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失至親的悲傷?是輕淡,乾燥,且輕微

痛失至親的悲傷?是輕淡,乾燥,且輕微

作者 夢想拯救世界的Bunny

2018.1.8

今天讀完了孤獨小說家,大約是剛讀完這三本小說里最喜歡的一本,說來也沒講什麼大道理和什麼特別啟發我的東西,但後面四分之一我實在很喜歡,尤其是結尾,讀到最後,才發現前面都是必不可少的鋪墊:

人們常把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用「沉重」來形容,而耕平恰恰相反,極深刻的打擊反倒卻極「輕微」。一半靈魂、一半內臟、一半血液和肌肉突然缺失,似乎自己的體重也減半了一般輕飄飄得很「輕微」。眾多親戚朋友的安慰弔唁之詞,全被身上挖開的那個巨大的白色洞穴吸了進去,不留半點悲傷。

雖說永遠都不想再經歷一次這樣的苦痛,但這也讓身為作家的耕平學會了一點,描寫痛失至親的悲傷時,絕不會寫得莊嚴厚重,而是輕淡如殘留著微熱的白色灰燼一般。因為祭壇上骨灰罈里的骨灰,乾燥,且輕微。

這讓我想到說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是流不出眼淚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那種悲傷。在這件事上我常很遲鈍,我常不自覺的隱藏壓抑,不知道自己究竟發生了些什麼,然後要很久才能接受,和解,說來也有些好笑,人原來真的,會意識不到自己究竟是怎麼想的哇。

一件事情發生了,我在當下往往看不透自己的心情,有時我甚至說不上是否悲傷,我偶爾逃避,也偶爾藉此來欺騙自己。

姥姥去世的時候,我止不住的嚎啕大哭,但心裡卻不知道自己在哭些什麼,我覺得自己並沒有那樣悲傷,但眼淚就是止不住的流。我感到一種異樣的怪。

我不常夢到過她,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一直介懷一件事情,我發現自己完全想不起她健康時候的樣子,我再想起她,全都是瘦骨嶙峋躺在病床上不說話只對我有氣無力眨眼時的樣子,可她只有半年是這樣,前面的二十年呢,我為什麼想不起來。我一直對自己耿耿於懷。

每次習慣性的要說出「去姥姥家么」的時候,總會像被一根堅硬的小刺扎了一下,然後改口說姥爺,我一直彆扭於這件事情,直到今天也是。

不過可喜可賀的是,最近我終於能想起她健康時候的樣子,坐在沙發上,跟我臉貼臉,我還記得她皮膚的皺紋和柔軟觸感,就好像我才摩挲過一樣。

今天讀孤獨的小說家,說痛失至親的悲傷是輕淡,乾燥,且輕微。我突然明白。

我一直不接受有人將永遠的離我而去這件事情,可我最愛的卻第一個離開我,今天,我可能才真正正視了自己的情感,過去幾年,我甚至覺得自己冷漠過,人活著的時候你好好對她,死後不必眷戀,我就是這樣想的,冷漠的以為自己不必回首,也不願回首。

我們可能會平靜的度過許多日子,當重要的人離開之後,我們可能不怎麼哭,也不怎麼想哭,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過得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同,後來的後來,我們可能記不清他的臉。

但是終有一天,你會在某個角落裡,一張相片,擦肩而過陌生人的味道,亦或是似曾相識的一個午後,你會明白你的感情,和你過去的這些日子屏蔽,隱藏,和忽略掉的東西。你接受了,也終於想起了那些過去,你終於可以不再彆扭的轉過身去,而是笑中帶淚的,說聲:

「好想你呀,我真的,好想你呀」。

晚安,希望大家今天也度過愉快的一天。

ID: Bunny的讀書時間

一個專註慫恿人類讀書的girl

愛上讀書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unny的讀書時間 的精彩文章:

TAG:Bunny的讀書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