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篇紀實:小留在米國 5

長篇紀實:小留在米國 5

今天G開學。 一路沿襲昨晚的憂愁, 孩子們絮絮叨叨說著怕怕怕。 我讓她們從憂心忡忡中暫時抽離出來, 看看窗外的景色。彼時月圓如盤, 淡淡銀灰色, 還掛在同樣銀灰色的光禿禿的樺樹枝頭上, 藍得透明的天空中一條長長的灰色雲帶, 蔓延到我看不見的地方, 甚美。 甜甜說:」這不就像我畫的那副畫嗎?」

車接近G的學校,一路教堂,教會學校,高聳的十字架,G的心情很沮喪。她在德威上科學課的時候,老師介紹人體構造, 同班一個美國同學和科學課老師爭辯說:「God made us! God made us! (上帝造人)!」 這深深地刺傷了她。G從小在學校里聽希臘神話,學習埃及歷史, 很小的時候,她就對我們說過她既不相信多神論, 也不相信單神論,她是無法接受神的概念的。 C博士早就下過結論(或者說做過預言),G不會相信上帝的, 無論怎麼被洗腦,就像她從小就知道聖誕老人是假的。因為相信她不會受影響, 為了追求眾人追捧的」學術嚴格「,我們決定送她去這所教會女校。 這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其實很有可能是,但是我們還是冒險了。

送她到學校,老師同學早就聚集在一起了,熱烈地歡迎了她。我注意到G的表情一下子放鬆了下來,笑得一如既往的燦爛。沒有語言關要過,相信G會很快適應,我沒有逗留,也沒有多問問題,就接著去送甜甜了。這期間, 甜甜也在不斷拉我走,再不走她要遲到了。

甜甜看到G的學校一切都很有序, 顯然對G這個插班生的到來是做足功課的, 就說果然還是G的學校更好。教會女校,管理這個學校的都是女人,女人多少都有強迫症, 井井有條應該是特點吧。

甜甜最大的擔憂還是自己來美國學到的東西沒有中國多(學霸思維啊),路上我再次向她保證今天我去學校幫她把有些問題解決了。

其實,昨天晚上我已經發了一封郵件,要求學校把甜甜的各科老師和advisor的郵件地址給我。Advisor類似於班主任, 但是有一定的匹配原則,比如讓孩子最感興趣的老師做孩子的advisor,或者是孩子最需要幫助的科目的老師做advisor。昨天可能因為假期剛剛結束, 大家還沉浸在對假期的依依惜別之中, 太多老師沒來上班了,任課老師也沒有得到通知會有新生來,都問甜甜是不是visitor (訪問者)。今天我一到學校, 中學部校長助理就對我說,昨天做完了數學測試,他們就發現六年級不適合甜甜,需要把她放到七年級。當初申請,因為甜甜的年紀小,只能申請六年級,雖然她在國內已經讀初一了。我當然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這樣一來,G和甜甜真的不能同一年讀大學了,甜甜17歲就要上大學了。高中最後一年,G要沒有姐姐的陪伴了。這還真不是我原來的計劃。 有些孩子,成長太匆匆。我是希望甜甜慢慢來,少些時間在學習上,多些時間在其他美好的事物上。可是人各有志,直接讀七年級符合姐姐要強的個性。

昨天甜甜說好想有個亞裔最好是中國人在自己的班級里。 其實,西方的學校到了中學, 都是走班制。小學是全能老師什麼課都上,中學就有專科老師了。 選修課選擇不同,必修課也按照基礎水平分層教學, 班級其實是一種非常鬆散的存在,有沒有亞裔在自己的班級里其實沒什麼區別。 但是就算是安慰劑, 也是有作用的。 如果C博士在,他對這種對結果沒影響的事情, 肯定不讓我去做。 但既然他不在, 借著換年級, 我就提出來能不能找個有亞裔的班級讓甜甜去。一查, 只有一個男生會說中文, 我說男生就男生吧, 聊勝於無,老師說其實這個年紀的男女生根本不會說話的。(註:過了幾天之後,甜甜說這個男生八月才來,根本沒和甜甜說過一句話。)

我去看了七年級的各科教室。甜甜數學會去七年級的advanced level(高階班)。用一位老師的話來說,數學就是中國孩子進入他們這所學校的ticket(門票)。美國應該是終於明白了基礎STEAM教育的重要了。七年級的課堂靜悄悄的,孩子們都在埋頭學習,沒有甜甜昨天說的同學們嘰嘰喳喳吵爆頭的現象。六年級的科學課是earth science, 七年級的科學課就是biology生物了。七年級的social studies是美國歷史,據說閱讀量很大。 這樣一來,甜甜的英語需要短期內突飛猛進才能跟得上了。

然而,甜甜這樣的孩子,學習不夠苦不夠累,她不開心。好朋友說:」學霸除了智商高, 最主要的就是喜歡挑戰並且自帶激勵機制,所以說學霸是天生的,中國體制與否其實並不是關鍵。「

我觀察甜甜, 覺得中國小學的訓練還是在她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嚴謹自律做作業快, 不允許自己浪費時間。 學校洗腦大概功不可沒。 甜甜是浪費時間自責,G則是浪費能源就自責, 在家的時候常常盯著我們隨手關燈。 德威天天講Sustainability(可持續發展)成功給G洗腦。不過我還是希望甜甜放鬆點, 要暫時放棄學霸的思維方式, 允許自己暫時不如人, 接受別人對自己學業的幫助。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北京十一學校的校長,他說:」只有孩子在一次次失敗中, 你帶他去尋找是不是還有一線亮光,走出三次後,他就知道挫折後有光明, 就沒有更大的人生風險。「永遠做一個學霸是危險的。

圖書館裡遇見甜甜, 告訴了她要去七年級, 數學還是高階班, 她終於露出了從昨天到今天的第一個笑容。 她立刻問我:」數學還能再高點嗎?「不過她馬上又說算了算了, 因為昨晚我們已經分析過了, 這一階段的重點不是數學。他們學校也有AMC(美國數學競賽), 下學期也可以參加。不過總的來說,用我中學一個數學超好的女同學的話來說:「熱愛數學的孩子在美國是孤獨的。」

圖書館裡還遇到了昨天給甜甜上課的科學課老師。 她對陪讀的G印象深刻, 說G嘟嘟嘟地說個不停, 還舉起右手做嘴巴張合狀。 我只能附和:「是是是, G可以24小時說話不停歇。 「

科學老師問我選修課都選好了沒有,我說音樂還沒有確定。然後我介紹了一下甜甜鋼琴和小提琴的水平,老師就說她去給高中音樂老師發個郵件,看看能否把甜甜放進高中部的樂隊里,他們經常出去比賽。

這一招簡直是我老媽教我的啊,我媽是有機會就要promote(推廣)下她的孩子們的。有時不能不說我媽樸素的方法論還是有用的, 等別人來發現你的才能可能不現實, 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社會, 孩子們都很有才。

G聽說了又吃醋了,覺得我從來不幫她搞宣傳,我說:「你自己已經很會搞宣傳了,不用我了。」其實和甜甜他們開放式的校園不同,G的校園很封閉, 有很多規矩, 家長也不是隨便能進去的。 我要見到G的老師不容易。不過等忙完甜甜, 我也要需要多去G的學校看看。

還是在甜甜學校的圖書館裡。我發現這個圖書館和G學校寧靜得讓你不敢說話的圖書館很不同,這裡主要是個社交場所。上課時間段以外這裡人聲鼎沸,樓下確實還有咖啡館。中國學生放學後也在這裡小聚。看到中國學生,甜甜頓時感到找到了組織,開心得不得了。這個團體和我讀書的時候不一樣,有不少ABC(出生在美國的華人)。 哈哈,ABC團隊和大陸團隊終於融合在一起了,時代的進步!祖國的召喚啊!當年我讀書的時候,只有個別ABC通常還是男生才會主動靠近大陸學生。 當然ABC們和洋人們一起玩得也並不見得多,他們就是他們的群體。我想起我有個同學說將來要叫兒子留學清華,目的是找個女朋友。 我驚訝於ABC們中文說得不錯,一個從大陸來的女孩子驕傲地說:「都是我培訓出來的!」真的,任何小團體都需要領袖級的核心人物,他們讓人自覺自愿地追隨。

我讓甜甜加了個學姐的微信,晚上學姐就發來微信告訴甜甜某位中學男生人品不好,讓她一定要遠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蹺蹺板 的精彩文章:

TAG:科學蹺蹺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