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國之重器讓你知道中國有多值得你驕傲

這些國之重器讓你知道中國有多值得你驕傲

天風呼嘯,C919帶我們翱翔藍天;怒浪奔騰,國產航母帶我們逐夢深藍;狂飆急進,復興號高鐵帶我們領略中國速度……在過去的一年中,新的科技成就正將我國從崛起引領至復興。

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背後,中國製造功不可沒。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一起從「海陸空天智」---5大維度來感受閱兵背後的「國之重器」。

閱讀指引

-海-

1. 001A型航母---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

2. 055型驅逐艦---海軍新型艦隊防空驅逐艦

3. 振華30---中國自主建造、世界最大的起重船

-陸-

1.「和諧號」---走向世界的中國列車

2.「復興號」---中國速度的再次升級

3. 萬噸鍛壓機---衡量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裝之王」

-空-

1. C919---中國第一架按照國際適航標準製造的大型客機

2. 運20---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渦扇重型軍用大型運輸機

3. AG600---中國自行設計研製、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

-天-

1.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

2. 神舟、天宮、天舟、天和---構建中國未來空間站

3. FAST望遠鏡---世界最大單口徑的射電望遠鏡

-智-

1. 天河二號---全球超級計算機排名6連冠

2. 神威太湖之光---全球超級計算機新霸主

-材料人的貢獻-

1. 碳纖維

2. 碳/碳複合材料

3. 鈦及鈦合金

4. 高溫合金

1. 001A型航母---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

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

2017年4月26日上午,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這艘航母型號為001A,是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目前暫未命名。

圖片來源:網易

這艘國產航母將會繼續舾裝,預計在不久的未來可進行出海試航。001A航母於2013年11月開工,短短三年多完成主體建造和主要系統設備安裝。舉國關注的幕後,凝聚著無數仁人志士為百年海軍夢想付出的巨大心血。

人民海軍第一艘自行研製的75噸級巡邏艇

圖片來源:人民網

1949年,中國海軍前身華東軍區海軍成立。「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雖然技術基礎極度薄弱,但依然把海軍裝備建設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1952年海軍組織多家船廠通力合作,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代50噸級巡邏艇終於試航成功並開始批產。

鞍山號驅逐艦,已於1992年退役

然而此時,人民海軍的力量仍然十分薄弱,依靠「小艇打大艦」以劣勝優並不是長久之計。1954年,在當時財政十分吃緊的情況下,中央撥款海軍先後從前蘇聯購買了4艘驅逐艦,並以當時我國四大工業城市「鞍山」「撫順」「長春」「太原」命名,寓意中國人要靠自己的國防科技工業建造軍艦,這更加激勵海軍裝備戰線官兵奮發圖強。

第一艘自行設計,完全採用國產材料和設備的65型輕型護衛艦

在當時各方面條件都及其艱苦的條件下,組織邊試驗邊生產,從引進、仿製到研製,催生了新中國第一艘護衛艦、第一艘潛艇、第一艘艦炮等裝備。

驅護編隊馳騁海疆

李章龍攝

隨著國家科技實力迅速提升,人民海軍高技術裝備建設在很多方面都取得巨大成績。如今國產航母下水,是里程碑,也是海上「大國重器」的新起點。

2. 「055」型驅逐艦---新世紀海軍新型艦隊防空驅逐艦

繼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僅隔兩個月後,另一個消息再次令國人沸騰。6月底,海軍新一代的055型驅逐艦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報道稱,055型驅逐艦的排水量超過1萬噸,超過之前國內最先進的052D型驅逐艦的6000噸。並且它採用了更徹底的隱身化、綜合射頻系統、全燃聯合動力、綜合電力等先進技術,是一艘平台和設計理念上達到世界先進甚至局部領先水平的艦船。

眾所周知,真正形成海上作戰力的是航母艦隊,而不僅僅是單艘航母。防空能力更強、航程更遠的055型驅逐艦將會成為航母保駕護航的「帶刀護衛」。

3. 振華30---中國自主建造、世界最大的起重船

振華30號是我國自主建造、世界最大的起重船,起重量12000噸,總重約14萬噸,外號「海上大力士」,於2016年5月在上海長興島基地交付。

今年5月2日,身軀龐大的振華30號起重船吊起重約6000噸的海底隧道最後接頭,沉放進位於海底的E29和E30沉管之間,此舉意味著迄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即將全線貫通。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不管是起重量約6000噸的振華30號,還是總長約55公里,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都是我國海工實力取得巨大進步的標誌。

1.「和諧號」---走向世界的中國列車

中國鐵路總公司將所有引進國外技術、聯合設計生產的CRH動車組車輛均命名為「和諧號」。CRH(China Railways High-speed)中文意為「中國高速鐵路」,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對中國高速鐵路系統建立的品牌名稱。

2007年1月,中國首趟動車組列車從上海南站駛出開始區間運營,這是白色的「和諧號」首次飛馳在中華大地。這在當時標誌著我國鐵路客運裝備的技術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自主研製時速380公里動車組的國家。

2010年京滬高鐵創下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紀錄

2016年中國標準動車組以420公里時速實現交會

十年間的時間裡,中國高速鐵路建設超2.2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累計安全運送旅客突破50億人次,中國已不僅是世界上高鐵里程最長的國家,也是高鐵安全運輸規模最大的國家。

2.「復興號」---中國速度的再次升級

CR400AF「藍海豚」

CR400BF「金鳳凰」

今年1月,中國動車組採用全新命名,中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CR400AF「藍海豚」和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CR400BF「金鳳凰」正式進入人們的視野。與之前的各型高速動車組相比,這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擁有統一的機械介面和電氣介面,列車內的11各系統和96項關鍵部件還可以互相通用。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

今年6月25日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並於26日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分別擔當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車。

更加寬敞的「復興號」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高速動車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並且「復興號」在外形空氣動力設計、車內空間、乘客舒適度、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甚至在車廂內實現了WiFi網路全覆蓋。

中國高鐵從引進國外技術,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創新,出口國外,短短數十年走過了發達國家50年走過的路。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進一步深入,我們的動車還會開進越來越多國家。

3. 中國二重8萬噸鍛壓機---衡量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裝之王」

總高42米,重約2.2萬噸,單件重量在75噸以上的零件68件,壓機尺寸、整體質量和最大單件重量均為世界第一。這是中國二重歷時10年打造的世界「重裝之王」。型模鍛壓機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要標誌。迄今為止,僅有美國、俄羅斯、法國3個國家有類似設備,最大鍛造等級為俄羅斯的7.5萬噸,而中國二重的這台達8萬噸。

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列裝後,我國航空航天等最難做的大件,動力發電、海洋工程、西氣東輸、深部開採等各行各業要用的性能最高的、尺寸最大的、結構最複雜的構件都能通過該鍛壓機完成。

1. C919---中國第一架按照國際適航標準製造的大型客機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第一架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目前C919已經累計23家客戶570架訂單。今年5月5日,C919載著我們的國產大飛機夢想,順利完成首飛。

C919首飛成功

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大型客機被稱為「現代工業之花」,C919的首飛成功不僅意味了在中國在未來的民航飛機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還意味著我國民機技術集群式突破。大型客機關聯著一個萬億美元級別的巨大市場和更龐大的配套產業鏈條,具有強大的產業帶動能力。

C919對於產業鏈的拉動能力

C919帶動了我國上海、陝西、四川、江西、遼寧、江蘇、湖南等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的民用飛機產業鏈,體現著中國工業製造的綜合能力。

2015年11月C919總裝下線

圖片來源:人民網

從2008年商飛成立,到2017年首飛成功,C919在短短的9年時間便完成了從圖紙到天空的飛躍。但是每一個熟悉中國航空史的人都應該明白,國產大飛機曾走過的路遠遠不止這9年,如今C919的成功凝聚了幾代航空人近半個世紀心血和智慧。

運-8

我國對大飛機項目的嘗試發軔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1974年,首架運-8運輸機下線並首飛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架自行製造的大型運輸機運-8至今仍是中國空軍的主力運輸機型,包括以該機型做為改裝平台的預警機、電子戰、指揮控制、海上巡邏機等飛機在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69年的運-9設計圖

運-8是四發渦輪螺槳中程運輸機,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噴氣式大飛機。中國對噴氣式大飛機的第一次嘗試是1969年啟動設計運-9大型四發渦扇軍用運輸機計劃(又稱為「10號任務」)。

運-10出廠

1970年8月,國家計委、中央軍委國防工業領導小組原則批准了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提出的《關於上海試製生產運輸機的報告》,飛機代號「運-10」(Y-10)。運-10的製造工作在中國上海飛機製造廠(如今隸屬於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改製為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進行,那是中國第一次自行研製、自行製造大型渦扇式客機的嘗試。

1980年首飛成功的運10

第一架運-10原型機在1978年和1979年兩次被用於靜力測試,試驗結果符合設計要求。第二架運10原型機於1980年完成首飛,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轟動一時。

運-10飛上青藏高原

首次試飛成功後,運-10還進行了多次研製試飛和轉場試飛,先後飛抵北京、哈爾濱、烏魯木齊、鄭州、合肥、廣州、昆明、成都等國內主要城市,並7次飛抵拉薩,並攜帶大量貨物。

運-10飛機2號原型和雕塑「永不放棄」

至今在上海飛機製造廠的院內還保留著運-10原型機作為雕塑,前方石碑上雕刻著「永不放棄---謹獻給所有為中國民用航空工業奮鬥的人們」,靜靜的展示著近半個世紀航空人對於大飛機夢不變的追求,繼續激勵著後來者。

2. 運20---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渦扇重型軍用大型運輸機

運-20

運-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噴氣式重型軍用大型運輸機,於2013年1月成功完成首飛。由於運-20相對粗短的外形,除了其官方綽號「鯤鵬」以外,不少國人更親昵地稱運-20為「胖妞」。

「胖妞」運-20

大型軍用運輸機是21世紀軍事強國的名片,也是衡量一國是否具備戰略空運能力的重要標誌。因此,各軍事大國都十分重視大型運輸機的發展。作為戰略空軍的基石,未來運-20裝備中國空軍後,將使中國空軍開始具備強大的戰略投送能力。

3. AG600---中國自行設計研製、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

AG600

AG600(蛟龍-600)與C919以及運-20並稱為「中國大飛機三劍客」,是我國自行設計研製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擁有執行應急救援、森林滅火、海洋巡察等多項特種任務的功能。

2016年7月AG600總裝下線

目前AG600已在2016年7月總裝下線,有望今年年中首飛,讓我們一起期待又一個國產大飛機成功首飛的好消息吧!

1.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

長征七號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從1965年開始研製,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標誌著我國正式具有成熟的航天運載能力。

運載神舟五號的長征二號

運載天宮二號的長征二號

運載嫦娥三號的長征三號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可以說是我國航天工程的「快遞小哥」,負責將衛星、飛船運送至預定空間軌道。有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我們的航天載人工程、探月工程、北斗衛星導航才得以成功進行。

2. 神舟、天宮、天舟、天和---構建中國未來空間站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按「三步走」發展戰略實施: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神舟號——載人飛船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載人飛船。2003年10月,神舟五號飛船首次實現了中國的載人航空,航天員楊利偉成為中國飛天第一。此後神州六號、神州七號、神州八號、神州九號、神州十號、神州十一號先後發射成功,累計運送14名航天員完成太空任務。

天宮號——空間實驗室

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成功對接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2011年9月,天宮一號成功發射,並在兩個月後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對接,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天宮二號,是繼天宮一號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於2016年9月成功發射,並在一個月後與神舟十一號成功對接。

天舟號——貨運飛船

天舟一號

天舟一號是我國研製的一款貨運飛船,也是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於2017年4月20日,並於4月27日成功完成與天宮二號的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這標誌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天和號——空間站核心艙

天和一號將會是我國第一個空間站核心艙。預計在2018年前後,天和一號將會完成研製並發射,這將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讓我們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吧!

至此,我國不僅掌握了載人飛船技術,還突破了航天員出艙活動與空間飛行器對接技術。神舟號、天宮號、天舟號以及天和號正在為我們構建未來中國太空空間站的偉大藍圖。

3. FAST望遠鏡---世界最大單口徑的射電望遠鏡

FAST望遠鏡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其口徑達500米,被譽為「中國天眼」。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1994年7月, FAST工程概念提出,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它將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方向提供發現和突破的機遇。在可以預測的未來20-30年,FAST都將將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並將吸引國內外一流人才和前沿科研課題,成為國際天文學術交流中心。

1. 天河二號---全球超級計算機排名6連冠

天河二號

超級計算機看起來似乎離我們普通人很遙遠,但實際上它的應用卻遍及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用來承擔大範圍天氣預報,整理衛星照片,原子核物理的探索,研究洲際導彈、宇宙飛船等等重大的科學研究、國防尖端技術任務。

1983年研製成功的銀河1號

早在1983年,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便在長沙研製出我國的第一台超級計算機「銀河一號」,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第三個能獨立設計和研製超級計算機的國家。此後,銀河二號、銀河三號、銀河四號為系列的銀河超級計算機相繼誕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發布5至7天中期數值天氣預報的國家之一。

2009年9月「天河一號」研製成功,成為中國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並在201年成為首台奪得世界第一的中國超級計算機。而其兄弟「天河二號」在2012年到2015年的六次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中,更是取得了六連冠的佳績。

2. 神威太湖之光---全球超級計算機新霸主

「最強大腦」---神威·太湖之光

正當人們都把注意力放在六連冠的「天河二號」與其老對手美國「泰坦」超級計算的對決時,2016年6月,在法蘭克福世界超算大會上,國際TOP500組織發布的榜單顯示,另一台來自中國的超級計算機以比第二名「天河二號」快出近2倍的運算速度登頂榜單之首,這就是「神威·太湖之光」。而令國際社會更為震驚的是,「神威·太湖之光」全部採用的是國產處理器構建,是一款搭載自主研發處理器晶元的世界一流超級計算機系統。目前,神威、天河、曙光三大系列組成的中國超級計算機夢之隊不斷鞏固著中國在這一計算機最高領域的領導地位。

材料人的貢獻

近年來,中國製造的好消息可謂接連不斷,在眾多領域甚至從追趕者變為領先者。在為之歡呼的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忘記這些「國之重器」背後材料人的身影。「一代材料,一代裝備」,中國製造的發展離不開我國材料科技的不斷進步。


1. 碳纖維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最優異特點是相對於鋁、鋼等金屬結構材料具有極高的比強度和比剛度,目前是一種理想的輕質高強度航空航天結構材料。同鋁合金相比,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的飛機結構,減重效果可達20%~40%。在航天領域,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航天器結構件,包括衛星中心承力筒、各種儀器安裝結構板等。在運載火箭上被用於火箭的排氣錐體,發動機的蓋、燃燒室殼體、噴管、喉襯、擴散段,以及整流罩等部位,與鋁合金相比重量可減輕10%~25%。

國內相關企業

中復神鷹

威海拓展

江蘇恆神

康得新

浙江精功

金山石化

… …


2. 碳/碳複合材料

碳/碳複合材料是一種新型高溫材料,具有重量輕、模量高、比強度大、熱膨脹係數低、耐高溫、耐熱衝擊、耐腐蝕、吸震性好等一系列優異性能。作為抗燒蝕,短時使用的材料,碳/碳複合材料已在航天工業中得到成功的應用,如火箭發動機尾噴管、喉襯,太空梭的機翼前緣等。在航空領域的應用,最成功的範例當數碳/碳複合材料剎車盤,在這方面已形成了成熟的市場。

國內相關企業及研究機構

博雲新材

金博科技

頂立科技

久泰冶金

航天科技集團703所

航天科技集團43所

上海大學複合材料所

… …


3. 鈦及鈦合金

鈦合金是一種重要的新型結構材料,因具有強度高、耐蝕性好、耐熱性強等特點而被廣泛用於各個領域。鈦合金主要用于飛機及發動機的製造材料,如鍛造鈦風扇、壓氣機盤和葉片、發動機罩、排氣裝置等零件以及飛機的大梁隔框等結構框架件。

國內相關企業

寶鈦集團

西部材料

寶雞富士特鈦業

寶雞力興

西部超導材料

南京寶泰

寶鋼特鋼

上海樺夏

天津銀澤

北京中北鈦業

東方鉭業

攀長鋼

雲南鈦業

湖南湘投金天

… …


4. 高溫合金

高溫合金材料被譽為「先進發動機基石」,從誕生起就用於航空發動機,在現代航空發動機中,高溫合金材料的用量占發動機總重量的40%-60%,主要用於四大熱端部件:燃燒室、導向器、渦輪葉片和渦輪盤,此外還用於機匣、環件、加力燃燒室和尾噴口等部件。

國內相關企業及研究機構

鋼研高納

撫順特鋼

寶鋼特殊鋼

攀長鋼

北滿特鋼

鋼鐵研究院

中科院金屬所

長城特鋼

北京航材院

… …

我們的腳下是先賢走過的足跡

我們的身後是五千年的華夏文明

我們的面前是飛速發展的國家

我因祖國而自豪

為祖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材料在線 的精彩文章:

重磅!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 新材料項目拿遍三大獎

TAG:新材料在線 |