、思維遲鈍、意志活動減退,甚至生活無法自理;
4. 精神狀態表現為否定自己所有的能力和價值、急切地想被認同和被需要、對生活毫無留戀、悲觀、痛苦、絕望,有強烈的自殺傾向。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抑鬱的情緒,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體驗抑鬱症的痛苦。抑鬱症在發病初期常常被誤認為只是情緒不好,家人和朋友也多以勸誡為主。但這個階段抑鬱症患者表現出來的急切地想被認同和被需要,正是在向外界求救的表現,他們已經無法自我緩解和自我調節,他們迫切地需要通過小有的被需要感來獲得快樂和自信,如果沒有得到,他們會加速自我的否定,走向絕望自殺的道路。
「像是冰冷的雪一片片降落,掉在樹枝上,厚厚累積到了某個點,樹枝沒有徵兆咔擦斷了。」有人這樣形容抑鬱症的到來。
對於抑鬱症的治療,中醫和西醫各有不同的方法。西醫藥在治療抑鬱症中抗精神抑鬱方面有其優勢,藥物治療是中度以上抑鬱發作的主要治療措施,配合心理治療以達到逐步緩解的目的。中醫藥的辨證論治具有獨到的優勢,中醫治療抑鬱症是從不同個體四診收集癥狀和體征等資料,通過綜合分析,辨證論治,改善抑鬱症患者的軀體癥狀,兼顧調理患者的體質。
對抑鬱症患者來說,來自於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活下去的意念,情感的鏈接就像是最後的救命稻草。但或許更多的時候,抑鬱症患病的原因就來自於與家人朋友情感的缺失。也正因如此,抑鬱症自殺成功率一直居高不下。
「無論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是能夠以最真實地生存著的自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的,他們的生活姿態本身,就應當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如果痛苦的話,就別努力了,保持平常心就好。」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里這些話雖沒有提供治療方法,但卻希望有治癒的力量。
這個世界,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贖。
本文刊登於《中南藥學·用藥與健康》2017年第12期,歡迎各位訂閱。
《中南藥學·用藥與健康》雜誌征訂方式
定價:15 元 / 期,訂閱 180 元 / 年。
1. 掃一掃在線訂購《中南藥學·用藥與健康》全年雜誌。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