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靖康之恥」是王安石變法導致的?王安石可不背這麼大的鍋!

「靖康之恥」是王安石變法導致的?王安石可不背這麼大的鍋!

在北宋歷史乃至中國歷史上,靖康之恥始終是一個抹不去的傷痛。在合盟攻遼時,北宋腐朽貧弱的本質被金朝看穿。1123年,前遼朝將領、平州留守張覺以平州投降金朝,後認為向北宋投降才是上策,因此叛金入宋。

張覺被完顏宗望的軍隊襲擊,不得已逃入北宋燕山府。在金朝的強烈要求下,燕山府宣撫使王安中不得已殺了張覺。

張覺的叛變給了金朝攻宋的借口,金朝在1125年和1126年兩次攻宋,在東京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又把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在內的皇室人員押送到金。北宋城內被洗劫一空,生靈塗炭,其景象十分慘烈。

有一種說法是:「靖康之恥」的罪魁禍首是王安石。王安石變法失敗,還給北宋留下來了一大堆禍患,譬如青苗法和募役法,依然給農民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不可否認的是,王安石變法的確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只是把「靖康之恥的罪魁禍首」這個鍋完全扣給王安石,還是不夠妥當的。變法自1069年開始,距離靖康之變發生還有好幾十年的時間。

北宋的弊病積累已久,正是因為積弊久了,王安石等人才動了變法的念頭。這次變法有效地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強化了軍隊,建立起西夏地區的有利戰線。當然留下的毛病也不少。

變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擾民的程度,也改變了北宋的政治狀態,讓北宋在短暫的美好局面過後,仍然無可避免地滑向墮落。也許王安石確實應該對北宋的淪落負一定的責任,但不應該把主要責任全部推給他。

一個人是改變不了整個歷史的走向的,必定還有許多人和事在共同左右著歷史的發展。

不知道你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下的天空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下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