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架被俄羅斯導彈幹掉的F-15,竟折在了中國戰法手裡

這架被俄羅斯導彈幹掉的F-15,竟折在了中國戰法手裡

自打以沙特為首的多國聯軍和胡塞武裝杠上以來,就少不了王爺們手裡的歐美各路先進裝備,在「土八路」胡塞手中的老式武器面前吃癟的事兒。這不胡塞武裝剛公布兩段錄像,一段是用FLIR公司生產的紅外攝像機跟蹤拍攝一架F-15被導彈擊中的過程;一段則是倆疑似是胡塞戰士的哥們,圍著一堆F-15的殘骸又唱又跳,好不快活。

GIF

根據同情胡塞武裝的網路媒體「南方戰線」宣稱,此次戰鬥中胡塞武裝使用的是從地面發射架發射,經過改造的俄制空空導彈。戰鬥中他們發射了2枚導彈,一枚是R-73,另一枚是R-27T,最終R-27T成功擊落F-15。

這塊蒙皮殘骸,對應的是F-15背部靠右的部位(感謝@Kittyhawk 老師考證)

要把米格-29變成地空導彈系統,總共分幾步?

雖然在中東戰亂中,各武裝派別將各類俄制空空導彈、空地導彈放在卡車等底盤上使用的情況不少,但多數就跟拿S-75地空導彈當地對地導彈使用的性質差不多——對付一下。正經讓空空導彈「不忘初心」打飛機的,還得是胡塞。不過讓R-27和R-73變身地空導彈,也絕非胡塞武裝首創。

很多時候這種改法的作用很迷,比如這發當地對地導彈用的Kh-29電視制導空地導彈

早在1999年北約空襲南聯盟時,處於弱勢的南聯盟空軍自知面對北約空軍時其戰機連起飛都不容易,攜帶的空空導彈更是難以發揮作用,於是乎用庫存的R-60和R-73改造了一批地空導彈出來。畢竟南聯盟有一定軍工實力,還在導彈後面續了一截火箭助推器,多少能把地面發射時損失的射程補回來不少(同樣的導彈,在空中發射時,載機的速度和高度能賦予導彈更遠的射程)。

南聯盟改造的「R-60ET」簡易地空導彈

然而強敵畢竟是強敵,這套與超大型肩扛彈基本無異的東西,並沒有在「聯盟力量」中打下哪怕是一架北約戰機。等到伊拉克戰爭開打前,薩達姆在做好戰鬥準備的時候把這招順帶也給學了。不過老薩的手下顯然是研究了一下南聯盟這套玩意兒失敗的原因,最關鍵的就是武器沒有更好的目標指示系統,效能不足。

當然也有比較困難的設定

既然把米格-29的導彈都給卸了,那乾脆把整個米格-29都給利用起來得了!從海灣戰爭後到伊拉克戰爭之前,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9機隊不斷在反「禁飛區」戰鬥和持續的制裁中凋零,很多飛機都不能飛了,但雷達和導彈還好使。於是乎伊拉克直接改造了一批「米格-29地空導彈系統」。

胡塞沿用的R-27T「地空導彈」系統

系統分為雷達車和導彈車兩部分,雷達車上放著米格-29的火控雷達和發電機等設備;導彈車構型大約有兩種,簡單粗暴的,直接把一扇米格-29的機翼連著掛架固定在車斗里,讓導彈朝天指著就行;稍微動點心思的就自己在車斗里支個架子,剩下的就是在導彈車和雷達車之間弄點線路交聯著,反正米格-29自己的火控雷達指揮自己的導彈,屬於原湯化原食,不需大動干戈。

雖然米格-29可以使用半主動雷達制導的R-27R和紅外製導的R-27T,但這套打法顯然搭配「發射後不用管」的R-27T以及R-73使用才更加簡單,也更加「流氓」——被鎖定的飛行員內心OS:雷達告警!What? 地上有架米格-29在鎖定我?肯定是這破玩意兒出問題了,應該是地空導彈的火控雷達。那麼打過來的也肯定是雷達制導導彈,開加力甩他!

R-73:哎我去他還敢開加力啊?大哥,咱們往死里咬他!

R-27T:怎麼樣?我就說咱倆這樣玩比在天上還有搞頭吧?

據史料記載,當年伊拉克就用這玩意兒至少搞掉過一架有點大意的美軍「黑鷹」直升機。隨著伊拉克戰爭後,原政府軍人員的流散,這門失傳已久的手藝在多年以後傳到葉門這邊也很正常,畢竟前葉門軍隊也裝備了不少米格-29。而且由於葉門裝備有米格-29SMT型,配備的是N010ME「甲蟲-ME」平板縫隙天線PD雷達,性能要遠超過伊拉克的早期出口型米格-29的雷達。

葉門內戰前的米格-29SMT戰機,使用不帶保形油箱的「平背」構型,注意機頭空中受油管。

如果「甲蟲-ME」能用於「米格-29地空導彈」改裝,其作戰效能還能進一步提升

在胡塞手裡發展到第三代的「米格-29地空導彈系統」,除了可能的雷達升級之外又多了一套探測系統,那就是胡塞武裝從葉門政府軍「繼承」的美製FLIR紅外熱成像設備。雖然要讓這東西直接給導彈提供實時火控級數據那是難為人了,但作為輔助觀測目標、順便給陣地提供大概指向的設備還是夠用的——換言之,等於還弄了個簡化版的米格-29的IRST,這下子,一家人齊齊整整。

作為紅外成像領域的No.1,FLIR忠實記錄下了F-15這次「金身被破」的全程

近快戰法上演宿命一擊:F-15,我來晚了

無論是從地面還是從空中發射,R-27T通常都採用導引頭截獲到目標後再發射的模式。但有些分析就此認為,這次攻擊中,是由R-27T的導引頭自己尋找目標,這也不準確。R-27T的導引頭為了獲得比R-73更遠的截獲距離,瞬時視場只有42分,換言之還不到1度,因此靠導引頭自行搜索截獲效率很低,極易錯過戰機。前面說了,胡塞還難以通過其他設備(比如真正的機載IRST)給導彈實時提供精確的目標數據,所以必然需要使用雷達先行鎖定目標,讓導彈導引頭精準指向目標後完成截獲,才能具備發射條件。

R-27T/ET導引頭截獲距離遠,特定環境下可用作「窮人的主動彈」,但代價是導引頭的視場遠不如R-73

所以事情的脈絡逐漸清晰:胡塞的這套「米格-29地空導彈系統」,在沙特F-15的必經之路上精心設伏;根據人工手段或其他雷達提供的情報(胡塞手頭不缺老式搜索雷達),指揮員準確把握時機,幾乎在敵機剛剛過頂的一瞬間,便指揮火控雷達開機捕捉F-15。

再看對手這一邊,沙特這架F-15(可能是S型或剛剛交付、性能更先進的SA型,但在此案例中沒什麼區別)在被擊中之前只來得及打出了兩組干擾彈,而且沒有做大過載機動規避,明顯有被偷襲的跡象。但我們剛分析過,使用地對空版本的R-27T攻擊目標前,必然需要雷達鎖定,這顯然會觸發F-15的告警設備工作。F-15的飛行員如此淡定,莫非也是「佛系(這不清真啊)戰士」?

紅外成像畫面中紅外特徵陡然增加的F-15

然而仔細觀察視頻,F-15在鏡頭中的後體紅外特徵是有一個突然明顯起來的過程的,意味著飛行員很可能突然選擇把油門推到全加力狀態。雖然這事兒和拋射干擾彈放在一起似乎顯得有些意義不明,但發現自己被火控雷達發現並鎖定後(從導彈來襲的方向判斷,鎖定方向也是來自後方),飛行員選擇開加力加速逃逸並不是一個太難以理解的選擇。

前面說了,在短暫的錯愕後,飛行員基本會將這個靜止的鎖定信號誤認為來自地空導彈地面制導雷達,並且判定導彈是採用雷達制導,那麼開啟加力與否,並不會影響導彈的截獲概率。由於機載雷達的功率不能和真正的地空導彈系統制導雷達相比,其信號強度還可能讓飛行員誤以為,導彈陣地和F-15還有一段距離。

而且按常理判斷,從鎖定目標到發射導彈一般都需要一段時間。以F-15的加速性能,這段時間足夠讓F-15達到一個很高的速度,讓姍姍來遲的導彈在漫長的尾追中消耗掉能量,即使追上了也是強弩之末,戰機可以輕鬆規避。

R-27T導彈命中瞬間,注意其尾部明顯的紅外信號

然而,對面不僅用的不是雷達制導導彈,玩的還是跟當年我軍打U-2類似的「近快戰法」。根據視頻計算,從F-15開啟加力到R-27T命中,只有八秒時間。也就是說,幾乎在火控雷達鎖定後,緊接著導引頭截獲目標的同時,導彈就打了出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R-27T命中時還拖著粗重的尾跡——此時發動機還在工作,導彈還在加速中!胡塞的這個導彈伏擊區,就是卡著F-15的航線設計的,距離實在太近了!

有多近呢?據報道披露,這次胡塞武裝還發射了一枚R-73,但並沒有在視頻中出現,從F-15平穩的飛行軌跡看,也不像剛剛與之對抗過的樣子。無論這枚R-73是起飛後就失控了,還是在R-27T命中後才飛過來的,胡塞武裝顯然不會錢多了燒的,在目標遠超射程範圍之外時打一枚寶貴的導彈。

胡塞改裝的R-73改地空導彈,相對較為簡單,一般和射程為其兩倍以上的R-27T配合使用

所以當F-15飛行員一無所知地落入R-73的射擊範圍時,剩下的事情只能由飛機自己決定了。此時自動工作的機載有源干擾系統一定在拚命壓制著那部火控雷達——且不論在這個現代機載雷達完全可以燒穿干擾的極近距離上,干擾能有啥用;就算有用,對於此時只靠自身紅外導引頭追擊敵機的導彈來說,也已無關緊要。

R-27T拖著濃厚的尾煙,加速到接近4倍音速,此時它的紅外特徵終於驚動了F-15的導彈迫近告警系統。隨著自動投放模式開啟,F-15開始同時投放雷達和紅外干擾彈。順便一提,電影《空天獵》中殲-11在面對來襲的地空導彈時一直在投放紅外干擾彈,其實應該也是同時投放兩種干擾彈。但箔條畢竟很難用肉眼看出來,難免讓人誤解為這是「對牛彈琴」式干擾。

《空天獵》中躲避2K12「立方體」(北約代號薩姆-6)地空導彈追擊的殲-11拋射干擾彈

然而這一次太近了。F-15S只來得及投放了兩組干擾彈,還沒有形成足以致盲R-27T導引頭的大片高熱量干擾雲團,R-27T就無視它們殺了過來。誰說紅外彈尾追就一定是追尾?人類的智慧引導著它,用比例導引律形成前置法攻擊,朝著敵機的要害部位——機體前中段完成最後的衝刺。

相比曾在伊拉克沙漠深處、貝爾格萊德上空功虧一簣的前輩們,這發R-27T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沒有遺憾。無線電近炸引信在感知到足夠強的回波後準確啟動,總重39千克的戰鬥部內,18千克炸藥瞬時引爆,裹挾著3000枚工字型殺傷破片的強大衝擊波,足以讓15米半徑內的敵機受到波及。

「你好啊,美帝國主義的大傢伙,我來晚啦。你一定不認識我是誰,雖然我生來就是為了幹掉你。世間對我們家族的輕慢,夠了,夠了!」

近三十年來,在天空中對F-15家族難求一勝的米格-29,反而是在地面上「四分五裂」後,以這樣一種奇特的形式完成了復仇。這場戰鬥,也是胡塞武裝充分利用現有裝備,發揮人員主觀能動性以弱勝強的經典之作。對這支居然會給其麾下使用皮卡底盤的機動炮兵部隊,配備激光測距儀和炮觀無人機的「葉門八路」來說,更加不可思議的戰例,也許還在後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