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是三國抗吳第一人?數十人擊退孫吳十萬兵!

誰是三國抗吳第一人?數十人擊退孫吳十萬兵!



   到了青龍元年,東吳孫權主動向曹魏派出使者,送上禮物,希望兩國和好。魏明帝也知道自己的斤兩,孫權可是連自己的爺爺曹操也感到頭疼的人物,既然孫權主動示好,那自己也就見好就收。兩國停止攻伐,過了幾個月太平日子。


  可是,滿寵卻嗅出表面太平背後深深的異味。為何東吳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向曹魏和好呢?東吳打了大敗仗嗎?根本沒有。東吳有什麼大的變亂嗎?也沒有。孫權的身體好好的,並且手下有陸遜這員名將,可以說聲威正盛。反觀曹魏,倒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在魏文帝曹丕時代,曹魏五子良將就死得差不多了,曹真和張郃還堅持了幾年,可是他們大都專註與和蜀國的戰爭,對於東吳,著實缺少能臣。早先的江夏太守文聘很不錯,現在的滿寵也很不錯,可是就名氣、威望,尤其是君王對臣子的信任來看,遠遠不能和之前的曹魏五子相比。


  這樣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孫權選擇和好,明顯就是一個局。


  


  而要破解孫權這個局,關鍵就在於合肥城。

  合肥歷來是曹魏和東吳在東部戰線爭奪的最大焦點,從張遼威震逍遙津就可以知道合肥的重要。雖然說曹魏對合肥經常有所修繕,可是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滿寵於是上疏,認為合肥城南面有著長江,東吳軍隊水軍可以發揮優勢;北面又遠離曹魏重鎮壽春,一旦有警,壽春的救援往往不能及時感到。如果東吳倚仗自己的水軍優勢,進攻合肥城,那曹魏軍隊就只能選擇正面和東吳軍隊血戰。可以說,東吳的軍隊來往隨意,可是曹魏的軍隊救援緩慢,即便到來,也要面臨血戰,地理位置很不好。


  於是,滿寵建議在合肥的西邊三十里的地方,修建一座新城,這樣的話,東吳軍隊倚仗水軍護衛,上岸進攻合肥城,那麼新城的軍隊可以在第一時間出兵,與合肥城中的軍隊內外夾攻,這樣敵人就算是撤退也很艱難,合肥的地利劣勢就能夠比較好的扭轉了。


  可是,滿寵的這個建議受到了朝中另一位名臣蔣濟的反對。在蔣濟看來,修建新城無異於向東吳示弱。現在兩國邦交剛剛恢復,就修建新城,明顯是準備作戰,並且告訴東吳人,我就是怕你進攻合肥。這樣的話,東吳軍隊來了,新城的軍隊立刻趕到合肥城下,合肥確實安全了,可是,東吳的軍隊難道就不會繞道進攻別的地方嗎?


  魏明帝覺得蔣濟說得在理,就放棄了新城計劃。


  滿寵再次上疏,滿寵說,孫子都說,用兵之道,就在於讓人難以捉摸。我們修建新城,確實是告訴東吳人我們有擔心,但是我們本來不弱,但是卻告訴東吳人我們很弱,這不是很好嗎?一旦東吳人相信了我們弱小,必然輕視我們。這樣的話,東吳人就會遠離長江,上岸作戰,那麼我軍就可以取得大勝了。


  魏明帝左右為難,當時有位尚書名叫趙咨,他認為滿寵的意見更好,於是魏明帝下令修建新城。


  第二年的時候,孫權果然想進攻合肥城,大軍已經準備出發,可是知道曹魏已經修建好了新城,一旦進攻合肥,必然要遠離長江,萬一被夾擊,情況就尷尬了。孫權左思右想了二十來天,竟然不敢下戰船。滿寵修建新城的計劃,果然發揮了巨大的功用。


  不但如此,滿寵更提出,要趁著孫權猶豫的時候,主動進攻,爭取打孫權一個措手不及。於是,滿寵率領六千人悄悄來到長江口埋伏。果然,孫權思量再三,還是決定出擊。不然直接退兵,實在太沒面子。孫權集結了大量部隊,在江口登岸。在孫權看來,一向是自己主動進攻合肥,曹魏一方總是被動挨打,看到自己大軍登岸,那還不得嚇死。可沒想到大軍剛剛上去一半,忽然岸上衝下來許多魏軍。東吳軍隊忽然遭到伏擊,孫權不知道有多少伏兵,慌亂之間匆忙撤回戰船。滿寵軍隊斬殺幾百人,凱旋而歸。


  新城成了孫權的心病。於是,在第二年,孫權興兵十萬,把目標瞄準新城,只有把新城給拿下,才有可能對付合肥。滿寵收到消息,率軍快速趕往新城。可是滿寵沒有和孫權正面作戰。畢竟孫權有十萬大軍。滿寵帶著幾十個人在晚上的時候悄悄潛入孫權軍中,把松樹枝折斷做成火把,然後澆灌上許多麻油,來到孫權軍隊放攻城器械的倉庫,一把火把燒光了。孫權的侄子孫泰也在混亂之中被滿寵等人射死。沒有了攻城器械,突襲的計劃也已經暴露,孫權軍隊只能撤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之秋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葉之秋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