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國底蘊!中民企4個月攻克阻攔索技術

大國底蘊!中民企4個月攻克阻攔索技術

航母的戰鬥力核心來源於艦載機,而艦載機在甲板距離短小的航母上起降必須依靠於阻攔索。看起來只是一根簡簡單單的繩索,可是任何事物在指標要求拉高了之後都不是那麼簡單的。

遼寧艦的阻攔索

現代先進艦載機動輒二三十噸的滿載起飛重量,速度更是70年前艦載機的兩三倍。航母使用的阻攔索必須能夠在數秒內攔下幾十噸的飛機,又不能損壞飛機,還要保證自身重複使用下的可靠性,攔阻系統必須有效緩衝飛機降落的巨大動能,又要有一套複雜的機械系統加以控制,這是一個重大難題。

解放軍的遼寧艦入役前,中國軍工很早就開始準備對阻攔索技術進行攻關了。最初西方說中國造不出合格阻攔索,實際上這方面中國也基本無法獲得俄羅斯的幫助。技術工業的落後讓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已經處於停滯倒退的階段很久了,2016年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就已經出現了兩次阻攔索斷裂事故了,最近的一次是在完成對敘利亞作戰任務後,俄羅斯蘇-33戰機在著陸時因阻攔索斷裂而衝出甲板。

阻攔索斷裂事故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

解放軍科研人員唯一的參照物就1985年購進的英國廢棄航母「墨爾本號」,在拆解前海軍所屬的上海研究所啟動了一個航母設計和建造的可行性研究項目,對其阻攔索機構進行過測繪研究,後來通過烏克蘭的特尼卡試驗場,研究過陸基訓練用的鋼纜系統。

但是無論是英國1943年建造的「墨爾本號」航母還是烏克蘭的陸基訓練用鋼纜系統,均只給解放軍的阻攔索研究提供了一個應用思路,即該怎麼使用有什麼要求,確定了合理的性能參數邊界。對於航母阻攔索的技術指標如何達成仍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中國曾購買的墨爾本號」航母

到遼寧號開始修復使用的時候,中國的工業實力也開始突飛猛進進入世界前列了。當時西方技術封鎖並認為中國難以造出合格的航母阻攔索,結果巨力集團和他的長期合作夥伴邢台鋼鐵公司看到軍方提出的要求,發現這玩意跟他們生產的某一型彈力鋼索的技術要求是一模一樣的,4個月交貨,合格。

最搞笑的是,作為全球最大也是最強的索具生產企業——民企的巨力集團,他們這種技術標準的索具在10年已經出口三批,都是用於國外軍用機場阻攔用索。中國和西方的軍隊科研人員對此最初都是出於不知道狀態的!

2012年11月25日,我國首次艦載機阻攔著艦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遼寧艦首飛成功

其實中國目前作為世界唯一全產業鏈完備的國家。所謂的技術門檻就是工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技術節點,對於西方國家而言,只有在現有工業體系下直線攻關突破過去,但是中國強大工業體系使得許多技術節點已經不知不覺解鎖搞定。西方對中國的軍事能力低估誰知道到底是信息不足還是偏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軍事 的精彩文章:

TAG:迷彩虎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