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一項持之以恆的改變?
文 | 劉派
來源 | 遠讀重洋(ID:readabroad)
新年來了,這幾天,大家經常會說一句俗語:「新年新氣象!」
不過,你知道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嗎?
其實,人們最早意識到「新年是個新的開始」,要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古巴比倫王朝。
他們的宗教希望其臣民在新年之際,向他們的神保證:
「我已償清所有債務,並歸還向別人借來的所有物品。」
對古巴比倫人來說,這種行為保證了人際關係中的次序,構建起和諧融洽的社會。
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還要像雙面神(一面朝過去,一面朝未來)Janus 保證:
「一月一號,我要提出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就變成了西方人所說的新年願望(New Year Resolution)了。
新年第一天,每個人都會提出點願望,比如早起、節食、戒煙、運動。但是,想要在新的一年堅持這些願望,卻一點都不輕鬆。
比如說,新年第二天,你就要迎來兩場家族聚餐,那你怎麼對一家人說一句冷冰冰的「我要節食」呢?
而第三天,終於有時間休息了,你也很難再出門游泳、跑步、健身吧。實現新年計劃,真的挺困難的。
但是,只要你稍微讀讀那些矽谷巨頭、創業大佬們的採訪,就會發現:
大佬之所以是大佬,就在於他們言行一致。說要改變的事,就一定能做到。
我們如何成為言行一致,真有「新年新氣象」的人呢?
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2017 年 10 月,美國知名的個人成長暢銷書作家馬丁·麥德斯 (Martin Meadows)出版了他的最新力作《如何做出一項持之以恆的改變》(A Short Book on Making Permanent Changes)。
作者本人是個喜歡「改變自己」的狂魔:
他說要在 12 周內瘦 30 磅、
在 4 周內寫完一本 400 頁的小說、
一年內掌握兩門小語種、
洗冷水澡以及冬泳,
並且最終全部做到了!
他說:
「我不是喜歡自虐,只是喜歡探索,『我還能怎麼離開人生的舒適區?我還能做些什麼改變?』」
作者在書里強調的核心觀點是:
那些能持續不斷地改變自己的人,並不是有什麼超能力。
藉助一套完整的「星星法則」(STAR RULES),你也可以成為不斷改變自己的人!
這個星星法則一共有四步,分別是:
開始(Start)、
獎懲(Traction)、
堅持(Adherence)、
修正(Refinement).
聽起來很寬泛是嗎?別擔心,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講講這本書的核心內容:
星星法則每一步的核心是什麼,需要關注哪些細節?它憑什麼能幫我們「改變自己」?
Part
1
開始(Start)
作者說,在立下新年計劃之前,你要先想清楚:
「我要改變的動力是什麼?這個動力夠強大嗎?我為什麼非改變不可呢?」
新年計劃不是偶然一次的巧合。比如說,現在是晚上 8 點鐘,你不太餓,就叫了份蔬菜沙拉,轉念一想:
「吃素不錯啊,控油減肥還清爽,今年我要開始吃素!」
呵呵,事實是,光憑這一時衝動,你幾乎沒可能堅持下來。
但是,如果你是個模特,那吃素就很容易堅持,因為這是你生活的必須條件。
而作為一個普通人,你一定要思考:我有沒有一個必須要瘦下來的理由?
比方說,你今年要拍畢業照,或者結婚照,想把自己最美的樣子留在相片里,就必須在夏天來臨前瘦成一道閃電,不然就醜死了!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改變理由」。
作者還舉了一些自己的例子。
他一度想學法語,甚至確定了要學哪種方言,並開始找老師。但是,他轉念一想:
「我為什麼非要學法語呢?如果不學,對我的生活也沒什麼壞影響。可是,我很喜歡梅西和巴塞羅那,如果學會了西班牙語,去旅行或者看球時,就有直接的改觀!
結果是,在強大的動力支撐下,他很快就掌握了西班牙語。
再比如,作者起初不願早起,而選擇熬夜工作。他就很納悶:
為什麼那些科技巨頭 CEO 們,都能早上 4 點鐘起床工作呢?
後來他終於想明白了:這些人實在是太忙了,如果不 4 點鐘起床,他們根本處理不完公司每天複雜的事務!
但是,如果你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你沒可能早上4點鐘起床啊,因為就算起來了,也沒什麼要緊的事要做嘛!
所以,要想成為早起的人,你要先說服自己:我有什麼必須要早起的理由?
對於作者來說,他反覆比較了自己早起和熬夜的寫作效率,最終意識到:他早上的寫作效率就是高,大腦的確比夜晚更清醒、更有創造力。
在發現早起帶來的巨大收益後,他終於成為了「晨起星人」。
作者有一句非常精妙的結論:人只會做出那些他不得不做的改變。
如果你的新年計劃對未來的生活沒什麼影響,你為什麼還要和自己過不去呢?
If there』s no negative stimulus —no scary vision of things staying the same —you won』t implement a permanent change in your life.
當然了,開始改變是很痛苦的。如果你想減少痛苦,還有以下兩個小竅門:
第一個,給你的改變加入一些更輕鬆、快樂的「陪伴條件」。
還是拿作者早起為例,就算他知道早上寫作效率高,但起床還是很痛苦啊。
不過他後來找到一個妙招:他很喜歡喝普洱茶,是的,就是咱們的普洱。
所以,他每天起床後,在工作前,都要給自己沏一杯上好的普洱,細細品味,再開始工作。
從此,「早起」對他來說就是喝茶的享受,而不是寫作的痛苦了。
第二個,加入一些想要做相同改變的群組。
比如說,想一個人堅持健身是很難的,但如果你有個好朋友新年也想健身,你們剛巧住得還挺近,那不妨結伴而行,這樣你堅持健身的可能性就高得多了。
讓你的改變帶上一定社交屬性,是一種鞏固新習慣的強有力的方法。因為你覺得你是在和人交朋友,而不是痛苦地寫作、健身、讀書。
Part
2
獎懲(Traction)
經過第一步,你已經有了充足的改變動力,但是這樣做,每個人就能老老實實地完成新年改變了嗎?
呵呵,別太高估自己的執行力……作者說,要想真正改變自己,你還需要一套由兩個環節組成的「獎懲方案」。
環節一:和親近的人說出自己想要做的改變(verbal flag)
關係親近的人,diss 你的時候最不留情面。你要是跟他們大聲說:「我今年絕不暴飲暴食!」他們會回應:
「好啊,你發個信息給我,我截圖。你要是吃胖了,咱朋友圈見。」
這樣做,你就把「改變自己」和「維護你的公眾形象」聯繫到了一起,這可是很有效的。
環節二:承諾合同(commitment contract)
作者說,只會耍嘴皮子還是不夠的,最好能帶上點真金白銀。
比如說,你特別想減肥,那你不妨在朋友那裡押 1000 塊錢,然後每天給她發一日三餐的圖片。
你們約定好,暴食一次扣 200 塊,連續堅持一周漲回來 100 塊,一年後收回餘額。
相信我,在金錢的強大刺激下,你的效率將得到前所未有地提高!
當然,這個承諾合同的具體細則,你們可以互相商量。
它可以寬鬆一些,比如一周允許款待自己一頓;也可以非常嚴格,比如暴食一次扣 500 塊。總之,這是你和好友互相商量的結果。
不過,這個環節儘管極其有效,但是也會帶來強大的精神負擔(和經濟壓力),大家可要謹慎嘗試。
別最後成了窮光蛋,朋友還笑著說:「你想給我送錢,就直說嘛!」
Part
3
堅持(Adherence)
作者說,在你有想放棄的念頭時,不要想堅持下去會有好處,而要思考,放棄會帶來哪些不幸。
舉個例子,假如你去陡峭的華山看日出,人們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但為什麼每個人都會咬著牙走下山來?
因為如果放棄的話,你就只能待在半山腰上了,難道還能叫直升機來接你不成?
所以說,人要學會拼了命地嚇唬自己:如果放棄了,生活會帶來多大的不幸?
比如,畢業照上自己就要滿身贅肉了,在朋友那裡押的 1000 塊就打了水漂了,等等。
這種心態其實還有經濟學上的解釋。在投資決策理論中,有一個概念叫「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
就是說,相比於獲得收益,人們更願意去規避損失。舉個例子,丟掉 10 美元的痛心程度,要比贏得 10 美元帶來的快樂要強烈得多。
這種決策機制是有歷史和心理依據的。因為在遠古時代,人們少打了一天口糧,就會面臨飢餓至死的風險。但是獲得額外的無法保存的食物,並不能讓你的壽命更長一些。
在投資中,「厭惡損失」會帶來很多不理性的決策,比如在調整資產結構時,人們往往賣出組合中「盈利」了的品種,而留下仍然「虧損」的品種。
但是作者說,你可以利用這個「厭惡損失」的心理,幫助堅持「改變自己」。
每天多想一想:放棄了的話,多少苦就白吃了!那麼多美食飯局我都拒絕了,值得嗎?困得要死我還起床讀書,值得嗎?
Part
4
修正(Refinement)
這一步就比較簡單了。俗話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 21 天,但是在 21 天后,你可不能沾沾自喜、回到過去的生活狀態。
那樣的話,你會很快又回到暴飲暴食、晚睡晚起等生活狀態中去了。但是,在一個習慣初步養成後,你要做的也不是無調整地重複。
相反,你可以思考:還能如何修改計劃,讓這項改變更適合我一些?
比如說,你想堅持 4 點起床,那你的睡眠時間究竟該是 9 點、10 點還是 11 點?中午是否要搭配午覺?如何調整才能讓你的睡眠質量最高呢?
再比如,你想每天喝熱水而不是冷水,那你的陪伴條件究竟是泡咖啡、泡奶茶,還是泡維生素片?哪種飲品更有利於自己的身體健康?
任何一個好習慣也是因人而異的,勤於調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讓新年計劃堅持下去的不二法門。
正如戴爾·卡耐基說:
「對於睿智的人來說,每一天都是一種全新的生活。」
Every day is a new life to a wise man.
Part
5
結語
今天,我們講解了幫你更好地完成新年計劃的「星星法則」(STAR RULES),它的操作步驟是:
第一步:開始。
思考你要改變的動力是什麼,因為人只會做出哪些不得不做的改變。
如果你的新年計劃對未來的生活沒什麼影響,那你是不可能和自己過不去的。
第二步:獎懲。
和你的好友口頭說出你的 flag,如果沒做到,就讓她在社交媒體上大膽嘲諷你。
如果你更強大,還可以和朋友簽訂「承諾合同」,沒做到就罰真金白銀的那種!
第三步:堅持。
人們都是厭惡損失的生物,快放棄的時候想一想:那麼多苦,我不能白吃啊!
第四步:修正。
任何一個好習慣也是因人而異的,勤於調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讓新年計劃堅持下去的不二法門。
最後,作者還說了一句很睿智的話:
如果你想問我,哪件事是真的改變了我的人生。那我會回答,沒有,沒有哪一件事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作用於我,讓我成為今天的自己。
這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道理:
你吃了五個包子才吃飽了,但餵飽你的並不是第五個包子。正如壓死駱駝的是所有的稻草,而不是最後一根。
所以,人的成長、習慣的養成,其實是一個如爬山般緩慢上升的階段。每一次提升都不是突變,但每一次努力都會在海拔上有所體現。
願你讀完,能不負新年的大好時光,成功地做出一些持之以恆的改變。
— THE END —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