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1歲「愛心奶奶」20多年撫養多名孤殘兒童不求回報

71歲「愛心奶奶」20多年撫養多名孤殘兒童不求回報

71歲的張信,現今是一名退休職工,也是大家口中的「愛心奶奶」從1994年至今她陸陸續續收養了多名孤殘兒童,20多年來,張信對他們視如己出,精心照顧,她的愛心善舉讓這些過早地經歷人間悲苦的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逐漸找回了堅強和希望。張信說我不求什麼回報,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好好長大。

1994年,張信住在富平太平庄,一個十三四歲的父母雙亡的男孩走進了她家,看男孩可憐張信將孩子留在家裡住下,為了讓男孩今後多個手藝謀生,她專門買了一台織毛衣機讓男孩學習。男孩在她家一住就是三年多,長大後回到了老家東北。幾年後男孩長成了小伙,還回來看過張信。自從收留了這個聾啞的流浪孩子後,當地很多人就叫張信愛心媽媽。

張信的愛心事迹傳播開後,她就陸陸續續收養了一些被家人遺棄的殘疾兒童,加上自己的子女,最多的時候張信家裡住了十幾個孩子。因為照顧這些孩子花費張信很多精力,她時常給家人做思想工作,漸漸地家人們從反對到理解,到現在張信的姐姐、妹妹、女兒也經常幫她搭把手,還將孩子領回自家照看。

如今,張信已經71歲了,最早撫養的孩子們叫她媽媽,現在家裡的孩子們都得叫她奶奶了。從1994年至今,在她家生活過的孩子有的找到了親生父母,有的被接到了福利院生活,也有的長大離開,具體有多少個連張信也記得不是很準確了。「只要孩子們今後能過得好,我不需要他們再跟我聯繫。」張信說。

張信的家庭條件一般,為了節省開支照顧眾多孩子,張信和妹妹在老家富平的院子里自種蔬菜,為了給孩子們增加營養,她們還專門養了一隻羊,每天保證孩子們喝上鮮奶。為了籌措孩子們上學和看病治療的費用,她還曾辦過養雞場,每隔兩天駕車往返富平和西安一趟售賣雞蛋。

由於孩子漸漸長大了,考慮到男孩和女孩不能混居,張信就帶著十多個女孩子來到西安生活,十幾口人的生活全靠張信和老伴的工資過活。2014年老伴去世後,張信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工資成了支撐一大家人生活的經濟來源。好在平時有不少愛心人士會上門給張信一家送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加上張信女兒的接濟,孩子們的生活還過得下去。

張信撫養的孩子,大多患有疾病被拋棄,有的唇齶裂,有的脆骨病,為了給孩子們治病張信四處奔波籌集藥費。 由於張信的「收養」並不符合收養程序,有些孩子甚至抱回來的時候連出生證明都沒有,所以大多數孩子都沒有戶口,不能享受看病減免政策,上學也成了難題。

孩子們的成績都被張信當成寶貝一樣貼在牆上,有些孩子經過治療後,親生父母找了過來與孩子相認,張信雖然非常捨不得,但是還是很高興看到孩子們可以找回親生父母。目前,也有一些政府機構和志願者會為孩子看病籌款,但是,對於這些對於他們這個大家庭來說,各方面的負擔仍舊不小。但是張信從未退縮,」我會一直照看這些孩子。如果我不行了,我相信我的女兒們也能用愛把這些孩子養活大。」張信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北偏北 的精彩文章:

TAG:西北偏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