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和「遠方」,還差一首歌的距離

你和「遠方」,還差一首歌的距離

Part

1

遇見美好,

旅行和音樂一樣都不可少

喜歡旅行的人,大抵都會喜歡音樂。

戴上耳機、聽著音樂穿越人山人海,抬頭仰望朵朵漂浮的雲彩,雨天路過某一處淅淅瀝瀝的古巷,徒步路上看不夠的湛藍湛藍的天,夜晚沉醉於那滿天璀璨的星星和銀河…

邊聽邊走,走到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目所能及地讓生活如詩如歌。

音樂與旅行的碰撞,讓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人往五穀生也往五穀死

火從自然來也在自然滅

——《人間正道》

人間正道

 人間正道

Kawa樂隊 

00:00/00:00

最近雲南很火的KAWA樂隊@雲南西盟

Part

2

初識KAWA

接地氣的雷鬼樂,大自然的講述者

一首《人間正道》述說著世間萬物的自然規律,來自雲南本土的雷鬼音樂創作者 ——KAWA樂隊。

說到KAWA你可能陌生,但摩登天空音樂節、雷鬼樂你一定知道。

中國的雷鬼音樂在雲南,如同世界雷鬼樂在牙買加一樣。

同一緯度的溫熱土壤,孕育了能歌善舞的民族,節奏就是他們生活的步調。

工作後出差匆忙來過兩次雲南,這次竟是通過音樂讓我再次認識這裡,認識新的雲南。

演出結束,在網上搜索關於KAWA的演出視頻和消息,好奇帶動全場POGO的旋律背後是怎樣一群人。

幾位成員都來自雲南土著,中緬邊境的西盟。年輕的「老藝術家「們決心紮根家鄉,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汲取素材,做源於自然的音樂。

用佤族的語言唱自己的歌,用主唱老憨的話說這是最地道的「雲南味兒「;用原始的生活方式與自然交流,再用音樂表達他們的感受...

就像雲南的天空、泥土、人情,KAWA簡單直接的音樂性格,傳遞著城市音樂匱乏的自然之美。

倘若音樂可以是我們與這世界的連接,那麼旅行的真正目的也正在於此吧。

Part

3

生活的細節

山在哪兒,雲在哪兒,音樂的根在哪兒

「我生活的地方,早上去上學的路上,眼前看到成片的雲,很大的太陽。在那個環境里,感覺宇宙萬物都可以裝進去。」

從小在西盟佤山雲海間的生活,賦予他們的是開闊包容的心境。

KAWA有一首歌叫《紅毛樹》,是用於製作木鼓的:

「木鼓是佤族非常神聖的樂器,以前我們佤族每個寨子都有一個木鼓房,然後全村老少所有人都要去那裡看的。」老憨說到。

如果可以用一首歌、一首詩來表達兒時的舊物件兒,記錄生活中的細節,是一件很滿足的事。

KAWA對於音樂的態度,亦如他們對自然對木鼓的敬畏和喜愛。

住在離雨林不遠的地方,清晨去吃個早點,彈琴創作,沏一壺茶,這種接地氣的生活狀態和質樸的環境,是音樂創作者的養分。

KAWA認為音樂的靈魂在生活的細節里。

他們回到寨子里積攢能量。只要音樂響起,律動響起,每個人都知道該怎麼跳舞。沒有排練,這就是他們愛的自然和舊物件兒。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以某種形式重複著,屬於自己的節奏也藏於細節。

旅行中用放空的心態,和當地人牽手起舞,地道的感受一方水土中的細節,對舊相識也會多一份新的認識。

Part

4

我眼中的雲南

我們是KAWA,我們是雲南

老憨說,在雲南,他們的音樂有了根。這是和在別的地方做音樂,最不同的一點。

也許正因為這個特點,歌曲辨識度極高的KAWA火了,歌迷說他們就是中國的雷鬼樂,他們卻說自己是雲南、是西盟。

這個《阿瓦人民唱新歌》的地方,也是少為留存的「原始」生活圈。

豐沛的水分和充足的陽光,人們無須那般辛苦勞作也可得到不錯的收成,唱歌跳舞就是生活。

如果你來雲南,KAWA一定會告訴你,像他們像當地人一樣,一杯茶一把搖椅一個下午的太陽光,一首歌一杯酒,放慢腳步與這裡的大自然相處。

想像腳踩在泥巴上的樣子,是最舒服的狀態。

從昆明出發前往普洱,沿途瀾滄江為伴,再從普洱到西盟,還可前往孟連或直至版納。

來到西盟,走過佤山雲海和龍摩爺,記得到湖邊走走,在湖與樹林相接的地方。

當你真的走進他們生活的土地,置身於西盟的群山雲海和芭蕉雨林之間,你會更能體會也更能理解KAWA的音樂。

因為「這裡離湖特別近,離山也特別近「,保留著它原有的樣子。

KAWA有話說:

雲南,我們與世界相處的另一種方式。

影片導演——郝躍駿

如果在昆明機場航站樓玻璃牆外,還不能感受彩雲之南的魅力 ——

那麼一路驅車,前往昆明的古城巷陌;伴著KAWA的音樂,少數民族傳統與都市音樂的結合...

所謂遠方好像並不遙遠,也許只是一首歌的距離。

廣 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熟了 的精彩文章:

如何做出一項持之以恆的改變?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