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清代 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十二種執筆法圖示
書畫
01-11
關於執筆法。
執筆之法在書法理論中是個討論的熱點:
韓方明《授筆要說》里有「五種把筆法」,
林蘊提出「撥鐙四字法」,
陸希聲提出「撥鐙五字法」,
孫過庭則有「執筆三手」的理論。
戈守智在《漢溪書法通解》里提出了十二種執筆之法。
戈守智(1720-1786)字達夫,號漢溪。平湖人。天才卓越,自幼讀等身書,年十九補博士弟子員,經藝外兼工駢體韻語,本邑前輩陸培(南香)十分賞識,於是才名鵲起。當時的著名學者、詩人杭世駿(堇浦)、厲鶚(樊榭)、諸錦(草廬)都折節訂交,詩函往來不絕。後屢次考舉不中,遂棄舉業,溯荊襄,觀江漢之壯;北渡揚子,訪雉皋紫琅之勝。所至名流倒屣。詩作益富。平生嗜古,遇碑碣輒手自摩拓,歸而庋藏於書樓,多至六百餘種,榜之曰「帖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沈德潛(歸愚)曾作長歌題贈。
戈守智在《漢溪書法通解》里提出了十二種執筆之法:
一、撥鐙法;
二、撥鐙枕腕法;
三、平覆法;
四、平覆枕腕法;
五、握管法;
六、單包法;
七、捻管法;
八、撮管法;
九、提鬥法;
十、三指立異法;
十一、兩指立異法;
十二、握拳法。
// 撥鐙法
// 撥鐙枕腕法
// 平覆法
// 平覆枕腕法
// 握管法
// 單包法
// 捻管法
// 撮管法
// 提鬥法
// 三指立異
// 兩指立異
// 握拳立異
嘉定 汪勗(繪圖)
- END -
| 全|網|獨|家|
八大山人/荷花/手機殼


TAG:書藝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